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无用之大用 —— 经常读书的人和不经常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2024-04-21 13:15:04 读书本身,真的没什么用。比如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叫做『 钝感力 』的处事态度,有这样的认知的人,在面对感情、人生和事业的时候,会从容很多。可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并不高,很多人都表示:说了跟没说一样 —— “钝感的人看了找到自信,敏感的人看完开始装傻”,看的时候觉得讲得好对啊,可书一扔,该怎样还是怎样。这其实不仅是一本书的困境,这其实是所有的“讲道理”的知识的困境,道理是如此的明显、透彻,可听了看了,对自我的改变的作用,几乎为零。可是,“讲道理”真的没有用吗?在这里,你需要明白一个概念:认知模型。简单来说,认知模型,是我们对世间万物进行归类,然后思考其相互关系的思想模型;没有认知模型,就无法思考的行动。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一起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人出生就失明,成年后接受手术重见光明。现在,请问:他能够『看到 』周围的世界吗?答案很明显:不能 —— 他能够『 看见 』,但绝不可能『 看到 』,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他都真实的摸到,闻到,尝到过眼前的东西,但唯独没有用眼睛看到过这些东西,对这些眼前的一切,他是没有任何的视觉化的认知的。所以,他虽然能『 看见 』这个东西,但却不能通过视觉认知这个东西,不能『 看到 』,只能走过去摸一摸,闻一闻,把脸放上去贴一贴,才能感知到“哦,这是XXX啊”。同样的,在我们进行思考,对世界进行认知的时候,如果缺少对应的『 认知模型 』,就算你『 看见 』了,也因为完全没有概念,无法认知 —— 就像美剧《西部世界》中的认知被封锁的仿生人一样,看到那些在自己的程序中被禁止读取的东西,只会说:Doesn't look like anything to me —— 认知不了,也就无法思考。所以说,听一个道理,理解一个道理,其实是在积累一个『 认知模型 』,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一个明确的坐标 —— 阅读,是为了能够理解。 | 理解万岁 所以说,读了书就期望改变,确实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努力去理解一个个重要的概念,把它运用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上去。而这个『 认知 』本身,就是促成我们的改变最重要的一个砝码。回到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这本书,当我们 get 到『 钝感力 』这个概念,这个『 认知模型 』之后,我们在看问题,进行自我反省的时候,认知就会完全不同。比如,在和朋友、家人、伴侣的交谈中,敏感的人在没有『 钝感力 』这个认知的时候,往往会抓住别人的只言片语开始分析:他这句话什么意思,他是对我有意见吗?—— 一步步陷入到自己“逻辑缜密的心理分析当中”;被上司批评了,要么觉得上司是在拿自己出气,或者他根本就是个笨蛋,要么就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整个人;吃东西老是挑剔,睡觉受不了一点噪音……这些其实都是缺乏『 钝感力 』的表现,但是,一个没有『 钝感力 』这个认知的人,往往会从外部内部找各种各样的原因,企图寻找一个“解释”,企图把这个问题“解决”;却永远不会想着去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敏感,是不是应该“放下”。而当你认知到自己的问题,能够“理解”,改变其实就能够慢慢开始了,笔者的建议是,给自己做一个清单:在什么场景,什么人说的什么话,不应该如何理解,应该怎样理解 —— 遇到这样的情况,把自己的清单翻出来看一看,写一些自己新的体会或者看法,慢慢的,你的心态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不过,这种改变其实还是十分有限的,要真正促成心态和行为的转变,还是需要一个大事件来刺激。 | 苦难之后必生智慧 冯鑫有一句话:“苦难之后必生智慧”—— 因为苦难,因为伤痕,在面对类似的事件时,那隐隐作痛的感觉,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谨慎。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苦难之后生出智慧来的:一个『 认知模型 』有限,思维能力有限的人,对自己经历的苦难没有比较全面的认知,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往往会落入各种思维陷阱,或者完全跑偏,反而只会更加愚蠢。即使是分析别人的“成功经验”,这样的人也很容易落入『 幸存者偏差 』当中 —— 别人只是因为某些偶然因素成功,但他却能看出一大堆“经验”,还一一去效仿。