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小说】法庭上争妈妈
法庭上争妈妈
文/抱璞斋主
1972年深秋的一天晚上,蚌埠二马路中段,街南的路边,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妇人,坐在一个小包袱上,焦急地仰望着天空:翻滚的乌云,吞噬者星星、月亮,秋风飒飒,飘洒着细细的毛毛雨,着实有点儿凉意……
那老妇人,头扎老式玄色的丝巾,一对惺忪的眼睛,憔悴的面孔,一副营养不良的病态,……一件深海蓝色的偏襟罩褂,罩着一件薄薄的小棉袄,下身着一条掉了色的黑布裤子……全身标准的老社员打扮。
老妇人焦急、呜咽、泣泪……晚饭后散步的人们,因为天要下雨,都急急忙忙地往回走,偶尔有人瞅见那老妇人,但也没人过问,只是急急地走开。
一对而立之年的夫妇,搀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走到老妇人身旁,没等大人开口,小孩问道:“奶奶你坐在这等谁呀?”“等你呀,小朋友…..”老妇人沙哑的声音,包裹着许多忧伤,下意识地回答了小孩的问话。但见那小孩的爸爸笑容满面,说:“大娘想必是今晚无法住宿,好吧,跟我们走吧!”妻子有些不解,但没提出疑义。小孩亲昵地搀着奶奶的手,孩子的爸爸给老奶奶背着包袱,一起来到二马路西段,面南的一所房屋。打开小院门,随手又打开门楼下的电灯:但见正堂两间起脊的走廊瓦房,两间东偏房,2米多宽的小院落,西墙下10多盆花草,幽静、整洁。
夫妇俩先为老奶奶做点吃的。其间,孩子的爸爸自我介绍:“我叫王建国,孩子妈叫祁蕾,我俩都是麻纺厂工人,我是车间主任,她是质检员,小孩叫王庆东,今年六岁了,刚读一年级,……大娘你……”还未等王建国问出口,只听大娘说:“我家在砀山,老伴去世早,我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就到这来找儿子。儿子在光华玻璃厂上班,我按儿子给我信上的地址,找到儿子的家,坐在他家门口,儿媳下班了,问我情况,我说我姓张,儿子叫孙振修,儿子信上说:媳妇姓葛,孙子叫孙珠城,……”“去!去!我们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正说话间,儿子回来了,他看到我惊恐万分,媳妇问他“怎么回事?你不说家里没有垃圾吗?这怎么来啦?”“谁来啦?”“你妈妈,谁!”没料想,那阵势,儿子也不敢认妈了,后来我就跑到大街上,再后来我就遇见了你们……
王建国要妻子到堂屋说话,回来对大娘说:“是这样,我的父母都在上海工作,小孩原是岳母带的,岳母现在身体不好,回淮南了,大娘你要是能留在我们家,给我们接送孩子上学,做点家务,那该多好啊!”张大妈一听“好,好,我愿意,只是会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哎,何来麻烦?您老要是愿意,就这样吧。”
张大妈在王家过了一阵子,很是习惯,王建国夫妇拿她如亲妈,庆东也整日里“奶奶长奶奶短”地叫得鲜甜。张妈活得很开心,营养也好多了,脸上长了肉,有了笑容,活托托地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白漂、年轻多了。
张妈来时是下决心不回淮北了,那时乡下很穷,她一个人在家真的难熬。于是她把三间土墙瓦顶的大堂屋,三间偏房,和一些家具、零散东西变卖了,一共卖了900多块钱(是现在的20000元左右),来到蚌埠,想一下子交给儿子,谁知他们不认妈。张妈转心又一想:这建国两把手待我不就如同亲儿子吗?我还想啥?
大妈看人家上、下班都骑着自行车,我也要给建国俩买一辆自行车。早饭后,她洗刷完毕来到车行,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人家给她送到家里。建国下班回来一看见车子,就问大妈缘由,大妈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建国说“不该破费……”后来大妈又给建国俩买了大衣,小孩玩具车….
这事很快在二马路传开了。住在二马路东头的孙振修夫妇也听到了此事,他们一合计,这会不会是妈妈?媳妇说:“你妈妈哪来的钱?”“妈给我来过信,说要卖家里的房子,把钱带到这里……”“那你不早说,你跟死人一样……”小葛听到钱,顿时两眼放光,责备起孙振修来。振修委屈地说:“可当时,你也没让我说话!”
晚饭后,孙振修夫妇带着小珠城,来到王建国家,一看真是他妈妈。夫妇俩忙上前一人拉着妈妈的一只手:“我们到处找您,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大妈狠劲地抽开手,右手用力摇摆着:”你们认错人啦,我不是你妈,不是你妈,我不认识你们,你们快走吧……”振修看妈铁了心不愿回去,他们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妈,你一定要回去,我们还会再来!”振修临走时丢下一句话。
此后,振修三天两头来叫妈妈,他妈就是不愿回去。没办法,孙振修只好向蚌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王建国诈骗妈妈的钱。庭长了解了案情,知道孙振修夫妇不孝顺,这次诉讼完全是为了钱。开庭那天,审判长让双方陈述案情,好长时间,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把决议权交给了张大妈。张大妈做最后陈述:“王建国是我的儿子,据了解:孙振修的妈妈如同垃圾,早已死了,甩掉了。他今天状告我儿子王建国,就是为了诈钱,还倒打一耙,希望法庭依据法律为我做主,说完她起身拉着王建国就要回家。”审判长:“大妈,慢!现在我宣布:大妈的去向何处,遵照大妈的意愿来决定……”
建国扶住大妈,走出法庭。十月小阳春的太阳照在大妈的脸上,那额上弯曲平行的横川字纹,闪着亮光,脸上掠过一阵辛酸过后的满足、幸福、喜悦之情……
西江月:
笑看珠城天地,漫说市井新闻。
为人子孙莫欺心,悖逆小儿无信。
人留后草留根,天日月道留经。
人留后代防备老,孝道传家盛运。
(这事是40年前,我听家在蚌埠市的四姑奶讲的。她来我家走亲戚,讲过以后,反复向我强调:这是真的,不是编的故事,说那个收留张妈的人,她认识,要我一定相信。时间长了,她讲的人名、地名都忘了。写成书面时,又新安了人、地名......)
2017.4.12.于抱璞斋
本文作者抱璞斋主,原名邵明宣,1941年生人,为灵璧向阳中学优秀退休教师,灵璧家园网【磬乡文苑】版块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