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一块半亩大的方形水塘,仿佛是一面展开的镜子;天光和云影一齐倒映在水塘,来回地移动。
想问一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有源头在不停地补充活水流进来。

注释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那 通:哪
如:如此,这样。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

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的一首哲理小诗。
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说,一块半亩大的方形水塘,仿佛是一面展开的镜子;天光和云影一齐倒映在水塘,来回地移动。
这里的方塘,又称半亩塘,位于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今天的南溪书院内。鉴,就是镜子。
开头,诗人就将方塘比喻成一面镜子,非常形象贴切。
不过,这不算是朱熹的发明。绍兴就有镜湖,把湖比喻成镜子,早已有之。把水塘比喻成镜子,也并不新奇。
其实,诗人还有更深层的比喻,即将方塘比喻成一本打开的书。
诗人则在这本大书里徘徊,流连忘返。
二句,天光云影在镜子里徘徊,说的也正是读书人内心的一种静谧与安宁。

三四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说,想问一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有源头在不停地补充活水流进来。
这两句才是全诗的精妙之处,前两句不过为了这两句而作的一个铺垫。
就问这水为何如此清澈,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那么我们如果将方塘比喻成一本大书,这些活水不就是源源不断的注入的知识么。这样不就是在劝人们认真读书从而获取新知识么。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诗人正是运用了这种象征手法,将这种读书获新知的感觉化作可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去体会读书的奥妙。
读到这里,这“源头活水”,就自然可解了。
即一般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也可进一步深层次指从“存在”中不断追求“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肯定“自我”,最终成就“自我”的过程。
不经意间的几句话,却成就了一首自然而富于哲理的小诗,这就是朱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顿悟时刻吧。
再回过头来看题目中的“观书”二字,是不是可以感受到诗人每有心得的快意呢!
人生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旅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吧。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