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是伪造的吗:南亚简史

不知“何新老家伙”受了什么刺激,还是吃了什么“自备药”,”在“古希腊伪史考”之后,用今天印巴分治现状玩弄“古印度文明”是伪造的文字游戏。传播错误观念给年轻人,这是玩世不恭和很不负责任的表现。故此,用此文回顾南亚文明发展简史,给年轻人端正正确的历史认知。

一 南亚新石器时期


(南亚两河流域:印度河和萨拉斯瓦蒂河)

南亚地区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是沿古代萨拉斯瓦蒂河(Sarasvati River)的比拉纳(Bhirrana),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600年。梅尔加尔(Mehrgarh)是印度次大陆地区见证农业和牧业出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延续时间从公元前7000到前5500年,并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早期。该遗址有农业(小麦和大麦)和牧羊(牛、羊和山羊)的证据。在印度南部,新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65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巨石文化过渡期。印度河流域村民们已经种植了许多农作物,包括豌豆、芝麻、枣子和棉花,以及包括水牛在内的动物。

巨石冢墓是集中在6000-4000年前新石器文化的现象,它是从中东地区沿海路向东西方向传播的。南亚地区位于从中东向东亚传播的中转站。在南亚地区,巨石冢墓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南部的五个帮,且主要集中在海岸地区。西海岸的喀拉拉邦(Kerala)有几十个巨石冢墓;在西海岸的卡纳塔克邦(Karnataka),有超过50多个建造在山顶上的巨石冢墓被发现;东海岸的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据说有世界上最大的道门单覆盖石,该道门时间在铁器时代;东海岸的泰米尔纳杜(Tamil Nadu)有超过100多个道门被发现。由于当地政府缺乏对道门历史的兴趣,因为现代建设的需要,许多道门及古墓被摧毁,而且速度正在加快。保存这些独特的巨石遗址,以供后代提供明显的历史研究证据,极为迫切。

(位于印度半岛南部喀拉拉帮 Marayoor的道门)

印度半岛的这些道门与地中海地区、大西洋沿海地区和中国东海岸地区的巨石冢墓(中国称石棚)都极为相似。这是苏美尔虞朝时代全球大航海和传播新石器农业文化的见证。

(印度地图,红色是卡纳塔克邦,

黄色和棕色是印度和中巴争夺地区)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卡纳塔克邦的马利卡朱那寺(The Mallikarjuna temple) ,大约公元740年左右。

二 青铜时代(哈拉帕文明时代)


印度河流域文明从公元前3300年开始,被称为早期哈拉巴阶段(公元前3300年至2600年)。古城哈拉帕及摩亨佐-达罗的遗迹留有许多早期文明的烙印。印度河文字的最早的例子出现在这个时期。贸易网络把这个地区文化与相关的区域(波斯湾和红海)文化和遥远的原材料联系起来。

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sation)也被命名为哈拉帕文明(Harappancivilisation)。哈拉帕遗址是上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旁遮普省被发现的第一个遗址,不久之后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遗址被发现。到2008年,总共发现了1022个城市和定居点,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哈加-哈卡拉河(Ghaggar-Hakra)及其支流地区。其中406个地点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616个地点在印度境内哈加-哈卡拉河流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朵拉维那(Dholavira)是主要城市中心。由于印度河文字还没有破译,目前关于哈拉帕语证明与从属关系也未确定。印度河流域文明也被称为印度-萨拉斯瓦蒂河文明(Indus-Sarasvati Civilisation),或称印萨两河文明,这是因为哈加-哈卡拉河被认为是神话传说中的萨拉斯瓦蒂河,该河是基本平行于印度河的南亚地区另外一条大河。自从印度河流域文明结束以来,哈加-哈卡拉沙漠地区就一直没有再被定居和农业开发过。

(哈拉帕遗址景观,有城墙、大殿和粮仓等)

(摩亨佐-达罗遗址,有明显的金字塔形建筑,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

(成熟哈拉巴时期分布,2600-1900BC)

