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2023弄志安坊35号
四川北路2023弄35号,砖混结构二层,坐北朝南,欧式独立花园住宅,仿文艺复兴式样。原为广东李氏兄弟在20世纪20年代建造,抗战期间被日军侵占为军官司宿舍。抗战胜利后被汤恩伯所占,人称“汤公馆”。
后来为陈仪居所,汤恩伯为陈仪一手提携,得陈资助和举荐,并娶其外甥女黄竞白为妻。汤对陈表面上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迷惑了陈。1949年初,陈仪派外甥丁名楠带亲笔信去上海,策动汤恩伯起义未果,反被出卖,在这座房子里陈仪被捕。抗战胜利后,该处被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接收并占为已有,俗称“汤公馆'后为台湾第一任行政长官陈仪住所。
1949年陈仪策动汤恩伯起义未果,反被汤出卖,于2月23日在该处被捕.1950年6月,在台北被害。抗战胜利后,陈仪代表中国在台湾北公会堂接受了日本台湾总督的投降书,并主政台湾。1947年在台湾发生了“二·二八”事件,陈仪作为蒋介石政权的替罪羊,从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职位上被免职。
这时,他的学生、时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的汤恩伯,看到老师回沪后无处居住,便将他抗战胜利后到上海接收的原日本高级军官住宅——多伦路志安坊35号的一幢花园别墅赠送给陈仪。汤恩伯自己则住在蒲石路(今长乐路)蒲园。陈仪一直到1949年2月23日上海解放前夕,因策动起义事发被蒋介石解送衢州看押,他在志安坊35号住了两年时间。
四川北路2023弄35号原为花园住宅,砖混结构为1920年代建造。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平面为凸字形,主立面对称构图,横纵三段式划分,横向中央凸出部分采用简化的科林斯巨柱,柱身无槽,形成入口开敝柱廊,柱廊两侧墙面左右对称各设一个内凹半圆形大理石壁龛。原设有大理石女神像。 2005年公布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平面呈凸宇型,立面对称,正中凸出部分以四根科林斯柱式贯穿两层。底层入口门廊左右两倒各设一凹进的半圆形立式壁龛,为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二层弧线阳台外挑形成人口空间。女儿墙饰镂空纹,上有杯状雕塑。木板百叶窗,有几何图案,底层窗楣下置一对小牛腿。 《蒋介石处死陈仪的前前后后》
都说蒋介石每逢下野必杀人泄愤,偏偏陈仪在杭州楼外楼触到了蒋的痛处,一句劝慰话竟惹得蒋介石拂袖而去,以为陈仪有了不轨之心。南京与杭州不过咫尺之遥,薄暮时分,飞机已抵达笕桥机场,随机陪同的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看到几辆黑色雪佛兰疾驰而来,他提醒蒋介石:“ 杭州到了,您的车队接驾来了。”“ 踏上杭州的土地,才觉得在南京太累,担子太重,现在轻松多了。”蒋介石故作姿态地道。 陈仪抢先几步先与车队安排了一番,向蒋介石提议说:天色已晚,不如直接去西子湖畔的楼外楼饭庄完饭,再送蒋介石去憩息之地——澄庐。陈仪,浙江军政界元老,早在孙传芳时代,他就官居师长之职。要知道,那时候的一个师长,分量之重甚至超过一个省长。北伐期间,他附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直位高权重。因此,在国民政府中,许多浙籍军政要员都是他昔日僚属,地位十分尊崇,就连蒋介石也尊他一声前辈。然而,尽管久居官场,却因性格使然,那种圆滑融通,那种敷衍塞责,却始终是个门外汉,还是耿直如故。 