《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为什么是寡妇?

▣ 公号:国家人文历史(ID: gjrwls)

“额错咧,额一开始就错咧,额如果不嫁过来,额滴夫君就不会死,额夫君不死额就不会沦落到这个伤心的地方……”
佟湘玉经典台词。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片段
一旦听到这个熟悉的开头,《武林外传》的十级粉丝便知道,又到了湘玉大倒苦水的时刻。
虽然每次的导火索不大相同,可瞅瞅掌柜的哀怨面容,仿佛这百般苦、千般难,真真都是“丧了夫成寡妇”惹的祸。
可放在影视上,操着一口陕西话、靠着一家客栈在江湖中拼搏奋斗的掌柜的,为什么要被设定成寡妇的身份?
回到现实里,守寡的湘玉最终嫁给展堂,再获幸福美满,这样的情节又是否会真的上演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公元1135年,身逢战乱、痛失丈夫的词人李清照提笔写下一首《武陵春》,字里行间却再难寻见“误入藕花深处”的无忧无虑与少女娇羞。
要是今人细细咂吧一下诗句,多半会为这“千古第一才女”揪下心——成了孤身无依的寡妇,岂不是人生彻底失去了光明?
宋代词人李清照。来源/网络

也对也不对。

必须承认的是,处在礼教森严的古代社会里,活在人情和世俗中,成为一名寡妇绝非一件好事。

《礼记》等古籍里,寡妇被视为一种社会禁忌,还有不成文的规定,若寡妇的儿子并非品行出众之人,则不能与他交往,原因很简单,避免“于寡妇有嫌也”。

同样为了避嫌,寡妇们都得谨守“丧夫不夜哭”的严苛规定。

越到后来,为着“避嫌”二字,寡妇们受的罪也越多。

在郑善果母亲故事里,二十岁丧夫之后,这位清河崔氏之女便再不施粉黛,穿艳丽衣服,甚至“非祭礼宾客之事,酒肉不妄陈于前”,再后来干脆连门阁都不出。

明时更有人家为了让寡妇避嫌,宁愿让女子活活病死也不愿外男触碰她分毫。

把“嫌”避够了,想要踏实过日子,前路还杵着一堆障碍。

其中一条,便是想法设法地阻拦孀居女性再度寻觅姻缘。早到《周易》里白纸黑字主张女子忠于亡夫的“从一而终”,再到后世渐渐产生的“守节”光荣。

比方说,西汉宣帝就曾诏赐“贞妇帛”,公开为守寡不嫁的女子叫好,东汉安帝更夸张,直接颁布“甄表门闾,旌显厥行”的政策,规定不仅守节的寡妇本人可以得到十斛谷物,便是家族乡里都能因此得到好处。

光表彰还不够,各式各样的条条框框随之而来。

西汉经学家刘向大笔一挥,写成一部《列女传》,把“属之不二”写成明文。隋时,统治者则直接下诏,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姬妾,“夫亡不得改嫁”。

既要避嫌,还不能嫁人,难道只能以泪洗面、了却残生?也不尽然。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丧偶的女性还是能寻到奔头,把日子慢慢过下去。

《诗经》中的“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证明,面对丧夫的女子,人们存有基本的同情,多少会帮衬些许。

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人口,保存生产力,许多地便有了“合独”的做法,由政府出面,帮助丧偶的男子和女子重新组建家庭。

两汉时期,“寡妇再嫁”不仅成了一种常见现象,甚至蔓延到勋爵之家乃至规矩森严的皇廷。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在丈夫魏豹死后被召入宫闱,成为高祖刘邦的姬妾,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更是在丈夫身死后先嫁汝阴侯夏侯颇,又嫁给大司马卫青。

平阳公主和丈夫卫青。来源/影视剧《卫子夫》剧照

这也能印证,为何《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刘兰芝,被休弃回家后没多久,就被父兄硬生生地找好“下家”。

《魏略》等史书还曾记载,丧偶的女子就算有子嗣,仍可再嫁,善待寡妇也是官员为了抚顺民情最常采用的政策。

曹丕娶袁熙之妻甄姬。来源/电视剧《军师联盟》片段

然而,“再嫁”也可能走到另一个方向。史书记载,公元617年,“帝括江都人女寡妇,以配从兵”,十二个字里,是数不清的丧偶女性被安排嫁人。

北齐时期,山东地区曾有大约2600名寡妇被一次性发配给将士,一笔重定姻缘,至于红盖头下是否泪如雨下,无人在意。

最荒谬时,哪怕这些寡妇“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也会被登记在案,重新许配,“啼哭道路”也无人问津。

