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8)牛行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8)

牛行

文/胡桃夹子

“牛行(hang)”,就是骡马交易市场上的中介人。江湖话叫“拉短纲”。


    把“牛行”称做一个行业,决不是牵强附会。因为每一个乡镇的骡马市,都少不了这些中介人,因为利益的吸引,一些人就以此为业。


   做“牛行”的没什么装备,更没有统一的服装。他们如普通人一样穿着打扮。唯一不同的,他们都有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和聪明又狡黠的大脑。


    每每逢集时候,这些“牛行”就齐集于骡马市,等待那些来买卖牲口的人。这“牛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收“行用”(交易费),但只收买方的,不收卖方。做成一笔交易,“牛行”都要拿不菲的行用。当然这也全靠“牛行”在中间周旋。这“周旋”就是把不愿卖的说心动,不愿买的说动心。这期间“牛行”们为了那诱人的“行用”会绞尽脑汁,倾其智慧,摇头晃脑,用那聪明狡黠的大脑,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唾沫四溅地奔走于买卖两家之间,直到说成这桩买卖方能罢休。


    一般的买牲口的主,会早早来到了市上,为了买到中意又能便宜些的牲口,这买主早就准备好了香烟,私自塞给“牛行”,并把自己想买牛马的年龄(行话叫“几个口”)及价位告诉“牛行”,让“牛行”心中先有个数。“牛行”收了礼物,自是心中有数。待见那卖主牵着牲口来了,就会上前用手中的树条,对着这牲口的屁股就是一家伙,嘴里说着:怎这么瘦或怎这么小之类。这是规矩,无论牵来市上的牲口有多滑溜健壮好看,“牛行”都要贬低一番,这样是先压一压卖主,以便下面好谈价。


    当年的人也“憨厚”,无论是买卖双方,都能听从“牛行”的摆布。“牛行”目的就一个“成交了拿行用”。这样一来就肯定会失去公允。有时候“牛行”见“对眼”的人,收了香烟,也许是现金钞票。就会“兴一家灭一家”的使出坑蒙的招,狠压卖家的价。那时候卖牛马,没有大磅秤,全是“估堆”,价钱高低全由“牛行”说了算,这样一来里面的水就深了。有不懂行的卖主,因为受“牛行”的蒙蔽,卖便宜太多的吃了亏,下次逢集来找“牛行”后帐,吵起来是常事。也有买“走眼了”(贵的意思),回家后经懂行人指点知道上了当,就会把牲口牵回来找“牛行”要退掉。这时候“牛行”先会极力说道一番,如果来人还是纠缠不休,这“牛行”就会两手一摊:人家钱都拿走了,退给谁?如遇上买主是个“火燎毛”性子,打起来是常事。凭你费尽口舌,这收到“牛行”腰包里的“行用”是万万不能退的。所以当年“牛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很不怎么滴!社会形容一个人不诚实吹牛逼,就会称其为“牛行”一样的嘴。


   “牛行”都善诅咒。为了那“行用”,不惜指天划地的诅着瞎咒。说自己为了这双方买卖成交,自己心是多么的诚恳,是多么的卖力,如有假话,自己就是狗,是驴,甚至连鬼孙都能骂出口。我们这里农村,要是笑话一个人诅咒没诚意,就会说,诅什么“牛行咒”?


   久而久之,这干“牛行”的人,在人们眼中就没什么好印象。只要他们一诅咒,人们马上就会露出不信任的眼神,笑说:少诅那“牛行咒”。


   不管外人怎么看,当年这些“牛行”们照旧是奔走于骡马市,照旧是唾沫横飞,照旧是为了那“行用”,诅着没一点诚意的“牛行咒”,这是因为他们也要生活。


    现在的市场交易都是上磅秤称斤两。这么一弄,“牛行”也就没什么空子可钻,没油水可捞,也就渐渐的放弃了这个职业。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胡桃夹子先生近照)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一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第五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二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四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六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七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八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九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一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二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四回)大结局

(0)

相关推荐

  •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一卷 进城 1

    肖来顺自己坐在车厢里,肖明岭扬鞭赶着驴车,他们一大早出发了. 肖来顺依旧是平顶皮帽,棉袄外套着蓝灰色中山装,肖明岭大棉铲鞋.黑布绑腿.黄灰色束腰,戴着人造革瓜皮帽,人造绒护耳帽搭子,外围绕上褐色的尼龙 ...

  • 记忆中的马

             记忆中的马 文/张鹏飞 我与马未亲近已经将近三十年了. 农村长大的我由于在县城教书的原因,现在既找不到城市人生活的感觉,也失去了农村人生活的纯朴味道,故乡的一切尘封在记忆的深处,包括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6)鞋匠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6) 鞋匠 文/胡桃夹子    "鞋匠"应该也是一个传统的,有历史年头的一个行业.帮人做鞋,上鞋掌,修鞋就叫"鞋匠".我有一个表兄就是一个&q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5)抢刀磨剪子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5) 抢刀磨剪子 文/胡桃夹子 前段时间,我在城里北关偶尔见到一个"抢刀磨剪子"的师傅.没有这次遇见,我还以为这个行业绝迹了呢!多年没见了,乍一听那拖着长腔的&q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4)锻磨石匠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4) 锻磨石匠 文/胡桃夹子     石匠分有好多种:有修桥的石匠,建房子的石匠,山上采石头的石匠--我这篇文中要说的是锻磨的石匠.     锻磨石匠是专为人家锻磨,修磨的.磨又有水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3)溜乡货郎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3) 溜乡货郎 文/胡桃夹子 一声由远而近的"叮咚叮咚",伴随着"换针,换线,换卡"子,的吆喝,人们都知道这是"换荒的"来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2)老式理发铺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2) 老式理发铺 文/胡桃夹子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记得小时候很怕去剪头,每次去理发店都是大人押送去的.也许是怕理发师傅那绷紧的无表情的脸,也许是贪玩,怕理发坐久了耽误了 ...

  • 【灵璧记忆】那渐渐远去的记忆(1)铁匠铺

    那渐渐远去的记忆(1)铁匠铺 文/胡桃夹子 前段时间去江苏涟水办业务.清早起来散步.忽然看到靠马路一侧的叉道边有一个庵棚,门楣上贴着"铁匠铺"的招牌,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家打铁的铺 ...

  • 陈晓春丨渐渐远去的记忆

    祖父 祖父是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从我有确切的记忆开始,祖父就已是七十高龄了,但是身板还很硬朗,地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落下,上百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走,脚下一阵风,不带一点打晃 ...

  • 远去的记忆:鲁史古镇

    古镇地处临沧市凤庆县,从临沧坐中巴一个半小时到凤庆,然后凤庆再坐中巴进山二个多小时到达,沿途风景上乘,不会寂寞,时有亢奋---蜿蜒山下乡道,植被丰富,山坡下俯瞰浪沧江(实为一座大水库). 古镇地处偏僻 ...

  • 远去的记忆——水沟前

    水沟前                                            刘述涛 这天底下有多少很雅很雅的文字,可以拿来作为地名的命名,可吉安人却偏偏喜欢用"水沟前&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