败了兴致的蒋介石坐定楼外楼时,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意志,一人向隅,满座不欢,整个楼外楼的空气仿佛凝固起来。楼外楼乃杭州第一饭庄,其招牌菜西湖醋鱼更是名满江南,也是蒋介石每次来杭州必点的一道菜。陈仪为了活跃气氛,开口道:“总裁,请尝一下西湖醋鱼,这鱼刚刚从池中捕来,十分新鲜的。”蒋介石眉头锁得更紧,这声总裁让他听得刺耳,这本是他辞去总统后在党内保留的职务,作为政府官员,陈仪按官场礼仪应称他总统,过去也一直这样叫的。各种情绪笼罩于心,蒋介石早就心力交瘁,强忍不发。陈仪站起身来,举箸为蒋介石布菜,嘴里喃喃道:“总裁还得想开些,拿得起,放得下,方不失英雄本色——”陈仪话未说完,蒋介石已是勃然变色,只见他将手中筷子愤而掷出:“不吃了。” 当即拂袖而出。 陈仪愕然。蒋经国明白,陈仪戳动了蒋介石的痛处,这番话别人讲行,独陈仪不能讲,因为蒋介石对陈仪已有了戒心。就在当天上午辞职之前,蒋介石还召见了几位浙籍大员征询意见,陈诚、汤恩伯都表示无条件追随校长,咬牙死撑,唯陈仪坦言相劝。蒋介石当时脸色就变了,以为陈仪有了异心,盼着他下台呢。所以这句“拿得起、放得下”不仅撩起了他的心头宿火,更加深了对陈仪的猜忌。 别看蒋经国年轻,却胸有城府,他连忙向陈仪解释:“别介意,父亲心情不佳,他大概是对这个店名不满,触景生情而已。” 原来,宋代诗人林升曾有诗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以嘲弄南宋偏安小朝廷的。也亏得蒋经国有急智,解释得合情合理。这席饭吃得不欢而散,坐进车里,蒋介石犹气咻咻地吩咐蒋经国:“不要去澄庐了,直接开到笕桥机场,住在那里我放心。”见蒋经国似有话说,他摆摆手说: “还是离陈仪远一点好,明天回溪口,也不要他送行了。”送往迎来本是地方长官分内事,蒋介石的冷落再加上昨日的光火,让陈仪也警惕起来。他与蒋共事已久,深知其为人,睚眦必报,心狠手辣,都说他每逢下野必杀人泄愤,这已成惯例,1927年第一次下野杀王天培,1931年第二次下野杀邓演达。如今第三次下野,不知谁又撞上他的枪口。淮海战役进行到尾声时,他曾上书蒋介石,提出:“当今形势,敌强我弱,只可言和,不可言战。”前几天,他又在接受《东南日报》记者采访时发表言论:“国事至此,要有勇气认错,要有勇气改过。”陈仪的批评,明眼人一看即知,他就是指蒋介石的。他甚至还让蒋经国去劝蒋介石到南美暂游,等形势好了再回国。这些言论,在蒋介石眼里就是居心叵测,就是心怀不轨,显然有通共嫌疑。陈仪有心奔向光明,设计了一个惊天计划,没承想做事不密,惹上了军统干将毛森,布下了天罗地网。蒋介石的猜测没有错,中共方面早就注意到了陈仪的变化,认为是可争取的对象。地下党员胡允恭(当时化名胡邦宪)接受了组织的指示,相机策反陈仪,在国民党统治的要害之处插上致命一刀,彻底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胡允恭曾是陈仪部属,抗战胜利后,陈仪一度任台湾省行政长官,胡允恭为台湾省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为了加强说服力,胡允恭又于1948年中秋节特地邀来陈铭枢到杭州与陈仪一起赏月。在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中,陈铭枢曾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官至上将,但一直被蒋介石视为异己分子,与中共也多有联系。酒过三巡,陈仪打探胡允恭的背景,认为此人可能是中共分子。因为还不知道陈仪的底牌,陈铭枢的话很让人玩味:“你说他是共产党,他就是共产党;你说不是,他就不是。”这番话听起来模棱两可,其实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陈仪一向直爽,端起杯中酒,一饮而尽:“如果他真是共产党,我倒求之不得。反正我是横下一条心,不能再让家乡遭战争之苦,至于生死祸福,一概置之度外。”既然陈仪亮明心迹,胡允恭的工作也随之跟进,到了1948年底,双方的密谋已经进行到具体和细节。