印度河流域文明或哈拉帕文明是青铜时代的农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有“社会等级制度、文字系统、大型规划结构复杂的城市和强有力的长途贸易体系”,这在考古学家看来是一个成熟的“文明”。哈拉帕文明的成熟期从公元前2600年持续到公元前1900年。如果把成熟哈拉巴文明期之前和之后的文化加入,整个印度河流域文明可能会被认为是从公元前33世纪持续到公元前14世纪。它是印度河流域传统的一部分,也包括前哈拉帕人对梅尔加尔(Mehrgarh)的占领,这是印度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农业地。哈拉帕文明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西部和阿富汗东北部,而较小的孤立的殖民地可以在遥远的中亚土库曼斯坦和印度中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找到。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一起,被认为是三个早期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三个最广泛的文明发源地之一。那里的文明与埃及和秘鲁的文明极为相似,富饶的农业土地被高地、沙漠和海洋所包围。在其鼎盛时期,印度河文明可能有超过500万人口。度河城市以其城市规划、砖砌房屋、精密的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和成群的大型非住宅建筑而闻名。在城市里发现了儿童玩具,这里几乎没有战争武器,象征着和平与繁荣。他们用动物和神话中的生物装饰的商业印章表明,他们与远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的土地进行着繁荣的贸易。

印度河流域文明中有先进的城市文化,其城市规划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城市卫生系统。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的每一个房间都有冲水厕所,并与复杂的排水系统连接在一起。古印度河流域的污水排水系统在整个印度河流域的城市中得到使用,比在中东地区的同时期城市中所发现的要先进得多,甚至比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许多地区更有效。哈拉帕人的先进建筑表现在他们令人印象深刻的船坞、粮仓、仓库、砖平台和防护墙。印度河城市的巨大城墙很可能保护了哈拉帕人免受洪水的侵袭,也可能阻止了军事冲突。与这个文明同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建造大型的纪念碑式建筑。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属于国王、军队和祭司的宫殿或寺庙。一些建筑被认为是谷仓。在一个城市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精心建造的大浴室,可能是一个公共浴室。大多数城市居民似乎都是商人或工匠,他们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在定义明确的街区里,从事同样的职业。来自遥远地区的材料被用于建造封印、珠子和其他物品。在被发现的文物中有漂亮的釉面彩珠。有动物和人图案的滑石印章和未破解的文字符号铭文。虽然有些房子比其他房子大,但印度河文明城市以其表面上的平等主义而著称。所有的房子都有水和排水设施。这给人以相对较低的财富集中的社会的印象,尽管在个人装饰上可以看到明显的社会等级。

(朵拉维那复杂的水池系统)

考古学的记录并不能立即为哈拉帕社会的权力中心或对掌权者的描述提供答案。但是,大多数城市都以高度统一和规划良好的网格模式建造,这表明它们是由中央当局规划的;在陶器、印章、砝码和砖块上,哈拉帕手工制品的惊人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有公共设施和永久建筑的存在。有几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哈拉巴文明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单一国家论、没有统治者的平等民主论、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统治者论等

印度河文明的人们在测量长度、质量和时间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准确性。他们是最先发展出一套统一度量衡制度的国家之一。哈拉帕的工程师们遵循了十进制的测量方法。哈拉帕人的工程技术是非凡的,尤其是在建造码头方面。古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在手工业(玛瑙制品、印章雕刻)和冶金(铜、青铜、铅和锡)方面开发了新技术。在挖掘现场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雕塑、印章、青铜器皿、陶器、黄金首饰,以及在陶土、青铜和滑石中解剖细节的雕像。其中的一些工艺品至今仍在次大陆上使用。在哈拉帕遗址中发现的一些化妆品和洗漱用品在现代印度仍然有类似的东西。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印章上,可以看到盘腿坐的人,与印度教神湿婆(Shiva)有相似之处,这可以证明印度教的某些方面早于最早的文本《吠陀》。一种类似竖琴的乐器也被描绘在印度河文明的印章上。在一些印章上描绘的牛与瘤牛相似。表明瘤牛(Zebu cattle)在印度次大陆被驯化,最初驯化地点可能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地区。哈拉帕人还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游戏,其中包括立方体骰子,这些都是在象摩赫佐-达罗等遗址发现的。

