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海外篇「​故乡那一颗颗古老枣树承载着无尽的乡愁」

故乡那一颗颗古老枣树承载着无尽的乡愁

散文 / 逯天峰

我的故乡——乐陵,地处鲁西北平原,渤海西岸,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闻名天下,素有“百里枣乡”的美称。乐陵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乐陵小枣栽培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乐陵金丝小枣品质优良,皮薄肉厚,核小色美,肉细汁多。晒干的金丝小枣掰开后,常能看见果肉间有缕缕金丝,有时能拉长一、二寸。北魏贾思勰所著 《齐民要术》中形象地写道:“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

乐陵的枣文化也渊源流长,尤其是与此有关的民俗和传统名吃,更是别具一格。几百年来,在乐陵一带,流行着一种新人结婚“入洞房必须撒红枣”的风俗。姑娘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嫁妆,象被褥内、衣箱里,都要塞一些干红枣。洞房花烛之夜,婆家也由婆母或婶娘负责往新人的洞房里撒一些红枣和花生,意思是盼望一对新人早生贵子。反映了枣乡人民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彰显着深厚的枣文化底蕴。乐陵枣与春节的习俗,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晨,乐陵家家户户都熬由糯米、小枣、花生仁、大豆等熬成的小枣粥,又叫“腊八粥”,这种粥,熬出来甘甜鲜美、富有营养,所以,多少年来都非常受枣乡人的推崇。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地人除了和其它地方一样杀猪宰羊、办置年货外,还家家用黍米面和煮熟的小枣做年糕,蒸出的年糕又粘又甜,别有风味。

千年岁月如瞬间,漫步枣林,面对一株株饱经沧桑、姿态各异的枣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昂首回眸间邂逅一段传诵千古的历史传奇,古树文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棵古树,一个故事,一段记忆。让我们感受古树魅力,记住乡愁,在闭目沉思间感悟一缕独具魅力的枣乡神韵。

雷劈神木的传说

在乐陵流传着一个雷劈神木的传说,相传上古时期,人间一片祥瑞,天下安康太平。不知何时,来了一群妖魔鬼怪。妖魔横行、鬼怪作乱,民不聊生。当年天公乘坐火轿车巡视人间,在乘下途中不慎撞在枣树上,使枣树被火焚烧至乌黑,并发岀震耳狂音而惊动四方,妖魔鬼怪逃之夭夭,之后人们将此声称作“雷”。恰巧天公之神气在此次相撞中亦并传吸至枣树中,从此雷劈枣木中开始由神灵之气相伴,使各方妖孽及不祥之气不敢亦无法接近。此树木也开始被人们称为神气木、辟邪木。雷劈枣木是天地阴阳之电结合交泰的精华,饱含着上苍能量,聚集了五雷正气,可使人化险为夷,从古至今都有驱妖除恶、纳福入身、预防百病、排除万难、象征吉祥的传说。

鹦鹉树的传说

相传,乐陵亢儒祢衡(173—199),为避董卓,远游荆襄,与孔融结为忘年交。翌年八月仲秋,携友同游故里,在此观翠红雅景,设宴赏月。忽见树上鹦鹉合鸣,二人高兴食枣作赋《鹦鹉词》。后祢衡击鼓骂曹,得罪曹操,曹借江东黄祖之手将其杀害,葬于武汉鹦鹉洲,后人为纪念这位枣城不惧权贵、才华横溢的词人,便命此树为“鹦鹉红”。祢衡著文集2卷,《鹦鹉词》是其代表作。

