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老子》49 —— 无有之有

原创胡涂医 胡涂医 今天
胡说老子49-无有之有.m4a 00:00 07:44
老子从先天一炁讲到“道”之体、用,再讲到上士、中士、下士不同根器的人闻道之后的区别,并指出要“善贷且成”才能成就大道。接着太上又讲了一个“天下希及之”的行道方法: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是《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的东西,比如水,处下不争,极柔极软,却能把坚硬的巨石冲圆冲细乃至于吞没,其势不可挡。又如X光,“柔”到肉眼不可见,却可以穿透身体。电磁波也一样,可以穿山越水。—— 这一切,可以说都是道的妙用。这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它们善用“无有”——肉眼看不见的仿佛“没有”存在似的“形式”、“方法”来穿越极其坚硬、仿佛没有空间间隔的任何事物。“无有入无间”——就是以“空”来对治“实”对治“有”。这种以无为有,以空治实的方法,才是吻合大道妙用的方法啊!有鉴于此,“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才教人了解无为之益,无有之有。“不言之教,无为之益”,非明道之人,见不及此。故曰“天下希及之”。
所以修道养生,要懂得取舍之道。老子接着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是《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的话。这些话大家耳熟能详,不用“翻译”了。虚名与身体相比哪个更重要?身体与财物相比哪个更值钱?功名利禄获得了,法身慧命却没了,孰得孰失?所以贪爱之心越盛,精气神就耗费得越严重。不管是贪爱功名利禄,贪爱美女帅哥,贪爱好茶好书,还是贪爱刷微信朋友圈……只要“甚爱”了就必定“大费”,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哪怕贪爱好茶好书,也得花费很多钱和时间在上面。所以虽然人无癖不可深交,有癖却不易修道,千古皆然。也正因此,明师们有时会让弟子们觉得“反复无常”,有时好不容易建好一座庙,住了三五年又要到别处去,这也是避免“甚爱”的“不言之教”吧!太上谆谆告诫,身外之物,“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胡涂医有个同学爱好收藏古董,花了不少钱买这买那。我十几年前笑话她这是现实版的“甚爱必大费”。乱世黄金,盛世古董,都是耗费钱财之物。她在杭州买了个房子专门存放她的宝贝藏品,去年小偷一光顾就真的“多藏必厚亡”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身外之物当然不可能没有。人们不会因为你想修道求道就让你免费乘车。老子教人不要“甚爱”,不要“多藏”,不可贪求。只要知足,当下就如同富甲天下般,自尊自贵,不遭侮辱。知止,凡事有度,适可而止,才不会过早惹祸上身。若要追求领悟大道,寻求长生久视,非得知足知止不可!
在这一章里,老子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生命本来是“可以长久”的!道家的长生久视之道,戒在不要贪求。事实上,世间万事,亦复如是!父母太贪爱子女,往往会害了子女。这也是《阴符经》里“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道理。大道之理,本来平实无华,至简至易。偏偏我们愚痴众生把大道想复杂了。最近有网友听说月底在北京有个内部讲座,就非得装做“被邀请”,还拉上几个网友同去北京,想去听讲座想见胡涂医。大家求道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考虑是否强人所难呀!把希求心变成贪求心,那不是背道而驰吗?有知道我邮箱和加我微信的网友多次“申请”参加,我屡劝不听,听说他们北京之旅的票都买好了。如此破费,就是因为太有为了嘛!到时候白跑一趟,也算“甚爱必大费”吧:)
哎,“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信然!
胡涂医
2017年6月23日
p.s. 《胡说老子》系列文章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老子略说》。以下方式可以购买:

淘宝:

https://m.intl.taobao.com/detail/detail.html?spm=a212k0.12153887.0.0.4d7c687dsK8pnU&id=639318271694

京东:

https://item.jd.com/10027414191287.html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新译》第八章:执古御今能知古始

    <道德经新译>第八章(道篇第八章) 执古御今 能知古始 (原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不上皦,其下不昧. 绳绳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 ...

  • 胡说《老子》53 —— 无为无事

    天下有道之士明道之后,万事"无为而成".所谓无为,就是清静无为,不妄加作为,任运自然.太上又进一步阐述: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63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 第十四章 -1-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老子教育法

    老子教育法 宁邑聂盛 走马观花道德经(43) 43.道德经第四十三景点--至柔之门 第四十三章 柔软胜刚强无为胜有为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以是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 ...

  • ​45、水和气阴阳之道的作用天下希及之——走进《老子》

    ​45.水和气阴阳之道的作用天下希及之--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第一次提出"一生二"的"阴阳 "之道,万物万事,若是减损了反而会增益:如果增益了 ...

  • 老子所讲的“无”是什么?窥探老子无有之秘

    老子所讲的"无"并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指不可经验.无生有不是说从虚无空洞中产生万有,而是说道生万物.无其实是道的另一个称谓. 一.老子如何论无 老子在经文第十四章中,详细论述了无的观 ...

  • 12.问道老子:感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大智慧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话的 ...

  • 篆刻老子|无誉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解一个字 无誉 01 作品简介 印文:无誉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18×18毫米 02 诵读经典 道德经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

  • 老子的无!庄子的梦!佛教的空!圣经的灵!...

    老子的无!庄子的梦!佛教的空!圣经的灵!都告诉我们一件事,这世界是虚拟的!一切从无中而来!到头只是一场空!梦醒时分才是真!唯一真实的就是灵魂!我自以为,第一,山海经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真实的!第二,有人 ...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谈老子哲学和战略的“无用之大用”

    东方既白 著 在具体谈哲学的"无用之大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哲学家的小故事,关于哲学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这个小故事很有代表性. 据说,古代一位哲学家渡 ...

  • 《老子》的智慧:也无遗憾也无情,悟道便开心

    《老子》的智慧:也无遗憾也无情,悟道便开心

  • 道经之十一、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帛书校订本: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白话通译本: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轮毂上,轮毂中间的空虚部分,可以 ...

  • 胡说《老子》15 —— 有利无用

    修道要真正入门,得把功夫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结成金丹,心现光明.社会上很多研究内丹的专家,很多人只是从"学术上"去研究,他们一辈子也结不成金丹.社会上 ...

  • 老子: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到底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来被道教奉为始祖,老子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哲学家,思想家,他曾经担任过周王室的守藏史之官,也就是柱下史. 后来,他骑着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看到,紫气从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