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回忆那些年在灵璧老家烧锅的日子……

烧锅

文/云中漫步



童年的记忆里,农村烧饭用的是那种大土灶。通常烧的是干草,枯叶之类的东西,非常难烧。所以在当时的农户家里,大部分的土灶边上都装一个风箱。一推一送之间,源源不断的风就吹到柴草上,火苗越吹越旺,舔着锅底,饭菜熟得速度自然快了许多。

记不清从几岁起,我就偎在锅门口,帮大姐拉风箱,双手抱着把手,使全身的力气,把火吹得上蹿下跳,觉得真好玩。有时还能得到从锅底里拔拉出来的黄豆粒和玉米花吃。当年没有什么零食,这些灰里烧烤的东西就是儿时最好吃的食物。

那时几乎家家有牛猪等。麦草留着喂牛,玉米杆粉碎掺和着麦麸子喂猪。因此用来烧锅的柴火就非常紧张,只有少量的棉柴、豆秸、芝麻杆。到了秋天就得扫树叶和芦苇叶烧锅。冬天,大人们没事时就去挖树根,然后劈开一点一点晒干。像树根那样好的柴舍不得烧,总是留到年底或蒸馒头时才用。

大概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家里烧锅的活就交给我了,才知道原来烧锅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俗话说:“烧锅烧灶,三分材料”。干什么都不容易,讲究技巧。假如遇到不好烧的柴,就会很麻烦。芦苇叶沾火就着,要不停地往锅底放,稍微湿一点就容易焖烟,灰屑乱飞弄得一头一脸都脏兮兮地。况且家里人口众多,一顿饭烧好,锅底里会聚满柴灰。大姐多忙于锅上,二姐和三姐在湖里干活回来就坐在那里等着吃饭。只有我在锅前忙的灰头灰脸,有时会因为火大或火小的缘故,遭到大姐一顿骂,心中常会感到委屈,但我不会做饭,又不会干地里活,只有一个人生闷气了。

烧锅时间长了,逐渐掌握了烧锅的要领,烧锅前首先要打扫锅底灰,清理风箱等。慢慢地尝到烧锅的好处。尤其是在冬天,在通红的灶火前非常暖和,还有就是在饭做好之后,可以在锅底的死火里放上一两个白芋进去,等到死火差不多灭尽时,白芋也烧好了,用烧火棍拔出来,剥皮,嘶嘶溜溜地,味道要比水煮的香好几倍呢。当然了,有时我也会把美食分给姐姐她们吃。

那时家里只有一台收音机,大姐把锅上的事弄好就把收音机放在案板上,坐在那里听《杨家将》或《玉娇龙》等长篇评书。我一边烧锅,一边也跟着听,那个场景现在想起来感觉真地是一幅好温馨的画面。

我烧锅时还喜欢看书。有一次哥哥从外地拿回来一本《天龙九部》,我很好奇,只听说有《天龙八部》怎么还有“九部”呢?我边看边往锅底添柴,当我看到少年时代的段正淳和那几个恶人斗争的场景,既然入迷忘记时间了,等大姐从堂屋回厨房打开锅盖时,白芋稀饭水都烧干只剩下了白芋。大姐害怕爸爸下班回来吃饭发现没稀的会挨骂,赶忙把开水瓶里的开水全部倒进锅里。

还有一次春天,我从麦子地里拔些野小蒜,让妈妈用玉米面掺和着小蒜一起贴馍吃。妈妈把馍贴上锅就去屋后园子里拔菜去了。我烧锅时,把烧火的铁棍放到火里烧,烧热后放到头发上,把头发卷在铁棍上面,一会抽出铁棍。我添满锅底柴,去堂屋拿镜子看头发可像烫发头一样卷起来。回来又往锅底放柴,妈妈离很远就喊起来了:“有糊味了,别再烧了。”可是,送进去的柴无法再拿出来。妈妈回来掀开锅,小蒜馍已经跟锅融合在一起了,已分不清哪是锅哪是馍。由于我的臭美,白白可惜了一顿美食。像这种土办法烫头发的事,对我们那个年代的女孩子来说那是经常的,有时烫不好,还会把头发烧焦,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八十年代烧锅的酸甜苦辣至今历历在目。

现在农村多数人已不用这种土灶锅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器炉、沼气、液化气等。那些农作物已无用武之地。农村炊烟袅袅的场景,也逐渐消失了。

程大康,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著名作家、诗人。

(0)

相关推荐

  • 【西散原创】张钟方作品 | 童年的味道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一 老家的厨房被勤劳的父亲更新了几次, ...