甜哥蜜姐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枣乡乐陵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的叫甜哥,女的叫蜜姐。甜哥生就憨厚朴实,种枣为生;蜜姐天生俊秀灵巧,精于刺绣。当地有一恶霸,见蜜姐聪明伶俐,貌似天仙,便心生邪念,欲霸蜜姐为妾。蜜姐誓死不从,以死相抗,临终前剪下一缕青丝,托人捎给甜哥,以表生死相爱之情。甜哥悲痛欲绝,将蜜姐头发埋于枣树之下,终日以甜水浇灌。谁知第二年,将这棵树结的枣掰开,竟能拉出一缕缕的“金丝”。人们说,这“金丝”是“情丝”,是蜜姐对甜哥的绵绵情思化成的。从此,金丝小枣不断繁衍,代代相传,遍及整个枣乡乐陵大地。

乐陵,现有千年以上的古枣树近千株,古树是活着的文物,生动记录并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历史变迁的痕迹,每一棵古树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更是传奇了古树,展示着生命的奇迹,承载着人们的乡愁。枣树是一方水土最忠实、最长久的守望者,更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亦养一方树。这些古树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承载着民众的丰富情感。“六月鲜荷连水碧,千家小枣射云红”《同登乐陵城晚眺· 清· 吴泰庞》。漫步在枣乡乐陵的大街小巷或乡村小路,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成片的枣林,每当秋来,果实累累,像一串串玛瑙玲珑剔透挂在枝头,颗颗饱满,入口脆甜。

小金丝王树、唐枣树、枣王树、相思树、半尺枣树、一品护卫树、缚龙树、郑淳树、药王树、长寿树,贡树、结义园等,这些独具魅力的枣乡古树,正是这千古历史传奇的见证。

小金丝王树:相传西汉末王莽篡位,赶杀刘秀。刘逃至乐陵境后,人困马乏,在林中摘枣充饥,树下小憩。一蝼蛄将他拱醒,烦而将其头拽。忽闻林外人呼马嘶,知王莽追兵已至。时觉蝼蛄惊他有功,愧从树上掰下一个棘针插其脖子上,使其身首合一,曰:“金头王往西拱,金丝王往东扎”。后顺碱河逃脱。刘秀称帝,钦定该树为金丝王树,树上之果为贡枣。元初,蒙古兵伐树烤肉,原金丝王被砍,此树是金丝王树所溢,故称“小金丝王树”。

唐枣树:相传,隋末唐初,瓦岗寨名将罗成,征战途中路经乐陵,炎热的季节,那战马见到古树高兴地萧萧长嘶鸣,罗成下马在一棵枣树下拴马乘凉,几颗熟透的小枣落入马鞍中,罗成回长安后,发现此枣,将之献于李世民品尝,太宗品后大加赞赏。《中国名胜辞典》中称此树为“唐枣树”。

枣王树:枣王树,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在依然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乐陵,至此树下口渴难耐,在树上摘几颗红枣入口,顿觉甜透六腑,爽净五脏,脱口而出“好果,称朕意”,即挥毫泼墨“枣王”二字,乡民为感恩御赐,制成金匾,挂于此树。

相思树:据史料载,乐陵城北曾有两株枣树,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令徐福带500童男、500童女东渡扶桑,走时带走一棵,现植于日本唐昭提寺中,日久,人们发现余下的这棵枣树枝叶总是向东伸,而带去日本的那棵枣树的枝叶总是向西延,原来二树乃一对恩爱夫妻相思也。故此树被称“相思树”。

半尺枣树:据传战国时,鬼谷子曾携孙膑、庞涓二弟子云游至乐陵,鬼谷子欲试探二徒才智,就说:“为师腹饥,尔等觅一颗半赤枣来。”庞涓转遍枣林,不见半尺枣,空手而归。孙膑则从此树枝头摘下一颗半红半青的枣子,交与师父。鬼谷子笑着点了点头,红的这半已“赤”,绿的这半还未“赤”,这不是半赤枣吗?鬼谷子见孙膑聪明,便将绝密军事天书传给传于孙膑,此树也被后人叫做“半尺枣”树。

