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生处事,须分清本末

一、

人生处事须分清本末,“本”是以良知为根本的谋事基础,也是做事的本质追求,而“末”则是做事的方式方法。而在这个方式的背后,更重要的则是自己平衡问题的思维。

根本不能变,因为人生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需要有一个主宰,这个主宰也是自己内心的良知,更是世间道义的准则;

而“末”不可不变,人生谋划事也是需要常变的态度,随时而变,随事而变,只有变化,才能以适宜的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以合于理的方式达到道义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建功立业,同时为世间百姓谋求福祉,二者需兼得,才可成人生内圣外王之事业。

生活中有两种典型的错误形式,都是两者未能兼得而造成的典型偏颇案例,一种是过于圆滑,而一种是过于偏执。

圆滑者没有以良知为底线,他们为了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选择毫无底线地行使手段,这样的人就是术有余而道不足,即便能达到目的,但是这种目的也多半是为了满足于自身利益而行使的苟且手段。

而另外一种偏执者,就是心中有底线,外在却少了一份圆润变通的智慧,他们只知自己坚守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有时却缺乏了灵活退让的一面,甚至会为了自己所谓的坚守而抛弃可以谋划事业的机会,然后处处碰壁,最后抱憾终生。

《孟子》之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授受不亲,这是礼制吗?”

孟子说:“是礼制。”

淳于髡又说:“嫂嫂掉进水里,用手拉她吗?”

孟子说:“嫂嫂掉进水里,而不拉她,是豺狼。男女之间授受不亲,是礼制。嫂嫂掉到水里,用手拉她,则是变通的方法。”

淳于髡说:“当今天下都掉到水里了,先生不拉一把,为什么?”

孟子说:“天下掉到水里,要用'道’来救援,嫂嫂掉到水里是用手去救援,你想用手来救援天下吗?”

在这一番对话之中,淳于髡的本意是劝孟子出手救天下,但是他没有直接说,而是举了一个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却要救嫂子的例子,来表述当今天下都在水中,为何孟子不出手相助。

孟子则认为自己已经在救了,而且是以道相助。

在孟子看来,当今天下于水中,自己用道去救援,行使的是变通的方法,这就像嫂嫂掉入水中用手去拉她的道理一样,都是懂得权衡利弊之后的权变智慧。

二、

淳于髡和孟子两个人看待问题的态度,刚好是我们今天所说凡事不可执着于形式的道理,很多人在世俗中生活的时候,往往都会过度执着于良知本身,而忽略了需要圆润变通的智慧,最后过度死板地执着于形式。

比如有的人在生活中,总以为自己能够坚守底线,但是在很多时候,却恰恰因为自己不懂变通过度死守底线而形成无形的错误,在这个时候,坚守也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

所以对于内心的坚守来说,它是人生的一个主宰,我们需要以此主宰去谋划事业,但是却不能一味死守于其中。

这是平衡人生知与行的道理,也是人生内圣外王的准则,若将这个准则放入世俗之中,也可作为谋求事业的基础。

对于一件事情来说,怎么去做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遵循道的根本法则,最后达到良善的目的,如果在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过度执着于形式,那么自己所努力的就只是事情本身,而不能通过方式达到合理的目的了,而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犯的错误就是执着于事情本身,同时因为过于执着于形式而错失了达到目的的机缘。

就好像当嫂嫂落入水中,为了遵守授受不亲的礼节,而弃之不顾的道理一样。

《孙子兵法》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不知其中之妙。人们只知道我取胜的作战方法,但不知道我是怎样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各种作战方法的。

作战方法是“术”,能够懂得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作战方式的则是道。

人生所有的策略、动作,都需要依照良知为基础去行,才能算得上智慧,否则只是自作聪明的手段,而人生至上的智慧,则是能够以良知为基础,在辅以灵活运用的作战思维,这也是道的存在状态。

所以,能以良知为基础,灵活变化方式,而不是一味坚守着自己的准则不放,甚至为了道德准则而丧失可以有效利用的机会,这才是我们应该理解的关键点。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

  • 敢于打破常规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淳于髡说: "男女间授受不亲,这是礼制吗?" 孟子说: "是礼制." 淳于髡说: "嫂嫂掉入水中,要伸手去救她吗?&q ...

  • 读阳明心学:阳明四句是致良知的高度法理准则

    阳明四句是致良知的高度法理准则 读王阳明心学最终必会归结到"阳明四句"教义,也就是阳明心学思想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 良知与底线

    人一辈子也不能做昧良心的事,一辈子诚实守信,这就是好人的标准. 人,应当严守良知底线,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只有这样, 才能活得坦荡.充实.自尊.

  • 改命47:“圣贤”和“禽兽”仅一步之遥

    启明灯 (微信号:QIMING-DENG) 观照到良知. △点击播放音频 [原文]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但改过 ...

  • 不同的人生阶段须选择不同的风水环境

    不同的人生阶段须选择不同的风水环境 每一个房子都有自身的风水特性,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房子,发挥风水的优势特性,获得环境的助力,那人成事儿就容易多了.反之,时机不对住进不合适的房子,那就麻烦了. ...

  • 人生应须“断舍离”【随笔】

    时光清浅,岁月深深,就是在这周而复始中,人生历经着春夏秋冬.近日,天气陡然间暖了起来,熏得人颇不自在. 而室内的温度是适宜的:凉爽.清透.就是在这骤暖的初夏,我遇到了<断舍离>. 是的,这 ...

  • 晚安曲 | 人生,须自渡

    © 点击上方音乐,聆听最美音乐 古语云:"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天上所掉落的雨水,虽覆盖世间万物,却无法滋润无根之草. 佛祖虽然普度众生,但能否得度, ...

  • 10句经典名言,千古传颂的名篇,人生处事的智慧

    <韩非子>10句经典名言,千古传颂的名篇,人生处事的智慧. 1. 巧诈不如拙诚.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技巧的伪诈是比不上笨拙而诚实的. 2. 滥竽充数. 选自<韩非子 ...

  • 古人留下的6副后悔药,人生路上须回头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宋名相寇准有一篇传世奇文,全文短短六句话,四十二个字,却说尽了人生六大悔事,无数人将它奉为经典,时刻用于自省. <六悔铭> 官行私曲,失时悔. 富不俭用, ...

  • UC头条:10句经典名言, 千古传颂的名篇, 人生处事的智慧

    <韩非子>10句经典名言,千古传颂的名篇,人生处事的智慧. 1. 巧诈不如拙诚.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技巧的伪诈是比不上笨拙而诚实的. 2. 滥竽充数. 选自<韩非子 ...

  • 人生百年须谀过,唯有藏书万古传

    书铭: 人生百年须谀过,唯有藏书万古传

  • 人生,须自渡

    生活不止眼前苟且关注昨天09:41大图模式人生,好比如一场旅行,这一趟,我们将会尝遍酸甜苦辣,过程有轻松快乐,也有烦恼失意,来来往往的状态,这才是人生,别总拥有一帆风顺的那般顺利,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

  • 鬼谷子:人生一辈子须过6个坎,很多人卡在第二个上,你能过几个

    成功都是每个人内心所渴望的,但是对于成功,有些人总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之处,就像作家巴尔扎克,哲学家鬼谷子,道家创始人老子.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都要比凡人更加的通透悟彻. 鬼谷子就曾经说过,一个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