唐朝时,虽然国家用重法规定不许强迫女子再嫁,可约束的仅是无关路人,相反,要是遇到女性的祖父母、父母逼迫,唐律也只会认可和允准。

白居易曾在《妇人苦》里感慨——“妇人一丧夫,终得守孤孑”,虽说不至于凄苦如此,但于大多数丧偶女性而言,命运走向何方,实在无法预知。

“饿死不是什么事,要失节了就是一件极大的事了。”

这是理学家程颐曾脱口而出的一段话。

两宋时期,人们为丧偶的女性留下了些许求存的余地。

范仲淹等仕臣更是公开支持孀居女子改嫁,不仅主持让自家守寡的儿媳嫁给门生,《范式义庄规矩》里还有着“再嫁者,支钱二十贯”的体恤帮扶政策。

不幸的是,宋明理学兴起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光是“改嫁”这条路就已荆棘丛生。在理学家的思想体系里,广大女子的头上生生套上了两把枷锁:

一谓贞,二谓节,这个节,说的便是嫁人后从一而终,夫死再不改嫁,要是能够在夫死后自尽殉节,那就可以被赞为“烈”了。

理学家程颐。来源/网络

一贞、一节、一烈,几句人言,寡妇们的命运被再度改写。

明朝初年,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极为难得地同意寡妇改嫁,改嫁对象却只能是平民。

要是妇女本身就有朝廷加封在身,这时候夫死改嫁,不仅一身的荣誉称号都会被收回,还可能获罪下狱。

与之相对,是各种规章、表彰随之而来。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诏,要是不到三十岁或者超过五十岁的寡妇愿意守节守制,那就公开表彰,还免去她们本家的劳役。

各地方官员还需要每年去民间寻访,收集贞洁烈妇的事迹。几年下来,许多地区出现了“妇人尚贞节, 夫死多不再更”的现象。社会禁锢之外,女性还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嘉靖十一年进士陈谏的妻子,在丈夫去世后,和自己的小叔子一起送棺材回来,谁料回家后,愣是过不了心里的坎——我一个寡妇怎么可以和小叔子一起同行万里呢?羞愤之下,干脆绝食身亡。

照这般情况,那么回到《武林外传》中,若故事的确发生在明朝,丧夫的湘玉还能再嫁给白展堂吗?

《武林外传》中白展堂求娶佟湘玉的情节。来源/影视剧《武林外传》截图

答案是,有这种可能。但这背后并不是湘玉那般快乐,反而是血淋淋的伤痛。

有研究发现,虽说“贞节观”在社会上畅行无阻,然而在明代,许多乡间地区还是存在寡妇再嫁的现象。

一方面,男女性别失衡的社会里,适龄女性严重稀缺,许多男子不得不放下世俗藩篱,选择丧夫之妇;另一方面,寡妇们无时无刻不遭受的“改嫁”压力。

据考证,嘉靖年间,浙江一省七十名节妇、烈妇中,最终57人终身守寡,而这些人里,有27位曾受到各方逼迫改嫁的压力。

这些孀妇们改嫁的原因,除去亲属们哀怜其不幸、为其寻活路外,更多的情况是家庭本身贫困,希望寡妇再嫁来换取生路;

要么是家族内部成员为了争夺亡夫留下的家产,强逼寡妇改嫁;更恶劣的,是家长贪图钱财,希望通过寡妇的联姻收取一笔不菲的聘礼。

可笑的是,这些无奈下再度步入婚姻的女性,仍要背负“扫帚星”等恶名,许多世家大族更把寡妇再嫁视为家丑,绝不记入族谱。

正如《武林外传》中,佟父听到白展堂求娶自己女儿时,要求两人第二天就操办,原因只是——湘玉是个二婚,不适合大操大办。

《武林外传》中佟父阻止二人隆重操办婚礼的情节。来源/影视剧《武林外传》剧照

所以,要《武林外传》里发生的事成为现实,要守寡的湘玉嫁给老白,很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老白准备一笔丰厚聘礼,湘玉的父兄喜笑颜开地收下,再不动声色地送湘玉坐上花轿。

至于红盖头下的湘玉是喜是悲,没人在乎。

那回到最初的问题,既然丧偶女性要遭遇种种凄苦,为何《武林外传》中,凭着一家客栈带领伙计们闯荡江湖的佟掌柜,会被设定成一个寡妇呢?

倒不是作者想要“为难”主人公们。

不夸张地说,还真是“寡妇”这个身份既回应了现实的可能,也托起了“佟湘玉”这个人物本身的色彩。

佟湘玉哭泣。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片段

放在现实里,守字闺中、结缘嫁娶、相夫教子,这是大部分古代女性固定的生命轨迹。

对不少女性而言,丧夫意味着必须从深院走出,独自面对生计、后代乃至家族。情不情愿先不说,这确实让寡妇们原本平淡寻常的人生,长出了另外的可能性。

经商致富,撑起莫大家族,是其中一种。不到30岁就丧夫丧子,剩下的路该怎么走?