印度河文明的经济似乎严重依赖贸易,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促进了贸易。这些进步可能包括轮式运输的牛车,这种牛车和今天在南亚随处可见的牛车一样,也包括船只。这些船大部分可能是小的平底帆船,类似于今天在印度河上看到的那种,也有证明表明海船的存在。在哈拉帕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间,有一个广泛的海上贸易网络,随着厚板造船技术的发展,这种长距离的海上贸易成为可能,这种船有一个中心桅杆,支撑着布帆。从印度河文明的传播来看,贸易网络在经济上整合了一大片地区,包括阿富汗的部分地区、土库曼地区、波斯湾地区、印度的北部和西部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一些证据表明,贸易联系延伸到克里特岛,也可能延伸到埃及。一般认为,在印度河流域和西方邻国之间的大部分贸易都是沿着波斯湾而不是陆上进行的。在阿曼半岛、巴林和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印度河文明类型人工制品分布的重要考古发现,把印度河流域和海湾地区联系起来成为可能。

印度河的城市定居点或者说哈拉帕文明曾在印度河-恒河平原的西部繁荣发展了将近600年。大约从公元前1900年前开始,这些定居点大多数被放弃了,并开始了向东的大规模迁移。哈拉巴文化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公元前19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逐渐衰落的迹象开始显现,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大部分城市被遗弃。其中有些地区,例如摩亨·佐达罗更是遭到巨大的破坏。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文明之光便莫名地熄灭了。最近对哈拉帕遗址的人类骨骼进行的研究表明,印度河文明的结束时期出现了更多的个人间暴力行为,以及麻风病和肺结核等传染病。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到1700年期间,印度河文明地区出现了多种区域性文化。哈拉帕后期城市的公共设施如下水道和公共浴室已不复存在,较新的建筑也“建造得很差”。石雕被故意破坏,贵重物品有时被藏在垃圾堆里,这表明社会动荡不安,动物甚至人类的尸体被留在街上和废弃的建筑里。大部分城市变成“游牧民族的营地”,他们使用“粗糙的手工陶器”考古发掘表明,哈拉帕的衰落驱使人们东进。在恒河平原上的挖掘表明,城市在公元前1200年开始出现了,而在几个世纪前,哈拉帕被遗弃了。以前,学者们认为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导致了印度次大陆城市生活的中断。然而,印度河流域文明并没有突然消失,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许多元素出现在后来的文化中。

关于哈拉帕文明的衰落有几种不同的理论。一种理论是自然破坏导致衰落论。由于印度季风减弱,干旱增加,萨拉斯瓦蒂河向喜马拉雅山麓退缩,使得农业难以持续。干旱减少了足够的水供应,导致了文明的灭亡,居民们随后迁移到东部的恒河盆地,在那里他们建立了更小的村庄和孤立的农场。萨拉斯瓦蒂河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间逐渐枯竭,现今只存在萨拉斯瓦蒂河的遗迹,据考证萨拉斯瓦蒂河曾经流动于喜马拉雅山脉到印度西海岸之间,宽八公里。在萨拉斯瓦蒂河流域有个重要遗址多拉维那(Dholavira),根据发掘出来的遗物,多拉维那遗址和罗索尔遗址的文明与哈拉帕文明很相似,在年代上哈拉帕文明会稍为早些,所以考古学家们得到的结论是,两个区域都属于哈拉帕文明的范围。萨拉斯瓦蒂河记载于吠陀经中最早出现的一卷《梨俱吠陀》,汉译名称为《歌咏明论》,成文于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是除了赫梯语的文献外,在印欧语系语言中最古老的书籍。与其他文明的古老文献不同,它是以口传方式保存下来的。或为雅利安人根据古印度河谷文明所总结。《梨俱吠陀》分十卷,收诗1028首,是白种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两岸,对神的赞歌。而当时的婆罗门白印度人几乎没提及恒河,吠陀中提到的河流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多是印度河的支流。而萨拉斯瓦蒂河在上古印度人当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印度河上游有6条支系,与印度河平行的萨拉斯瓦蒂河被称为河流七姐妹中最伟大者,而今已经被沙漠覆盖而消失。萨拉斯瓦蒂河的消失,也可能与古印度河谷的土地被过度开垦,土地沙漠化而导致的。但也有研究提出,与季风有关的河流动态可能在印度河文明的崩溃中起到了作用。随着这些河流因为季风的减少而干涸,这些河流流域的农业很可能受到了伤害,导致了定居点的缩小以及逐渐向东迁移到喜马拉雅山脉下季风充足的地区。这些发现提示河流动态很可能导致了这个印度河文明的衰落。”