一品护卫树:1426年,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在封地安乐州(今惠民)扯旗造反,宣宗朱瞻基(朱棣之孙)御驾亲征,双方在乐陵境内对峙。交战中忽十余支利箭射向宣宗,恰在此时,一阵急风吹来,宣宗身边的枣树枝似硬弓般将枣射出,把箭打落,宣宗帝有惊无险。平乱回朝后,他将安乐州易名为武定府。因此树救驾有功,特赐封为“一品护卫”。

结义园同心树:1938年秋,八路军在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肖华与时任乐陵县抗日县长牟宜之、大常村村长常浩天在这里举行了“枣园三结义”,在此盟结同心,共商革命大计捍卫民族尊严,写下了:“国共本同根,都是中华人,共为抗日计,树下结同心,若有不诚意,不为好儿孙”的誓言成为当地世代相传的一段佳话。

一颗颗古老的枣树是一座小城的年轮、记忆和灵魂,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古树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助推剂。近些年来,乐陵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着力保护古树名木,让古老的遗存与文化记忆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生命力,留住乡愁情思,让美丽传说继续流传下去。

作者简介 /Profile/

逯天峰(笔名:天峰),山东德州人,空军飞行员出身,先后毕业于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空军指挥学院。旅居澳大利亚悉尼,现任澳大利亚山东同乡总会执行会长、澳大利亚澳中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自由撰稿人,记者,作品多次在海内外报刊杂志、电台、微刊发表。著有散文集《静静流淌的心河》。中国散文网会员、人人文学网会员、中国散文网海外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END

编辑:小东

图片提供:山东省文旅厅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当代散文‖【陌上枣熟】◆周谦

    作者简介 周谦,山东德州人,爱好文字,作文散落多家纸刊和微刊平台.  陌上枣熟   "七月十五枣红半,八月十五枣落杆." 时光漫漫到了中秋,家乡--乐陵的枣林已是响声一片.人们爬上 ...

  • 红枣诗词

    形容红枣的诗句 1.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 2. 白露皱红枣,西风摆老荷. 3.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4. 小枣金丝系万方,乐陵根抵艺名扬. 5. 秋日枣林片片红,金丝无核贡 ...

  • 文友主页丨丁小匀:枣香

    作为乐陵人,从小吃鲜枣干枣蒸枣醉枣蜜枣.枣泥枣糕枣片,也早就习惯了小枣特有的香甜味,从未想过小枣的味道有什么特点. 有一天,与几位朋友闲聊,一位朋友说,自从五六月份小枣开花开始,枣花的香味便弥漫在枣林 ...

  • 枣花香里忆童年

    我工作的单位在市郊,上班路上,经过一大片枣树林. 五月末六月初,每天经过那片枣树林,甜甜的枣花香透过车窗丝丝缕缕地飘进车内.我特意放慢车速,使劲抽动鼻子,贪婪地闻着,真希望这一刻永远定格.其实,枣花的 ...

  • 散文||沧州 沧州

    沧州  沧州 赵建平||河北 一部水浒天下闻,谁人不识古沧州.沧州在历史上就久负盛名. 作为外乡人,我认识古沧州,还不仅仅是因为<水浒传>,也不仅仅是因为"豹子头"林冲 ...

  • 青草地 | 甜甜的金丝枣

    甜甜的金丝枣 作者/青草地 二妹寄来的鲜枣收到了,这是一个很精致的长方体小纸箱,尽管我一再地说,别寄了,路远天又热,怕路上会坏掉,冬天寄来的小枣就挺好的,我喜欢掰开半干的红枣,看它在阳光下金丝闪闪,可 ...

  • 槐卿人生之二:第一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莫让韶华东逝流

    槐卿人生之二:第一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莫让韶华东逝流 编者按:从今日起,诗眼看世界将连载沧州青县韩中清先生的<槐卿人生>系列文章.我和中清先生相识于网络,原为<沧州晚报>记者, ...