秦初巴地的妇人清,只身继承夫家开砂炼丹的家业,多年耕耘后创出名牌“巴记丹砂”,富甲一方。

后来乡里邻亲眼看她是个寡妇,公然觊觎其家财,清大手一挥,济贫困、献军饷,后为修筑长城,捐其所有,秦始皇为之震动,下诏表彰。

抚育后代,承起家国,又是一条。

明朝时期,田州(今田阳)土官岑猛娶妻瓦氏夫人,不久后岑猛身死,他们的三个儿子相继离世。

命运重捶下,瓦氏夫人擦掉眼泪,拿起纸笔,肩负起田州政务,兴教育、劝农桑,着手训练当地军队,悉心养育孙子岑芝。

不幸岑芝英年早逝,倭寇犯境,年逾花甲的瓦氏夫人毅然披甲,带着狼兵奔赴前线,抗敌救国,在刀剑血雨中写下“金山瓦氏兵剿残贼一百五十有奇”的传奇。

影视剧中的瓦氏夫人。来源/电视剧《瓦氏夫人》剧照

再回到佟湘玉的故事里。故事设定中,湘玉虽然贵为龙门镖局的千金,在家里却不受宠,甚至因为新郎不现身,被亲爹直接扔在七侠镇。

不妨设想,若衡山派莫小宝没有身故,湘玉的婚约照旧,之后的故事或许便是佟小姐变成莫夫人,待在院阁之中,循规蹈矩地完成时代为女性设定好的命途。

然而,莫小宝暴毙,“寡妇”的名头落在湘玉身上,命运的部分选择权也被塞回到佟小姐手里。

最终,佟小姐成了佟掌柜,秀才的尚儒客栈成了同福客栈,一群伙计与江湖的故事徐徐展开。

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片段

抛开现实,光看文学乃至影视作品,一个个鲜活的“寡妇”形象,作为女性群像中极为特殊的一面,挣脱了表面的凄苦无依,化为灵动的符号。

在多样的可能性中,演绎出一位位女子在时代和命运中的抉择、和解与抗争,同世俗、人情的取舍、周旋甚至较量,拓展出更深广的意义空间。

张曼玉饰演的老板娘金镶玉,片中人称“金寡妇”。来源/电影《新龙门客栈》片段

短篇小说《祝福》里,原本丧夫后帮人做工、慢慢走出阴影的祥林嫂,硬是被婆家逼着改嫁,再度丧夫丧子后沦为乡间谈资。

上吊身亡的那一刻,祥林嫂既走完了令人唏嘘的一生,也带着满脸血泪替鲁迅先生拷问世俗人间。

影视剧《红高粱》中,早期的单家大少奶奶宁可忍情绝爱,靠着数豆子度过漫漫长夜,也要守着贞节牌坊过活。

后来她把一切非议抛之脑后,与长工罗汉缔结良缘,甚至甘愿为此丧命于日军的枪口之下。

单家大少奶奶数豆子。来源/影视剧《红高粱》剧照

《武林外传》中的湘玉,读过书、能识字、明道理,在丈夫暴毙后果断转身,拿嫁妆买下客栈,在对女性并不友好的环境里,带领一众伙计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

她为吕秀才、郭芙蓉牵针引线,为小姑子莫小贝的成长保驾护航,勇敢面对自己的真心,对展堂再三示好,百般试探。

这样的期许与瞩望,不仅表现为作者予以湘玉的美满结局。

在听到父亲因为“二婚”拒绝大操大办两人婚礼时,理直气壮地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可以?”

或许那一刻,佟小姐真正成了《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

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截图

幸运的是,时代进步中,这样的期许越来越多地成了现实。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正式实施,在“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外,“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被明确写入法律。

自此,婚姻也好,生活也罢,更多的选择权被交还给了女性。

[1]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J].史林,2001(02):22-43.
[2]林纯业,张春生.中国的寡妇[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3]董家遵著,卞恩才整理.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4]韦溪,张苌著.中国古代妇女禁忌礼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5](西汉)刘向编著.烈女传[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
[6]鲁迅著.祝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
[7]《立法史:邓颖超力主“禁止干涉寡妇再嫁”入法》,凤凰网,2019年1月8日,网址:https://ishare.ifeng.com/c/s/7jH3CntXdg2
本文来自公号:国家人文历史(ID: gjrwl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