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走】去歙南昌溪,攀天梯,去坝上看风景
欣逢国庆,文友约去安徽歙南昌溪镇双源村,看看上坝下坝的风景。坝,在徽州村落,横斜在河中,是临水的风景。上坝下坝,想必有个气势非凡的坝,隔成两个不同的村,于是便欣然答应。
车在昌溪村口右转,拐进了山坞,群山敞开心扉。仄仄的路面,逐渐攀升,眼前阳光灿烂,一转弯就到树荫影子里。光线明暗变化太快,眼睛要慢慢适应,开车陡然小心起来。绕来绕去几个山口,到了上坝口,小小停车场里,堆满了青石板。
一拨人在山脚下聚齐,青色的石板路是在外经商的当地人出资的。它带着一点的羞涩钻进了树林,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
路在那里,总是要去走走的。初秋的上午,带着凉意,徒步登山,是挺好的感觉。抬头看见高大的板栗树,枝丫间的“刺猬”,有不少还是绿色的。
抬头看不见山顶,只有云端。一侧是茶园,一侧是丛林。山野的秋天,茶园是安安静静的。树林有故事,毛竹在酝酿情感,没有说话;板栗树、柿子树有成果,也没炫耀。我们的到来,对她们来说,是陌生的。
它们习惯了风和鸟雀,石板路攀援而上,走进它们的生活,将来相信会看惯了“唧唧喳喳”的陌生人。
走走停停,转身看看,秋意来了,很多树没感觉到,眼前依旧青山碧绿。路外的油茶和小小的香榧树,逐渐多了起来。
二千多石阶,不知不觉走完,看到了山顶的天际线。疾走几步,站在山峦上,风带来了清爽的心情。
山登绝顶我为峰,远眺群山风景佳。山顶的石板,散放在绵延路边。我们登的只是一小段,这石板路,要一直铺到文山店,与岔口那边过来的文昌古道连接起来。在不远处的山顶,一个古旧的木制徽派亭子。有一个落脚看风景的地方,挺好的。
山的对面是山,风景的对面是风景。眼前是熟悉的,换个角度看天空看白云,尘世的美好的。东望是霞坑的石潭,游客慕名到石潭看油菜花、看云海。他们看到的,其实是坝上的风景。登上天梯到坝上,看到的才是石潭的全景。你在石潭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坝上看你;你拍摄了徽州的云海花海,绿水青山装饰了你的梦。
北望是昌溪的燕窝村,白墙黑瓦,就密密的树林间,那么大的一块,在群山的环抱里,数百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小小的村落,繁衍着徽州人的勤劳和勇敢,那是经学大师吴承仕的祖居,他从燕窝走出,进了京城,成了革命者。
目光跳跃,由近及远,山色渐渐变淡,看不清山林的树木,看到了七姑尖的全貌。最远处的群山,横亘在徽州的大地上,是一尊非常形象的卧佛。那头像的轮廓,栩栩如生,躺在那里,逶迤在群山之间。
大自然多造化,尘世间的那一份美好事物,都带着灵气,带着一份心境和期许。
收回目光,凝视山脚,看着山峦间的,远处是坝潭、昌溪,近处的是蜜川村。当年始祖追寻着一只蜜蜂,相中的风水宝地,才有了今天的村庄。
故事里的事,说是也是。到了上坝,我没看见水坝。坝名的由来,是先人狩猎追赶野猪过坝(壩)翻过的山梁,然后依照山势分为如今上坝、下坝两个自然村,确切一点,应该是壩,才有山林的那份豪气。
攀天梯到坝上,身在云端,举目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