哈拉帕文明衰落的另一种理论是认为雅利安人入侵的结果。1953年,莫蒂默·惠勒(MortimerWheeler)提出,一支来自中亚地区讲印欧语的“雅利安人”的入侵,导致了公元前1750年哈拉帕文明突然熄灭。与埃及遭受第一中间期类似,古印度河谷文明的衰退使他们无法再抵御一波又一波雅利安人入侵。根据《黎俱吠陀》中提到的河流名称,能够确定雅利安人在《黎俱吠陀》时期占据的领土。这些河流首先是印度河及其主要支流,旁遮普的5条河,也包括阿富汗境内的河流。恒河是在一首较晚的颂诗中提到的。这片地区的大部分都在印度河文明的范围以内。另一方面,《梨俱吠陀》却不大提到印度河下游地区,在那里,印度河文明也同样繁荣过。在后期吠陀经典描述的时期里,雅利安人占领的地区继续扩大,重心也向东转移。从此可以看出雅利安人入侵大致路线和范围。雅利安人很可能是在持续很长时间内的一次又一次迁徙浪潮中大批而至,那些原有的居民,一部分以首陀罗的资格被吸收进入雅利安人社会,正是他们提供了梨俱吠陀故事的来源,一部分则撤退到雅利安人暂时未到达的地区,并可能继续向东迁徙进入东亚。而恒河流域似乎稀疏地居住着森林部落,它们不具有先进的文明,更不能对雅利安人作出一致的抵抗。《梨俱吠陀》一些诗篇频繁提到雅利安人与以前的居民达萨或达休的斗争,对于雅利安人和达休之间的战斗作了突出的描绘,反映了一场持久的武装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驾驶两轮战车而来的雅利安人最终成为毫无疑义的胜利者。实物遗迹清楚表明,在某些方面,哈拉巴文明要比雅利安文明优越许多。尤其是,印度河文明是一个高度发展型态的城市文明,而相形之下,雅利安人则并不熟悉城市生活。雅利安人的优势在于军事领域,在这方面,他们使用马拉双轮轻便战车发挥了显著作用,这与后来蒙古人与宋朝汉人对峙情况类似。雅利安人取得胜利的后果是几乎完全放弃了城市,这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便终止了罗马一不列颠的城市生活,差不多如出一辙。雅利安人不仅对利用他们所征服的城市不感兴趣,而且进缺乏管理城市的专门能力。在吠陀时代的大部分时期内。雅利安人用木材建造住所,他们以村落而不是以城市为单位散居各地。

三 吠陀时期


古印度河谷的成熟哈拉巴文明期出现很可能与4.2千年事件造成的非洲和中东大旱有关,导致大量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涌入到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750年之后,哈拉巴文明衰落,雅利安人占据了哈拉巴文明故地。南亚进入吠陀时期(Vedicperiod)。《发现夏朝》提出猜想,哈拉巴文明族群则向东迁徙,进入了中国西南,三星堆文化与他们有关,他们可能就是先商和早商人群。

吠陀文化(约1500-500BC)是指吠陀经典所记载和反映的印度历史时期文化。所谓的吠陀经典是指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加上梵书和奥义书又称六吠陀。吠陀时期开始于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终结,到恒河平原中部的第二次城市化。在公元前19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后,印度雅利安人族群迁移到印度西北部,并开始居住在印度河流域北部。印度-雅利安人是印度-伊朗人的一个分支,根据最广泛的假设,他们起源于今天的阿富汗北部的Bactria-Margiana时代的安得罗诺沃(Andronovo)文化。一些作家和考古学家反对印度雅利安人迁入印度的移民理论,由一些印度学者倡导的观点是,他们是次大陆的原住民。吠陀经是被认为由古印度-雅利安语的使用者创作和口头传播的。当时,由古印度婆罗门主宰的社会形成吠陀文化,并延续古婆罗门教。然后,它向东扩展到西恒河平原,开始更加农业和定居化。吠陀社会是宗法的和父系的,早期的吠陀雅利安人被组织成部落而不是王国。吠陀时期的经济是由田牧和农业相结合而维持的。吠陀宗教发展成为婆罗门正统,在共同时代开始前后,吠陀传统形成了所谓的“印度教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吠陀早期)

