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火热的武夷岩茶
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曾说到:“上口不忍谴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想要感受岩茶的丰富滋味,需要学会调动舌头去感受不同的滋味。而用舌头感受汤水滋味,则需要用“啜饮”的方式。
武夷岩茶不论是轻火中火还是足火,无需长时间浸泡,注入沸水后,短时间快速出汤即可。在浸泡次数方面,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各生化成分均呈降低趋势。而不同火功的武夷岩茶浸出率均在前三次冲泡时溶出较多,第四泡后开始趋于平缓。不过,优质的武夷岩茶甚至冲泡10几泡后,滋味依然非常稳定、饱满。在同样的浸泡次数下,不同火功的武夷岩茶在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以及咖啡碱的浸出率上有很大差异,其中中、足火的岩茶在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糖的浸出率上较为接近,但与轻火功的岩茶相差较大。
从制作技艺看,武夷岩茶(大红袍)不可不谓细致繁复,从鲜叶到成品茶,至少得经过数十道工序,尤是烘焙最见“功夫”,清人梁章钜曾激赏道: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归田琐记》)。著 名茶学家陈椽也无不自豪地说: “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 一 无 二,为全世界最 先进的技术,无 与 伦 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 (《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往简单了说,大红袍是一种符合浓缩,可指代武夷岩茶,但不包括全部岩茶。
纯粹、简单的一泡岩茶,更能让人直观感受不同岩茶品种之间的风味区别。而一开始入门就选择喝拼配大红袍,无形当中,会让你的岩茶入门之旅变得更加坎坷!
“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似费解释,但其品质特征具备以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 一,品种香显(如水仙、肉桂)。第 二,茶汤也有这个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犹存,齿颊留香。”
武夷岩茶炭焙法是传统制作工艺的关键之一,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法焙出之茶,不但味醇气正,独具风韵,更为耐泡,便于久存,而且具有暖胃功能。
当茶友们在买岩茶时,既不能买那种从头到尾没焙过火的毛茶(体现不出岩茶特色),也不能贸然追求火功越重越好(焙成炭的病火茶不宜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