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成长之路丨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自我教育

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

身为成人的我们只是孩子周围环境中的一部分

因此孩子必须可以教育他自己

这是成人面对孩子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要树立这种态度,只有通过不断增长对这个事实的认可

——鲁道夫·施泰纳

01
正如施泰纳所言,孩子在环境中教育着自己。我们都是孩子经历的环境中的一部分。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好像出生之后我们就在经历着不同的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之后,我们长大了,入学了,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施泰纳说:这些教育只能称之为中途教育。因为仔细来看,好像不是我们遇到它们,而是它们在遇见我们。小学教育遇到了小学时期的我们,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遇到了青年时期的我们,而我们毕业以后,告别校园了,也就告别它们了。
可是,有一种教育,是从生下来起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那就是自我教育。顾名思义,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02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周国平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
“所有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所有学习归根结都都是自我学习。”
接着,他引用了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的理论——教育即生长。因为教育最终是让每个孩子的天赋、能力都得到发展,因此要反对给教育一个功利的目标。所以,教会学生解数学题、背古诗,未来考试分数高,专业好,找到好工作……这些全都是不是教育本身的目的。
那我们开始问了,教育目的不是这些,又是什么呢?答案是自我教育。周国平一语道破:“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03
对于自我教育,其实孟子早就强调过了。最早的自我教育应该可以追溯到他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教育原则。他认为当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应该反过来反省自己而不是苛责他人。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肯定了自我教育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不过,如今,自我教育是缺乏的。许多孩子从出生到成人,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下去学习的。
一位朋友来电话说,孩子今年高三了,因为学校还没开学,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我工作繁忙,也没有时间监督他学习。最近,孩子的成绩明显倒退,由原来的年级20多名下滑到200多名。
一位教师在教学日记中记到:
“每天都有那么几个同学不交作业。我已经不想再一次一次的给家长打电话了,我知道大家都很烦,但是我只是希望居家学习的时候,你们能够用心,我不想班里的学生在开学之后被其他学生甩下一大截。”
相信这两个案例绝非个案。这些孩子们虽然未来可能都考上了好的大学,虽然在很多方面都表现的十分优异,但是因为自我教育能力的缺乏让他们离开了父母老师监督后,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们也总是会看到有关于沉迷游戏而被名牌大学劝退的学生的新闻。
04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度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我们发现,之所以在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我教育困难重重。
一方面孩子的自我教育更加强调孩子内在的品质,而这种内心活动看不到也摸不着。
另一方面,因为自我教育强调的是孩子慎独,即孩子独自一人的时候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要求去除必要的监督,所以也很有可能因为放松对孩子的控制而导致“无政府主义”。
沉浸:名师的炼成之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格局正在悄悄改变,很多知识已经不需要老师教了,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学生的“知”要靠老师和自学,同时辅助以信息化的手段;学生的“会”要靠训练和社会接轨;学生的“懂”要靠学校环境、社交、网络和实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不是不需要老师这个职业了,而是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名师。
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再是教育重不重要,而是什么样的教育重不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尽快打破自己的“自洽系统”,恢复自我教育能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重托。
那么,名师是如何炼成的呢?
积极心理学的沉浸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以热爱和激情为基础,发自内心地喜欢教育事业,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教学,并有忘我感;进而能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让自己的技能水平与教学难度相匹配,目标明确地做到“术业有专攻”;最后能即时反馈,对自己的点滴想法进行理性升华,以“立言”的心态写成比较高水平的教学论文,做到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控制感。依次做好这三个层面上的事情,名师也就算炼成了。示意图如下:
一、沉浸理论简介
沉浸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的著名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教授在2009年提出的理论。沉浸是人们“在内在动机驱使下从事具有挑战性和可控性的需要大量技能的活动时,体验到的一种主观状态”。沉浸体验有九个关键特征,我把它们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发自内心地喜欢所从事的活动,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上,有忘我感、时间知觉扭曲感;
第二个层面,个人技能与活动难度相匹配,目标明确,行为自动化;
第三个层面,反馈即时,有控制感。
沉浸理论对于生活、工作、运动等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对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更是严丝合缝:一名教师如果把这三个层面上的事情依次做好,就走上了名师的炼成之路了。
二、深入骨髓的热爱,出于本能的激情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育、对学生深入骨髓的热爱和出于本能的激情。把自己的职业当成单纯的工作是一种境界,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是另一种境界,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人生的享受是更高的一种境界。
我们教师群体现在对自己的职业普遍缺乏这种热爱和激情。人生一世,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也是一辈子,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去创造也是一辈子,那为什么不选择后者,把自己的认识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呢?应该争取不白白来过,争取让自己的生命给这世界留下点什么。
那么如何点燃自己的小宇宙,激发出内在的活力呢?发自内心地喜欢教育事业,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活动上,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有忘我感和时间知觉扭曲感。又如何突破自洽系统,寻找到改变的契机呢?这契机也许藏在书籍中,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找到它;也许潜在思想的碰撞中,需要我们通过交谈捉住它;也许隐在旅途的风景中,需要我们外出旅行发现它……无论哪种寻觅改变契机的方式都需要我们突破自己的“自洽系统”,走出“小我”熟悉的生活圈子,与经典亲密接触,与别人交流思想,与自然热烈拥抱,从而获得最高智慧的启迪。
三、术业有专攻——找准自己的突破口
所谓专家,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研究的人。专家比的是专长,不是全面能力。所以立志成为名师,一定要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突破口,提升专业技能,使得个人技能与活动难度相匹配,做到目标明确,行为自动化。专攻之“术业”一旦确定,根据“一万小时定律”,潜心研究,最终一定有所收获。
魏忠教授的《静悄悄的教育变革》一书中对“一万小时定律”有这样的介绍:一万小时是很多专业人才成为顶级专家的时间窗口。并不是每一个有一万小时经验的人都能成为专家,但要想成为顶尖专家,必须有一万小时的练习经验。成为专家,还需要有“刻意和超强度”练习的经历以及适当的时间窗口。
对于确定专攻的突破口,务必要有足够的兴趣和爱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研究它,搞明白它为乐趣,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既可以成为名师,成就辉煌的事业;又可以享受快乐,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立言——让思想变成可控的文字
撰写论文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偶尔的思想火花如果不及时记录就会随风消逝,长期的教学反思如果不提升加工就会停留在凌乱琐碎的阶段,只有把这些零零碎碎的小收获进行更高一层的归纳总结,才能让它们闪烁出璀璨的智慧光华。“一万小时定律”中有“刻意和超强度练习”一条,落实到教育规律上就是反馈即时,刻意逼迫自己进行理性总结,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自然生发的感悟和思想火花是片段的、不可控的、不成体系的,而经过思索整理过的论文则是完整的、有控制感的、成系统的,这就产生了质的飞跃。
