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朱建贵主任应用补肾活血法诊疗骨质疏松合并动脉硬化经验
朱建贵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衰老本质的研究与老年病的临床工作,对衰老相关性疾病具有独到见解。
1 肾虚血瘀是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的共同病机
朱主任认为,骨质疏松的病机根本在于肾虚,而血瘀是发病的重要环节。《内经》指出:“肾主骨” ,“肾主身之骨髓 ,“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临床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乏力腰酸、腰背疼痛等症。精微不布,骨失所养,骨质脆弱,而见疼痛痿软诸症,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化精,肾精亏虚,进一步加重骨痿疼痛。肾虚与血瘀共同作用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老年人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加上痰浊阻络,血脉瘀滞,神明失用则发为动脉硬化。朱主任认为,髓海不足、肾精亏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动脉硬化症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常见,标实以血瘀表现为多。故以补肾益精治其本,活血通脉治其标。近年来,多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应用现代检测手段也证实,在老年患者中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
2根据“异病同治”原则,以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琉松合并动脉硬化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这是中医极具特色的疗法之一,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朱主任认为,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具有相同病机,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对于临床上骨质疏松伴发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自拟“补肾活血止痛汤”经过多年的经验观察收效显著。方药:制首乌20 g、骨碎补20 g、女贞子20g、枸杞子10g、白蒺藜10g、川芎12 g、丹参20 g、三七粉3 g。共奏益肾填精、活血止痛之功。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70岁。主诉:腰膝疼痛、乏力10余年,加重伴反复发作头晕1年。曾于其他医院就诊,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显示:腰椎处T值为一
3.2,股骨颈处T值为一2.4;颈动脉超声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不均增厚伴斑块形成。该患者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曾使用钙制剂及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服药后出现大便干结,胃脘胀满,转氨酶升高等无法耐受,故转而求助于我院治疗。患者就诊时,主诉腰膝疼痛,乏力,长距离行走后下肢酸软,头晕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可缓解,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紫暗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舌苔薄黄,脉沉细涩。朱主任认为,该患者证属肾虚血瘀,证属本虚标实,治以补肾活血止痛。方药:生熟地黄各15 g、山药12 g、山茱萸12 g、枸杞子12 g、制首乌15 g、骨碎补12 g、桑寄生12 g、牛膝12 g、徐长卿12 g、白蒺藜8 g、当归15 g、川芎15 g、三七粉3 g、葛根15 g,7剂。水煎服,l剂/d。
一周后复诊:药后腰膝疼痛及乏力症状改善,服药期间头晕仍反复发作,但程度较前减轻,偶发头痛。患者对疗效满意,效不更方,继续补肾活血治疗。两周后三诊:疼痛及乏力症状明显改善,l周来头晕、头痛未发作,睡眠、饮食、二便均正常,舌象同前,脉沉细微涩。朱主任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体内瘀结始减,此时应加大补益肾精的力度,故上方去徐长卿,加女贞子15 g、沙苑子15 g,继服14剂。两周后四诊,腰背酸痛及乏力已基本消失,仅在长距离行走后出现。头晕、头痛未发作。继服前方巩固疗效。因疗效显著,患者坚持复诊,朱主任以补肾活血止痛汤为基础,随证略做加减,服药3月余,诸多症状基本消失。朱主任建议将汤剂改为丸剂,长期服用。患者遵医嘱,以补肾活血止痛汤原方做水蜜丸,继服。同时,嘱患者均衡饮食,增加食物中钙的摄入,多晒太阳,适量锻炼,定期复查。理论与临床经验均表明,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共同具有肾虚血瘀的病机,均可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