  • 锅灰也能用来做菜?在湖南锅灰炒猪肝是特色菜,清火明目又降火,吃过?

    导读:锅灰也能用来做菜?在湖南锅灰炒猪肝是特色菜,清火明目又降火,你们吃过吗? 在农村里,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土灶.而土灶烧的就是一些山里砍来的柴火和稻草秸秆,由于这些柴火燃烧的过程中汇出生大量的烟,所以 ...

  • 生活笔记:刷一只炒锅

    梁东方 刷锅几乎是每天都会顺手去做的事情,因为不刷的话就会有油有菜的残渣剩渍,下次再用的时候就不利索甚至有害.然而,一只锅即便是这样每次用过以后都刷,隔上一段时间也还是需要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的.因为 ...

  • 【生活.日常】在家里烧锅

    在家里烧锅 看着面板上一大盆豆腐油渣腌菜和好的馅,还有切成小块的面团,妹妹系着围裙俨然继承了母亲的厨艺. 看着我站在背后,母亲说厨房这么拥挤,还是看电视去,等下吃现成的,你那衣服干净,碰上锅底灰过年就 ...

  • 老家的土灶

    老家的土灶 东山项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子,过去农民家家户户都用土灶烧菜做饭. 一方灶台,承载了一个家的温暖,也见证了母爱的伟大.以前对那再熟悉不过的灶台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可是近来回老家看到坐落在角落里的 ...

  • 【灵璧记忆】那些年灵璧一些老锅屋藏着的故事

    老锅屋里藏着的故事 文 ∕王潘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们农村在堂屋前面的一侧,家家户户都盖着一间"厨房",大家都叫锅屋,面积只有十来平方的大小,最早的锅屋建构是在堂屋的墙体上按照一 ...

  • 【灵璧情感】那些年在灵璧一起读书的同学,你还好吗?

    同学,你还好吗? 文/金陵 这次聚会是大杨发起的. 大杨建了个初中同学群,群里的人数不多,二十来个.当初班级里四五十人,分散各地,大都失去了联络.隔着三十年,进了群的同学各经风雨世故,仿佛茫茫然从时间 ...

  • 【灵璧记忆】这位灵璧帅哥童年的那些记忆,您经历过吗?

    童年的记忆 文/乡村农夫 童年似一杯浓香的鸡蛋茶,喝到嘴里,暖到心窝:童年似暴风雨后的彩虹,五彩缤纷,绚丽无比; 童年又似那晚霞过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每当回忆起儿时,甜蜜而快乐的感觉,不由自主的 ...

  • 【灵璧记忆】回忆儿时的挑货郎

    挑货郎与我们的情缘 文/王潘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击少队鼓,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村里经常会来换东西的挑货郎. 那个时代,村民没有到外地打工的,全都在自己的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 ...

  • 【灵璧记忆】想起那些年在灵璧教夜校的日子

     想起教夜校的日子 文/王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刚调到我们村任教的时候,白天在学校教学,晚上在大队部扫盲班上课. 那时候,每个大队都有扫盲班,我们大队的扫盲班设在殷庄大队部.我清楚地记得大队部的 ...

  • 【灵璧记忆】回忆那些年,咱们灵璧人割麦子的场景

    又到麦收季节 文/尚旭霞 又到麦收季小满过后,天气变热,杏儿黄了,大麦收过,小麦再晒几个太阳也可以收割了. 得知母亲还有两亩地的小麦需要收割,说真的,极不情愿去帮忙.小时候,几十年前的午收,几十亩的劳 ...

  • 【灵璧记忆】那些年,在农村盖草房的一些回忆

    盖(泥巴墙)房子 文/乡村农夫 小时候,常听老辈人说的一句话:对你不睦,劝你盖屋. 盖房子的确是一件,伤神费力的事. 直到八十年代,我才真正的理解其中的道理.自古皆知吃.住.行:吃,的好赖,别人很难看 ...

  • 【灵璧记忆】一起回忆《少林寺》

    一起回忆<少林寺> 文/春江暮雪 最近几天晚上,钟馗文化广场上每天都在放电影,儿子便和几个同学相邀一起去看电影.    今天早晨,我正在阳台上晾衣服,儿子笑嘻嘻地跑过来问我:"妈 ...

  • 浅谈“灵璧记忆”

     农村人说农村事  文/叶紫 浅谈[灵璧记忆] "记忆",顾名思义是过去式,那么"灵璧记忆"肯定要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重点要体现灵璧的历史. 据悉,县政协下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