  • 【留住乡愁】 金丝缕缕心连心

    山东乐陵金丝小枣. 几天前,我下班归来,大约六七点钟,匆匆走进家门口的超市,抓几棵新鲜蔬菜回家作晚饭. 结账时,听见女店员问另一顾客:你家枣还在卖吗?我才注意到,前面一米八几的小伙在排队.他答应:还在 ...

  • 「故事」枣树下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金丝小枣里的宫廷风云

    一男子为避雨,匆忙跑到一枣树下,"呀!"一声柔语娇声,该男子愣住了:原来枣树下站了一女子,妙龄二八,长相甜美,身材窈窕,举止温柔,在一苍穹的枣树下,撑着纸油伞,一面看着细雨淅淅,一 ...

  • 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千年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滕县老县衙始建于公元817年,元朝末年,毁于战火 千年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散文 作者 /马西良 盛夏时节走进滕州古县衙,处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一道道门槛,一进进院落,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庄严肃穆的 ...

  • 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一扇透射出激情岁月的文物级门板」

    门板诉说着沂蒙红嫂以身架桥的故事 一扇透射出激情岁月的文物级门板 散文 作者 / 董士君 沂蒙红嫂纪念馆内,展陈着一扇斑驳朽烂的门板.这件看上去并不怎么显眼的门板是馆藏重量级文物之一.透过这扇门板,穿 ...

  • 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岛城早期工运领袖伦克忠烈士事迹」

    伦克忠纪念碑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岛城早期工运领袖伦克忠烈士事迹 散文 / 张晓悦 山东青岛,老城之巅,坐落着城市的父亲山--青岛山: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命名为"俾斯麦山&q ...

  • 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三山沟凤凰刻石」

    △凤凰刻石 三山沟凤凰刻石 散文 / 张桂菊 阳春三月天气晴和,打开窗子,一股甜丝丝的清香悠悠飘来.我马上探头向右侧院墙角看去,那里有一株一抱粗的大梧桐树呢.果真是它,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花朵深深浅浅堆 ...

  • 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竹泉村听泉」

    △ 宸翰亭 竹泉村听泉 散文 / 徐玉霞 大凡文人雅士喜爱的一处地方,必定依山傍水,环境清雅静谧,让人见之忘俗-- 当漫步一条青石板.磨盘石交替铺就的竹林小径,四周竹涛翻卷,低吟浅啸,一道道清泉迂回曲 ...

  • 山东故事|泰山文物故事(十七)悠悠“祥符”封禅事

    祥符碑正面 山东泰山脚下的岱庙,珍藏有两大丰碑之一的宋祥符碑,全称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该碑立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螭首龟趺,是岱庙现存最早的龟驮碑.碑文记述了宋真宗封禅泰山后,将泰山 ...

  • 【“祖国颂”征文比赛:164号作品】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陈其标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春光小学 四(1)班   陈其标 我爷爷一生在乡下生活,他可算是与祖国母亲一起成长的,我最喜欢听他讲自己那过去的故事. 这个周末,我兴高采烈地随爸爸回老家过夜,吃过晚饭,我和爷爷 ...

  • 【老白讲历史故事】上古篇之禹铸九鼎。传说...

    [老白讲历史故事]上古篇之禹铸九鼎. 传说禹治洪水后,划天下为九州,九州之牧贡献金属,并图画本州物象.禹以九州之贡金铸鼎,以所图之物象铸于鼎上,后成为权力的象征.夏亡,鼎迁于商:商亡,鼎迁于周:至秦亡 ...

  • 【老白讲历史故事】上古篇之皋陶作刑。当舜...

    [老白讲历史故事]上古篇之皋陶作刑. 当舜之时,皋陶(一作咎陶)为理官(即法官),受舜命而作五刑,即:墨.劓.刵.宫.大辟.其中死刑,因罪行大小与身份高低而有不同处置:大罪戮于四裔,大夫戮于朝,士戮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