关于印度雅利安人的知识主要来自梨俱吠陀(《Rigveda》),也就是吠陀最古老的一层,大约在公元前1500-前1200年。前古典时期的吠陀信仰和实践与假设的原始印欧、印伊宗教密切相关,或者借鉴自中亚BMAC考古文化的“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实践”。但一些学者“强调地证明”吠陀宗教部分地源自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例如帕苏帕提印章是在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发现的一种滑石印,描绘了一个坐着的可能有三面的人,他有一个有角的头饰,周围是动物,据说他是最早描绘印度教湿婆神,其打坐的姿势也同后来印度教苦行僧打坐的姿势相似。

(帕苏帕提印章,Pashupati seal)

梨俱吠陀记载了新来雅利安人与原来部落之间的冲突。对吠陀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的军事冲突的描述也在梨俱吠陀中描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十王之战。公元前12世纪之后,梨俱吠陀社会的最终形态,从半游牧生活过渡到印度西北部的定居农业。对马匹的占有仍然是吠陀领袖和游牧生活方式的残余的重要优先事项。由于浓密的森林覆盖,恒河平原一直被吠陀部落拒之门外。公元前1000年以后,铁斧和犁的使用变得广泛,丛林可以很容易地被清除。这使得吠陀文化的雅利安人能够将他们的定居点扩展到恒河的西部地区。许多古老的部落联合起来形成了更大的政治单位。吠陀宗教随着库鲁王国(Kuru kingdom)的出现而进一步发展,使其宗教文学系统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种姓制度(varna system)。吠陀时期的阶层有四个:婆罗门祭司和武士贵族站在最上面,自由农民和商人站在第三层,奴隶、劳工和工匠属于最底层,其中许多人属于土著人。库鲁王国是最早的吠陀“国家”,是由一个“超级部落”组成的,这个“超级部落”加入了几个部落的新阵营。为了统治这个国家,吠陀赞美诗被收集和转录,新的仪式被发展,这形成了现在的正统的神殿仪式。在库鲁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人物是国王帕里克图特和他的继任者贾那米贾亚,他们将这个王国转变为印度北方铁器时代的主导政治和文化力量。库鲁王国被非吠陀的萨尔瓦部落(Salva tribe)打败之后就衰落了,吠陀文化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在公园前8或7世纪,维德哈(Videha)王国成为更远东方的政治中心,大致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北部和尼泊尔东南部。吠陀时期的结束标志着语言、文化和政治的变化。公元前6世纪早期,波斯的大流士一世入侵,标志着新外来势力的开始。

(吠陀晚期)

《梨俱吠陀》有三首颂歌是献给萨拉斯瓦蒂河女神(又称辩才少女,GoddessSaraswathi)的。辩才天女是在《梨俱吠陀》中萨拉斯瓦蒂河的水神,是萨拉斯瓦蒂河的人格化,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传统上她被认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同时也是佛教重要的护法和本尊。萨拉斯瓦蒂河在吠陀时代极受尊敬,相当于后来恒河的地位。该河对于了解上古印度人的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后来辩才天女逐渐从河神发展为司掌各种智慧和知识的女神。辩才天女的形象通常为一个有四个手臂的美丽女郎,坐骑是一只天鹅(有时是孔雀)。各手中一手持经典,一手持维纳琴,一手持念珠或莲花,其余一手拨琴或持装圣水的水罐。

(辩才少女,1896年绘画,Raja Ravi Varma)

四 战国时代


约前600年—约前300年,印度进入列国时代,其前承印度吠陀时代。主要是十六大国并立争霸,这些大国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北部的印度河-恒河平原。摩揭陀国(Magadha)被认为是古印度的十六个“伟大的国家”之一。公元前600年吠陀文献中就记载了摩揭陀国的存在,王国的核心是恒河以南的比哈尔邦。摩揭陀国在耆那教和佛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耆那教和佛教文献中,人们经常提到古代的摩揭陀王国。在《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古书》中也有提到。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帝国,孔雀帝国(Maurya Empire)和笈多帝国(Gupta Empire),都起源于摩揭陀王国。它们见证了古代印度科学、数学、天文学、宗教和哲学的进步,被认为是印度的黄金时代。摩揭陀国实力最强,经诃黎、幼龙、难陀、孔雀四个王朝的发展与扩张,最后由孔雀王朝在公元前4世纪末统一了印度大部,结束了印度列国时代。列国时代是印度文化重要的发展时期,宗教与哲学蓬勃发展,剧烈的社会动荡伴随着一场沙门思潮,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有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和耆那教的创始人伐达摩那,这一时代也被佛教称为“佛陀时代”。婆罗米文出现于此时代,成为南亚和东南亚文字的来源。

