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在郑国被形容为丧家之犬,在陈国解释了鸟的来历!

孔子五十多岁以后,开始在鲁国执政,结果是阻力重重,不得已,只好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去其他国家寻求机会。孔子一行人先到了卫国,当时的卫灵公虽然很看得起孔子,却一直不对他委以重任,孔子只好离开卫国,再次寻找机会。

孔子等人先来到了曹国,可曹国人并不待见他们,大家只好马上起身,前往宋国。

来到宋国之后,《史记》没有记载宋国国君对待孔子的态度,但是有些大臣们对孔子的态度却是非常鲜明。

来到宋国之后,孔子还是不忘教授弟子知识,他在一颗大树之下,教弟子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不希望孔子在宋国抢了自己的地位,居然派人把那颗大树给砍了,非但如此,他还暗中调遣人马,想除掉孔子。

孔子的弟子一看,在宋国受不到礼遇,还可能会有性命之忧,着急了,就对孔子说,老师啊,桓魋不欢迎咱们,我们还是早点走吧,免得惹来杀身之祸。孔子的心态倒是不错,他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道,我传播道德的使命,是上天赋予的,他一个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说完这些嘴硬的话之后,大家就离开宋国,赶往了下一站,郑国。

在郑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略带尴尬的事情。

不知道什么原因,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下等弟子找过来。弟子们到处打听,问有没有人看过老师,有个郑国人对他们讲,东门下站着一个人,此人的额头长的像传说中的尧,脖子长的像皋陶,肩膀长的像子产,从腰部往下看,比禹要矮那么大概三寸。别看他相貌这么出众,可状态不太好,垂头丧气的,就跟找不到家门的狗一样!

大家一听,说不定这就是老师了,他们赶往东门,真的见到了孔子。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贡,这家伙胆子比较大,他就把刚才郑国人的说辞给孔子学了一遍。本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结果孔子苦笑了一下,他对我的外貌描绘,不一定准确,但他说我像丧家之犬,还真是形象,真形象啊!

离开郑国之后,孔子一行人又赶往了陈国,陈湣公虽然没有重用孔子,但还是拿他们像客人一样进行了招待,孔子经过了前面的风风雨雨,也是身心疲惫,就暂时在陈国落下了脚,这一呆就是三年。

这三年里,陈国也没有让孔子做什么大事,就是有一回,陈湣公向孔子进行了请教了点知识。

那一次,一只鸷鸟落到了陈湣公的宫殿上,死掉了,身上还穿这一支楛木做的箭,箭头是石头做的。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陈湣公听说孔子博学,就派人去向孔子请教。

孔子端详端详鸟,又仔细看了看箭。

这鸷鸟是从很远的地方飞过来的,这种箭是肃慎部落专有的箭。从前,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同好多远方部落都有沟通,让各地的部落把特产作为贡品送过来,表示不忘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当年肃慎部进贡的,就是这种楛木做的箭和石头做的箭头,这种箭身一般是一尺八寸长的。周武王为了宣扬远方部落臣服的功绩和美德,就把肃慎部进贡的箭分给了长女大姬,把她许配给虞胡公,又把虞胡公封在了陈地,这就是陈国。

当时周武王有一个思想,把珍宝玉器分给同姓的诸侯,表示亲近;把远方送来的贡品分给异姓诸侯,目的是让他们记住要服从天子的命令。陈国得到的,就是肃慎部落进贡的箭。

陈湣公一听,怎么着,那这么说,我陈国应该有这种箭了,他派人去这么一查,果然在库房找到了楛木箭。

这三年里吧,孔子基本就露了这么一小手,可陈国是个中等国家,周边都是强国,晋国和楚国争夺霸主的地位,是轮番的拿陈国展示自己的火力,后来吴国强大了,也时不时的来陈国刷一下存在感。

三年时间也不短了,孔子一行人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补给和休息,能力得不到施展,这个国家还经常挨欺负,孔子就对弟子们说,咱们走吧,你们还是有进取心的,不要在这里荒废时间了。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一部,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登基!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二部,汉武帝绚烂夺目的一生!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三部,从霍光到王莽,两代权臣下的西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四部,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