论文的撰写需要悟性,更需要坚持。写论文和写随笔和教学反思都不一样,它是另一种更理性、更具普遍性,也更严谨的文章体式。对于核心期刊上的正式论文要多读多看,多全文抄录,并进行模仿,最后直至创造,就像练毛笔字书法,从描红到临帖,直到独立进行书法创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只有坚持写,不断学习、长期思考,才能一步一步从不会到有一定的意思,再到谙熟其道,意到笔随。
只有追求“立言”,并向着“立言”努力,最终才可能做到“立言”。“立言”不仅可以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分享给别人,还可以逼着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最终自成一家,成为教育名家。
成为名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合乎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的职业追求,也是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看着千难万难,高不可攀,但当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走下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比想象中要简单多了。因此,不要妄自菲薄,用双肩扛起我们的社会责任,用心灵牢记我们的神圣使命,在追求成为教育名师的路上一路前行!内容来源丨《新课程教学》第9期
未来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在未来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形态中,传统学校模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角色特征将逐渐被消解;
未来教师的角色将被重塑,呈现出符合未来学习、教学与教育变革需要的多样性和基于学习、教学与数字技术融合的专业性。
1.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员
人工智能时代,由于学生在真实和虚拟世界中同时学习,教师将与虚拟学习代理人一道承担起学习领航员与指导者的角色。
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学习者量身定制终身和基于需求的学习计划,并根据个人需求随时自动更新学习计划,教师与学生、虚拟代理人构成学习共同体;
共同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任务与内容、方法,全程参与和指导学生的知识掌握、问题解决与知识创新过程。
当然,教师将更多地依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及其进度,面对面对其进行适配性的个别化指导,并且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
当然,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等综合素养的养成,并将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同时扮演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学习中的不确性与风险。
引导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索与知识创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估者
未来的学习评价,将打破知识与生活的界限,鼓励学生将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提升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将突破传统的纸笔标准化测试,借助于信息技术平台,采用观察、档案袋等多样质性评估方法,从关注简单的知识信息传授转型到促进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上。
全面收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数据信息,综合评估学生发展状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学习适应与社会责任等关键能力的评估;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与学生一起依据评估信息调整学习进展情况。
3. 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可以基于真实、虚拟两种学习环境,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创设适应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采用主动、探究式、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创设更多的实践与动手操作机会。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实践变革之间的深层联系,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养成个性。
在学习情境创设上,既可以基于问题创设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建构课堂教学;
也可以创设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教学情境,特别是从抽象、枯燥的概念学习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4.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交流者
未来的课程,将突破学科与生活界限,着眼加强学生个体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对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课程的选择自由度将显著提高。
同时还必须看到,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固然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但作为自然个体与社会个体,学生发展是认知、情感与行为协商一致的素养综合提升。
学生在社会性的学校环境中必然面临着思想与价值、学习与压力、交友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扰。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教师将更为重视学生在非学习领域的发展问题,更注意发挥面对面教学在意义的生成、情感的熏陶与价值的建构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身心困惑与问题,平等、民主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领学生跨越成长困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5. 教师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者
未来的课程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将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学习内容将呈现出可视化、虚拟化、全息化等特征,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与问题学习。
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如何将学生的学习、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开发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学习软件与平台,构筑起支持自主学习的线上线下学习网络,并能够为学生和所有在线学习者提供使用学习资源的指导。
当然,教师既是学习资源的“选用者”“驾驭者”和开发者,决定着与课程有关内容素材的识别、积累、选择和利用;
并且将接触到的各种思想、观念等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课程内容中,使之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也是学习资源系统的管理者。
通过多种途径将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以及人力与物资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资源系统,从而全方位地支持学习者自主、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
6. 教师是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
未来,主动、探究式、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将越来越多。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交互性、情境性、连续性转变,促进学生主动、深度与跨界学习,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导向。
为了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变革中成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教师就必须致力于成为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
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把握基于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所需要的跨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与趋势,充分认识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发展状况并积极应对学生学习的需求与挑战。
同时,能够及时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专业发展状况,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内容、方法与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成长中实现专业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