(后吠陀时期战国争霸)

(公元前6-前4世纪摩羯陀帝国的扩张)

五 佛教产生传播和孔雀帝国


在佛教产生之前,古印度早就流行有修炼文化和以及有关联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是现代印度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它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Brahm)及有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古印度就流行修炼,而修炼又流行苦行,他们最大限度地折磨自己肉体以求解脱。苦行花样繁多,诸如西毒欧阳锋似的倒立行走、以及自残身体等都很流行。婆罗门教核心思想应来源于古印度河谷文明,后来又受其他文化影响,盛行于印度大陆三千年。婆罗门教的纲领是由“梵书”确立的,约形成于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五百年间。梵书包括了灵魂转世的理论,与古埃及的灵魂不灭理论一脉相承:

l  灵魂不灭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灵魂。

l  轮回转世论:躯体死后,灵魂可以转入另外一个躯体复活。

l  善恶因果论:一个灵魂转世可有各种可能的形态:为神,或者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者为贱民、畜牲,乃至下地狱。这一切取决于他现世的行为,尤其是奉行婆罗门教的虔诚程度。

l  解脱论:婆罗门教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获得解脱。

这些婆罗门教的核心教义被认为是来自“神”的“神圣传授”,后来都被佛教吸收,也成了佛教核心教义的部分。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尼泊尔境内的当时迦毗罗卫国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俗家名乔达摩.悉达多)建立。佛陀一生多半时间是在摩揭陀国。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结集,华氏城结集,都在摩揭陀,因此摩揭陀是印度重要佛教圣地之一。唐朝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往印度取经,曾路经此地。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在他29岁时,深感人的生、老、病、死之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不合理,为寻求人生的真谛,遂离家出走,寻找修炼之道,悉达多最初追随婆罗门教,他离家出走后最先来到苦行林,在那里他看见苦行者各种触目惊心的情景后,认为苦修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离开苦行林后,他先从师于婆罗门教“数论派”先驱阿罗逻迦罗摩与乌陀迦罗摩学禅定,前者教他“追随沉思默想的步骤”,后者对他宣讲“既非心理作用,也非非心理作用的状态”。悉达多后来在摩揭陀国境内迦耶山上修行,在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进入禅定境界。经过七天(或说49天)的禅定,悉达多终于得道,大彻大悟,成了佛陀。这一年,悉达多35岁,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收了许多弟子,悉达多被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影响逐渐扩大。释迦牟尼成佛处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菩提意为觉悟、智慧。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伽耶山菩提树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Gaya)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

当时印度主要宗教是婆罗门教,占据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依托于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立的。印度婆罗门教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人听闻佛法后,大为钦佩,于是率众弟子脱离婆罗门教,皈依佛门。这起事件再次在印度宗教界引起很大震动,一时间,众生竞相皈依佛门,竹林精舍也门庭若市。舍利弗和目犍连,后来都成了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分别被称为“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他们俩也是佛陀最为器重的两弟子。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在印度衰弱。佛陀涅盘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正带了五百弟子在外传教。当佛陀的后事一经处理完毕,摩诃迦叶即与阿难一起,召集释迦门下弟子,结集和整理佛陀所说的教法,他对众比丘说:“比丘们,我们应当将佛陀平时所说的教法、为我们制定的各种戒律整理结集。要不然,就会使邪法兴起,正法衰微;使戒律松弛。说邪法者强,则说正法者弱,败坏戒律者得势,则使戒律失去作用。我们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于是佛教有了第一次经典的结集。第一次经典的结集,主要就是整理佛陀平时为弟子们说的教义和随时随地为弟子们制订的戒律。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人集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将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以传后世。当时由阿难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波离诵出佛所制的僧团“戒律”;由摩诃迦叶当时诵出,后来又补充结集的关于教理的解释和研究的“论”。经、律、论为三藏。藏的原语,是一种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正是有了这一次经典的结集,才使佛教得已保存和流传下来。佛陀涅槃后,代佛统率大众的是摩诃迦叶,其后是阿难。通过几次结集,释迦摩尼的言行说教被记录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大约在佛陀去世后一百多年后,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zhān]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前322年到前185年)。公元前259年,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一了北印度诸国,并完成了对南方羯陵伽的征服,这样除了极南端的一些国家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了。

