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众生如镜,助我照见内心
你指责别人的地方
恰恰是自己的问题症结所在
你对别人的要求
恰恰是自我内心对自己的要求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有矛盾,起争吵。我们会有各种看似相当合理的理由去憎恨对方,哀叹自己的不幸,稍不小心就落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遇到类似的情景,您可以试着拿起纸和笔,通过一个简单的察觉练习,完成换位思考和感受,也许结果会让你大为惊讶。
你是我的“镜子”
换位觉察练习方法
第一步丨描述
1. 回想一个冲突场景中,写下你的感觉及心里对此人的不满。
2.写下你期望他如何改变?
3.你想给他怎样的忠告?
4.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5.此刻,他在你以上中是怎样的一个人?
6.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人经历到什么事情?
第二步丨反躬自问
1.这是真的吗?
2.你能确定这是真的吗?
3.当你相信这个想法时,你的反应如何?
(记下你的心理感觉、身体感觉、以及脑海中闪过的影像或念头)
4.没有那个想法时,他是怎样的人?
第三步丨反向思考
1.转向自己:把第一步中,所有的“他”换成“我”。
2.转向别人:把第一步中,所有的“他”和“我”位置互换。
3.转成相反:把第一步中,所有的否定(否)换成肯定(是)。
例:老公认为我爱孩子没有底线,换为,老公认为我爱孩子有底线
当你完成这个反向思考后,你或许会发现——你指责别人的地方,恰恰是自己的问题症结所在;你对别人的要求,恰恰是自我内心对自己的要求。
我和“我”的邂逅
我女儿与爸爸之间偶尔发生争执和摩擦,我就用上面的这个方法让女儿试着理解爸爸。经过觉察方向的反转,女儿突然发现:她对爸爸的情绪其实就是她对自己的。而且因为有情绪,她把父亲好的那部分用自己的“心灵筛子”过滤掉了,头脑中剩下的记忆全是负面的。
这一发现给女儿带来很大的震撼。原来,你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你自己过滤出来的,那不是全部,更不是真相!——“你只看到,听到,感受到你想要的部分,不想要的根本就看不到,听不见。”
突然,我想起了心经里的那句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并看到了一个场景:我站在无数个镜子前,看到镜子中有各不相同的“我”。而所有的我,都是“我”的一部分,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以不同角度照见了我不同部分的镜子!
瞬间,我领悟到——众生即镜子,镜子即众生。
“神”站在许许多多镜子前时,每个镜子都是独立的智慧个体,因为不同的角度,和每个镜子的独特性(正如哈哈镜),从每个镜子里能看到自己的不同部分,有的美化了,有的丑化了,各种各样,各种角度,千奇百怪。
但不论景象如何,镜子照见的永远只有一个:就是“神”(宇宙的本源意识,或“佛性'、'自性')
当我能懂得,所有的人和事都是自我的映射,自然一切的苦厄就都消失了,因为是我创造了一切遭遇,而我也有能力,解决所有困难和苦恼。也许这就是心经里所说的“远离颠倒梦想”吧。
众生助我见自性
我能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好,说明我内在也有同样美好的特质。而我若看不习惯别人在镜子里展现出来的样子,说明我自己内在的不完整——我无法接纳这个特质。这个时候,我就看到了我需要努力的课题。
人孤身一人的时候,往往很难觉察到自己潜在的分离、仇恨与恐惧,而你看不惯的每一个人,都为你指明了这些你需要去整合、接纳的面向。因此,你所看不惯的每个人,都是你应该感激的老师!
因此,这就是“以人为鉴,照见自己!面对自己才能看到实相!接纳自己才是改变的开始。”
当你看到别人就心起评判时,就知道原来自己就有被评判的这个部分,所有对别人的评判其实都是对自己的评判!自然地,当你不断欣赏赞美感恩周围的人事物时,你就开始欣赏自己,爱上自己了!
本体合一 ,人人皆有佛性
所有的镜子照见的都是我,我们是“一”。也可以说,“一”即是自在、佛性、道。
所以我们能感受到所有人的情感,我们也能让情绪的能量在所有人的身上移动流淌。(这就是情绪转移,情绪传递。)有时,我会感觉到与人的配合如此默契,心灵感应....当我看着对方的眼睛,进入他的心里,我能感受到他的所有的情感(喜怒哀乐...)。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从镜子的角度来看,确实,因为照见的就是佛,当然可以显现出佛性。关键在于镜子自己的蜕变。
“镜子”的换位方法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觉察自我,连接到“我”,找到“我”,充分的去发现爱、体验爱。于是,我们逐渐能看到的所有的“他人”都是一面镜子,让我照见自己。
因为——这个世界只有我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