比如改编保安团队,准备迎接人民解放军过江,释放在押政治犯等。上述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执行当中。11月间,浙江军统方面开始加强捕杀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分子的行动,,几天之内就有上百名“嫌疑犯”被捕,浙江省警保处长毛森列具名单呈报陈仪,要求将这些人全部处决。在军统中,毛森是位干员,此人手特狠,有个外号:“毛骨森森”。 但毛森对陈仪却一向尊敬有加,因为毛森刚入道时,陈仪对他多有提携,而之所以进入省政府任职,也是陈仪提名的结果。陈仪看了一眼名单,也不多语,只是批了一行字:“一律送政治犯反省院。” 毛森急了:“乱世必用重典,送反省院,对共产党人而言,那等于是挠痒痒。“乱世就可以草菅人命?”陈仪面带愠色,不客气地训斥道:“你这个人就是太嗜杀,目前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当安定为重,你这样小题大做,反而扰乱了社会秩序。”毛森不敢顶撞,怏怏而退。但毛森为人极有职业原则,几天后,他悄悄去反省院调查,却发现除个别人“具结领回,管束教育”外,其余一律释放。 陈仪此举,触动了毛森的职业神经,他立马赶到了省政府,先是递上请假一月的呈文,以他一向的干练,陈仪对他的一向提携,应该要挽留一番的。 谁知他的举动却正中陈仪下怀,立即批复:“准予休假。”毛森也不多语,离开了省政府,立即驱车赶到南京,见到了上司兼同乡的局长毛人凤。 在军统,浙江江山帮极有势力,而毛人凤、毛森、毛万里又被称为江山毛氏三杰,关系非同一般的亲密。听完毛森的汇报,毛人凤皱紧眉头:“你说得对,姓陈的不仅是对你无礼,而是有了不轨之心。现在国家到了危难时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呀。”他转身在写字台上拿起一封电报:“总统刚刚急电相召,让我去溪口汇报目前工作,你也和我一起去,把陈仪的事抖搂抖搂。” 自从杭州与陈仪不欢而别,蒋介石就一直隐居在溪口。听完毛森的汇报,蒋介石就很肯定地说:“陈仪的通共迟早耳。”他拿起身边的一份报纸,点点戳戳道:“这就是他通共的证据。”原来这是中共刚刚公布的战犯名单,洋洋洒洒一长串,国民党各省政府主席大多列在其间,却没有陈仪,显然,这加深了蒋介石对陈仪的怀疑。“给陈仪上手段,24小时全方位监视,有问题随时报告,必要时可采取断然行动。”毛人凤向毛森命令道。至此,陈仪一举一动,完全在军统的掌控之中。说起陈仪的大计划,那真是石破天惊:策反汤恩伯!可恨汤恩伯恩将仇报,对恩师动起了屠夫手段。背后捅刀,告密于溪口。陈仪和汤恩伯的关系确非泛泛,其亲密程度较之汤蒋有过之而无不及。汤恩伯原名克勤,后改为恩伯,就是为了报答陈仪之恩。想当年,他在日本留学,因囊中羞涩,无以为继,是陈仪慷慨解囊,让他修完学业,并将其才貌双全的外甥女嫁之,汤恩伯曾跪地感激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乃陈老也。学生当拜陈老为师,生死与共。”从日本回国后,又是陈仪向蒋介石举荐,进入了中央军校,从此,汤恩伯开始了飞黄腾达。因此陈仪觉得把握十足,何况,他也不想让汤恩伯为老蒋殉葬。他唤来正在浙江大学任教的外甥丁名楠充当信使,与胡允恭联袂而行,丁名楠早在陈仪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共产党的影响,与汤恩伯也相识。