而有大量的『 认知模型 』做支撑的人,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能够避免很多误区,而且能够主动运用这些『 认知模型 』去分析自己的成败,真正获得“智慧”。(当然,这种分析也只是相对更正确,任何事情的原因一定都是复杂并且无法穷尽的)所以说,要靠读书促成行为的改变,是需要一步步积累『 认知模型 』,然后在日常行为中自我反思,当面对大事件的刺激时,才有可能最终做出有价值的改变,促成自己的大进步。 | 思维本身就是财富 前面谈的,都是读书如何促成行为改变,有点功利,那接下来我们就谈一点清新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看起来有点玄乎,其实,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经常谈的所谓的“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能够顺畅的表达,便是有“气”;能够文雅的、顺畅的表达,不时还能引经据典,便是“气华”。可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对“表达能力”有什么误解,上学的时候,老师说我们应该多上台讲讲自己的理解,家长鼓励我们参加演讲比赛,都说是为了“培养表达能力”。可问题是,站上讲台,要张嘴开讲了,到底讲什么呢?我讲不出来,是因为我紧张吗?也许是,但这最多能会让我声音有点颤抖,可是为什么我根本讲不出来呢?如果问题已经想清楚了,我为什么不能讲出来呢?是舌头打结了?还是喉咙被封住了?如果能张嘴说话就是表达能力,那么那些没有“张不开嘴”的问题的人,稀里糊涂的侃,我们为什么不说他“表达能力强”呢?故所谓的字面上的“表达能力”—— 张嘴说,就是表达能力 —— 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样的“表达能力”,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 表达 』二字,表达,表达的是思维 —— 所以表达能力,其实就是思维能力;而所谓的“表达能力差”,其实就是知识储备不够,思维能力差,没想清楚,没想明白而已;只要想清楚了,没有讲不清楚的。而要把事情想清楚,要提高思维能力,只有读书:在阅读中积累各种事例,各种思维模型,学习论证,一张嘴说话,便会不同。(当然,光是看书是不能做好知识管理,有关这个问题,笔者专门写了一篇《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 看了很多书感觉不到进步是怎么回事?》讲解)讲完读书练『 气 』,那我们就把这个玄学精神贯彻到底,接下来,我们来讲讲读书怎么修『 道 』。笔者讲的这个『 道 』,是针对创作者而言的:作家、画家、摄影师、乐手,甚至只要你要写点东西,其实都是“创作者”。要创作,首先要学习『 技 』,学拿笔,学用相机,学一门乐器……把运用工具的能力深入到筋骨当中,能够得心应手的通过一种媒介表达自己,便能算学到的『 技 』。可当你能“得心应手的表达”的时候,你到底能表达些什么,就要看你的『 道 』,看你对一个事物深入的思考和感悟了。所有具有原创光辉的能力,其实都是你内心的『 道 』的表达,没有道,就没有格 —— 没有深厚学习体悟而汇集的修养,只能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模仿别人的作品,不客气的说,其实就是抄袭。以电影为例,其实影视行业发展多年,很多成功的模式早已被确定,被一再重复,但这并不会让创作成为“堆积木”—— 借着“向XX”致敬的旗东抄西抄,或者东拼西凑,最终整个片子散成一盘 —— 这样的玩意儿国内国外都层出不穷,《九层妖塔》、《海王》不就是这样的作品的吗?当然,普通人很难参与到一部电影的创作,但这个道理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没有自己的『道 』,没有格,即使能够很好的掌握创作的工具,也言之无物,手握方天画戟,表演的却是跳梁小丑的把戏。但是这个『 道 』的修炼,是一个十分艰苦漫长的过程,创作者需要观摩大量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才能将这些东西化在自己的创作中。而在体悟的过程中,阅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的一切,被启发的一切,都能够成为你的创作的一部分。所以阅读的目的,其实本就是思维,因为思维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觉得有用,你可以把这篇文章转载到任何平台,只要标明『 转载自公众号单华伟 』就行。 赞 (0) 相关推荐 《沟通力就是思维力》—— 一本书讲透提升沟通力的方法论 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公司认可.太多个人成长和成功学都提出要在个人优势和个人擅长的方面下功夫,而不是缺什么补什么.沟通力却是例外,如果一个人的沟通力出现问题,轻则被批情商低,不会说话,严重 ... 模型倾听力 ——从信息到行动,沟通的起点 2020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份对全球5000多名CEO的访谈报告.