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唐代乐府曲名。唐时在巴渝一带(今川东地区和重庆市)民间常以此歌娱,伴以笛鼓,足之蹈之,舞之乐之,“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唐元和年间,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听到这个曲调,遂依声作词,写下了诸如“山桃红花满上头”“山上层层桃李花”“杨柳青青江水平”等大量作品,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唐诗中独树一帜。宋元以后,效仿者颇多,出现了各种地方性竹枝词,往往是数十首到一、二百首的大规模组诗,记录了各地山川、名胜、风俗人情,以至方言、俚语。①于是,竹枝词作为一种优美的新型诗体流传并继承开来。可以说,竹枝词是以书写文本形式保留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兼有文化史料和文学审美的双重价值。《京山县志》(清·光绪八年本)②收录了京山竹枝词十七首,这在志书中较为少见,同时还说明有着绿林起义反抗封建压迫传统的京山县,历史上文学创作也相当繁荣,涌现出了众多的诗人与诗作。《京山竹枝词十七首》②的作者是易本烺。据《京山县志卷十三》②记载,易本烺为清道光乙未(1835年)举人,孝亲敬长,信友睦族,在乡中颇有名望。他在戊戌(1835年)会试落榜后,遂入国史馆做誊录。易本烺常走访乡里,收集材料,编写故事,吟咏诗词,晚年专心于纂述之中,身后留有《诗文别外余集》等著述共二百余篇。从内容上看,《京山竹枝词十七首》大多歌吟的是田家农耕之事,描写他们的疾苦,表达他们的心声,十分贴近下层民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百日粘”是江汉平原传统的早熟水稻品种,百日而熟,故称。这是一幅夏耘图,把一百多年前京山农村“栽秧割麦两头忙”的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农人们的所为所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如:这里写的是秋种。京山自古怕旱,有农谚曰:“十月要打一斤霜”,意在十月中降霜十六日,可卜来年之丰稔。诗人关心民瘼可谓情真意切。读到这里,使人不禁想起《诗经》上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所谓“一之日”即夏历冬月,“二之日”为夏历腊月。寒冬腊月,朔风凛冽,连件短衣都没有怎么过冬?而易本烺在春天就想到了谋计寒衣的农夫,农夫之苦,一年四季也。难怪诗人痛心疾首地发出喟叹:“何曾作苦是农夫!”千百年来,人民的衣食住行一直是有良知的诗人吟咏的主题,因而关注人民衣食住行的诗作也会被千古传颂,成为不朽的诗篇。《京山竹枝词十七首》还有一些描写当地风物的诗篇,如:这里写的是京山名胜虎爪山。虎爪山为大洪山余脉,自北而南逶迤数十里穿越县境。虎爪山顶有一块长丈余、宽八尺的磐石,上有虎迹,虎前二腿之爪痕深入石头寸许,后二腿蜷伏,臀部着石之迹亦深达七八分。相传神虎为仙人所逐,匿藏山顶栖息,磐石足印乃神虎所致。虎爪山又长冈亘绵,东西分支,如双龙戏珠之势。易本烺这首诗高屋建瓴,写得很有气势,给读者带来无边的遐想。《京山竹枝词十七首》也不乏针贬贪官污吏、怒斥社会不公的诗作,如:这是用来讽刺催租里正的。据县志记载,县令看了,羞愧得登门谢罪。再如:这是怒斥衙门乱派堤工款,加重田农负担的。“桃花”也不肯随水东去,仍徘徊在“回滩”处哀啕,可见积郁之深、怨恨之切。还有的诗篇是在极其平常的写景状物中,表现出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如:从语言上看,京山竹枝词活泼清新,大量采用民间俚语,这构成了京山竹枝词的另一特色。十七首竹枝词中没有一首是不押韵的。就平仄对仗而言,十七首竹枝词中也很少有出律的句子。例3中“种得木棉几万株”虽是孤平句,但就京山方言考察,“木”读若阳平,念起来也还是很和谐的。不过,竹枝词不象七绝那样要求严格,偶有“孤平”“三平”也是可以的,就更不要求“对仗”与“粘连”了,因此便于初学者学习创作。在用词上,竹枝词用词要求清新活泼,通俗易懂,优美流畅,且不拒绝口语入诗,这是竹枝词不同于七绝很重要的一点,再如:“米抛”即炒米,即使今天,京山、荆门等地也如此称呼。再如例2中的“为乞今朝几两雨,更须来月一斤霜”两句,也非常传神,简直就是民谣。不管才能如何高超的诗人,关起门来冥思苦想,断然是想不出用“两”去论雨、用“斤”去论霜的。作者用极其常见的“斤”“两”二字,千百倍地增加了诗句的张力,使人叹服不已!在用字上,竹枝词允许叠音与重字,而且比比皆是,如:“皮钱”即“毽子”,这是一幅老幼嬉乐图,十分生动有趣。本首诗第一句就运用了叠音,增加了语言的跳跃感;例7中第一句“为”字的重用,造成排比气势,使语言也更富有节奏。而重字与叠音在七绝中是需要慎用或极为少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当时在京山民间流传、文人创作的竹枝词远不只这些,县志也绝不可能悉数收录,所以我们的分析也只能管窥蠡测了。这里还附带地说一个问题,即竹枝词与七言古绝的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先看盛唐诗人王维的《渭城曲》:
不管是从题材角度看还是从形式方面分析,这首诗都可以认为是一首竹枝词,而且是较为合律的。唐诗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王昌龄的《出塞》,李白的《清平调》等。古风是一种不讲究平仄、不讲究粘对、不讲究对仗的古体诗,近体诗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在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又在吸收民间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对近体诗进行加工改造,创制了新的诗体竹枝词。因此,笔者认为七言古绝是竹枝词的更早源头,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竹枝词是一种在平仄格律要求上比七绝宽泛、比古绝严格的歌行诗体。
易本烺生活在清朝中叶,当时诗风、文风开始离开清初现实主义的道路,向着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方向发展。也有少数诗人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反对模唐仿宋、大谈格律,主张关心“民瘼”,诗写“性情”,其代表人物一是潍县县令郑燮(板桥),一是溧水县令袁枚。郑板桥宰潍七年,写了不少描述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风土人情的竹枝词(见丁锡田喜编《潍县文献丛刊》第一辑)。在清朝道光年间,各地竞相出版的竹枝词就有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杨康的《高州竹枝词》。生活在同时代的易本烺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并且加入了反对拟古、直抒“性情”、撰写竹枝词的行列。京山位于湖北腹地,北倚大洪山,南临江汉平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佳作迭出,有着极其深厚历史文化的蕴涵,京山竹枝词的产生有着丰厚的土壤。易本烺的创作吸取了民间文学的精华,采用了民谣、口语等形式,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及。我们翻阅了一本《京山谚语集》③,农谚中可以入诗的句子比比皆是,如:“桐树开花遇冷风,十棵桐子九棵空”;“芒种打火夜插秧,灯笼挂在树枝上”;“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亲疏分”。正是由于易本烺长年走访乡里,收集材料,才能加工提炼出民众喜闻乐见的诗句来。近代,从京山大地走出了一位现当代文学巨擘——聂绀弩。聂老1903年生于湖北京山县城,小学读书就显露出出众的才华,是京山城关当时颇有名气的“三才子”之一。18岁时他离开京山赴上海求学,而后赴南亚谋职,赴苏联学习,成为“左联”主要成员,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我们翻阅他的诗集,也不难发现清新活泼、明快流畅的京山竹枝诗风对他的影响,即使流放北大荒,身陷山西囹圄,乡情乡音仍未能改变,请看:这首题为《周婆来探后回家》④的诗是绀弩从北大荒回家后写的。他在北大荒劳动时以“纵火”罪坐监,夫人周颖至虎林探监,经过力争,提审了绀弩,被判一年徒刑。因关押已近一年,才予释放。诗中“九头鸟”“三脚猫”“老了”均是京山地方方言。 再如:这首题为《锄草》[4][p284]的诗,我们今天读来不仅对聂老三十多年来忍受惨酷遭遇而保持人格尊严的品格十分景仰,而且对他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态度也由衷敬慕。语言还是那样明白晓畅,而意蕴却十分冷峻幽默,字字句句,如击钟鼎,如叩心弦。京山竹枝词得以入编县志而又传承下来,这当然得感谢县志的编纂者们。但同时说明文学作品只有贴近人民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才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我们今天研究京山竹枝词,继承地方传统文化,对繁荣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是有着积极意义的。①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②京山县志编纂委员会.《京山县志》(清·光绪八年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③京山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京山县群众文化馆.《京山谚语集》.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90.④方瞳.冷眼阅世·聂绀弩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