听说是浙江陈仪处来人,恩伯不敢怠慢,双方略事寒暄,即言归正转,丁名楠将陈仪亲笔信双手奉上:恩伯弟台如握:兹丁名楠来沪,面陈一切,请与洽谈。再旧属胡邦宪,拟来晋谒,请予延见,至胡君经历,嘱由名楠奉告,并希台洽为荷,顺颂刻安。仪手启10月30日夜再为办事顺利计请由弟处予名楠以秘书名义。另有附件:投降五要件:甲,一,优先释放政治犯;二,保护区内武器军需及重要物资。乙,一,约定×地区,在区外停止,暂不前进;二,依民主主义原则,于×月×日改编原有部队;三,取消×××给予相当地位。投降准备八要款:一,军队宜紧缩,二,待遇宜提高;三,驻地宜规定;四,军风纪严肃;五,沪防御攻势宜停止,已征集之材料酌量归还;六,营房宜多建;七,征兵应减少或停征;八,军事机关宜紧缩,军权需统一。汤恩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陈仪给他出了个天大难题。然而,蒋介石对他也是恩重如山。他道:“此事关系太大,一时难决定耳,三天后,我去杭州与先生会晤,届时再作定夺如何?”这一夜,汤恩伯辗转难眠。远在杭州的陈仪与丁名楠这舅甥俩也是彻夜长谈,丁名楠表示了对汤恩伯的怀疑,此人太顽固,太反动,让他投奔解放军,怕是与虎谋皮。陈仪也认为汤恩伯反水有难度,毕竟与共产党打了几十年仗,那仇恨都深入到骨子里了,再说老蒋对汤也不薄,指望他立地成佛也不现实。然而,若是说汤恩伯会告密,陷他陈仪于死地,那是断无可能。 恰在此时,胡允恭通报求见,他带来了新的消息,中共方面对此事也极为关切,远在北平的周恩来让人传话,首先,他十分欢迎陈仪投奔光明:“我们这里也有一个陈仪(毅),陈毅和陈仪听上去差不多,而且也都是军人,都会吟诗作文,有儒将之风。我相信,两个陈仪(毅)会成为好朋友的。”周恩来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对陈仪先生我们是放心的,但汤恩伯的态度如何,还要看一看。”周恩来的话当然有分量,陈仪为防不测,也做了准备,加强了省政府和自己住所的戒备,准备疏散有关人员亲属等等。 然而一夜平安。
第二天一早,汤恩伯刚刚在办公室坐定,就有不速之客闯进了他的司令部,来人正是毛森。从官阶上说,毛森低汤恩伯不知多少,平日里连凑上前去都难,今日却是排闼而入,盛气凌人。“请问汤总司令,昨日里可有浙江客人来访?” 汤恩伯眼里哪有毛森,冷冷道: “昨日确有浙江客人来访,那是汤某几位世交,怎么,毛处长跑到我这里抓人?” 森不退让:“汤总司令的客人是陈仪派来的吧?我们已经监视很久,有很大的通共嫌疑,我们怀疑他们对汤司令不利。”“当前局势复杂,汤司令是蒋总统股肱之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什么为难事,告诉我们也行,面呈总统也行。当然,我们也会恪尽职守,不会让共党奸计得逞的。”毛森的话不无威胁。毛森走后,汤恩伯陷入长思。他转眼扫了一下写字台玻璃板下压的那句格言:“做人要有菩萨心肠,做事要有屠夫手段。” 他不再犹豫,收拾好文件也不经请示,直接飞到溪口面呈蒋介石。听完汤恩伯的汇报,蒋介石以手加额,直称侥幸,正所谓天不灭蒋。假如陈仪计划一旦实现,转眼之间,岂不是老底都给人端了。此时,他对陈仪是恨之入骨,杀机在胸中不停涌动。蒋介石克制着情绪,先夸赞了汤恩伯一番,见汤恩伯嗫嗫似有话说,他尽量地和缓着语气:“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和陈公洽关系非同一般,能这样做,我很欣慰,正所谓公不徇私。当然了,对陈公洽,只要他真心悔过,还是可以法外施恩的。”“谢谢总统体谅恩伯的难处,职以为只要不影响总统的威信和政府的安危,让陈先生善养天年,则职内心也稍安也。”“可以!”蒋介石回答得很肯定。1949年2月7日,陈仪被突然免去浙江省主席,不久,即遭秘密逮捕,后被押送台湾,1950年5月,在台湾被处决。
我的更多文章:
-
(2015-05-10 16:40:55)
-
(2015-05-09 16:38:24)
-
(2015-05-08 15:04:08)
-
(2015-05-07 15:18:27)
-
(2015-05-06 15:21:01)
-
(2015-05-05 16:20:58)
-
(2015-05-04 15:06:48)
-
(2015-05-03 17:07:45)
-
(2013-04-17 18:47:27)
-
(2013-03-25 22: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