报告显示,企业用人和创业找合伙人迫切需要的四大能力为: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领导力. 无论家庭的亲子沟通.亲密关系沟通 ... 模型阅读力 ——从输入到习得,成长的阶梯 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开篇就激情四射地写道,"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q ... 结构化思维的本质。让思维有序化,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 "结构化"思维,听着很高大上吧!很多人都在强调结构化思维很重要,没错!不仅重要,而且很重要! 思维直接决定了你的表达能力,决定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创新能力等等.思维能力不强 ... 思维框架和模型-全面提升个人认知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近随笔类文章偏多,原因是我开始重启<思维框架和模型>书籍的整理工作,当前基本完成了一个初稿,大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全部完成.也开始联系出版社,准备将出版计划提上日程. 在2020年5月我出版 ... 通识教育:清华学霸妈妈最认可的教育理念|养育一个“完整的人” 亲子教育的书,我看的真的挺多的,以至于我很少能再从这类书籍中发现一些超过我原有认知.带给我新鲜感的内容.但是最近我就刚好遇到了一本. 这本书叫做<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作者是一个 ... 阅读,无用之大用——经常读书的人和不经常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认知模型的魔力 读书本身,真的没什么用. 比如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叫做『 钝感力 』的处事态度,有这样的认知的人,在面对感情.人生和事业的时候,会从容很多. 可这本 ... 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你若阅读,风雅自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河的话,河的长度就是人的寿命,这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但河的宽度和广度,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改变的. 一条小溪的一生和长江黄河的一生,看到的世界和体验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我们可以 ... 高中语文考前冲刺:【论述类文本阅读】4大题型要点提炼 答题技巧,打卡~ 高中语文考前冲刺:【论述类文本阅读】4大题型要点提炼 答题技巧,打卡~ 金域医学写了写,一下弄了两周,今天把这篇文章结尾。整个思路写下来确实有点费劲,感谢大家的阅读,感谢大... 金域医学写了写,一下弄了两周,今天把这篇文章结尾.整个思路写下来确实有点费劲,感谢大家的阅读,感谢大家对公号的支持. 一.提问? 在投资这个公司之前,需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这个行业是未来必须的行 ... 英语阅读理解6大题型,20个解题技巧,得高分没那么难! 在高考英语的复习备考中,阅读理解一直是很多同学迈不过去的坎儿,最终往往成为失分较多的题型. 如何做好阅读理解,做对阅读题?本期内容将从阅读理解常考的6个题型入手,帮助同学们分析题型.快速掌握做题技巧,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9大题型 解题技巧,教你一眼看出正确答案! 提起英文阅读理解,很多同学是一把"辛酸泪",生词多,读不懂:即使单词都认识,却常常还是读不懂.一旦读不懂,就会影响做题的时间和质量,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九大题 ... 【外语】高中英语阅读理解9大题型 解题技巧,教你一眼看出正确答案! [高中外语] 例证题 1.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 example,case,illustrate,illustration,exemplify时. 2.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 ... 无用实为大用,无用更快乐 无用之事 "诗词到底有什么用?"<诗词大会>上的嘉宾郦波郦老师就曾说到:"没什么用!几乎没什么用." 无用,为什么还要读?无用,为什么还要学?无用为 ... 十大最美读书诗词,唯有书香最醉人 读书,可以获知人类最精华的智慧:读书,可以足不出户便体验别样的人生: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读书,可以将生活中的寂寞换成享受:读书,实乃天下第一好事.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