(在许多地图显示的孔雀帝国最大范围,公元前250年)

此后,阿育王接受佛教思想,宣布佛教为印度国教。并于几年后,施行了佛教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隆重最具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集结。此后,阿育王派遣使臣到周围传播佛教。阿育王何许人也?为什么热衷于传播佛教?因为阿育王曾是杀人恶魔!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在他18岁时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后来在镇压旦叉始罗城叛乱中立下大功,积累了政治资本。公元前273年父王病重,阿育王回国争夺王位,传说他杀死了99个兄弟之后才坐稳了宝座,还说曾杀原太子须摩。杀人无数的阿育王在即位后仍改变不了他凶狠嗜杀的作风。据说他专门挑选最凶恶的酷吏去设立“人间地狱”残害百姓。在统治初期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他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南亚次大陆的战争,曾征服过湿婆国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这次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最南端的部分除外,历史上很少有北印度的政权能征讨到这里),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这一战是阿育王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阿育王被伏尸成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所震撼。事实上,阿育王此时已经镇压了别人的暴乱,并获得了极大的军事胜利。他担心别人会模仿他的军事征伐,对自己的后代不利,所以就吸纳了佛教里面的一些所谓四大皆空、生死轮回等理念推广到别人心里。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很快就四散瓦解了,说明阿育王的推广佛教并不是很成功,但因是高层统治者亲自推广,故而被佛教组织充分利用起来,以此作为继续发展扩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阿育王是被佛教充分利用的对象,但阿育王自己也利用佛教瓦解别人的反抗,算是互相合作,各取所图。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但佛法并没有拯救这个“信佛”的阿育王,据说他后来被太子软禁,而被活活饿死。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一个著名的崇佛皇帝梁武帝同样因为奢迷佛教,招致侯景之乱,被困台城而活活饿死,成了饿死鬼而坠入饿鬼道。

阿育王死后不久,孔雀王朝即告瓦解,被匈奴人从中国境内打跑的大月氏人进入印度建立了贵霜王朝,做起了印度人新主人。8世纪的时候,改头换面的婆罗门教二代在印度重新得以兴盛。自十一世纪起先后统治印度的回教国家,其中有阿拉伯人、突厥人及其后的蒙古人,由于他们在中亚时就与佛教国家结下了梁子,所以对佛教绝无好感。在其武装排斥的打击下,印度佛教就此一蹶不振,到了13世纪时,以那烂陀寺和超岩寺的毁灭为标志,佛教在印度基本绝迹。阿育王企图通过传播佛教让周边民族放弃侵略屠杀的愿望落空,印度继续被各路人种轮番蹂躏,直到二战后印度独立。

在第三次佛教集结过程中,根据阿育王提议,广大僧众同意,决定打开大涅盘堂,取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派出僧众和信徒持舍利与佛经到国内偏远地区和国外,布道传法,弘扬佛教。佛教分别向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其中小乘佛经还把释迦摩尼看成是一个人,而大乘佛教则把其看作了一个神。

公元前246年仲秋,西域沙门释利房等一行18人,手捧盛装19份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的宝匣,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向东土中国走来。公元前243年,释利房等一行18人经过3年的艰苦跋涉,穿越36国,终于踏上中国的土地。此时正是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却说释利房等人来到咸阳,面见秦王赢政。待说明来意后,秦王不知可否,正在犹豫中,强权在握的宰相吕不韦勃然大怒,开口骂道:“吾堂堂中华帝国,岂容胡教前来惑乱民心,毁我大秦。”释利房等人逃出咸阳城,感慨万千,想不到一行18人历尽千山万水,九死一生来到中国,竟是这般结局。经过一夜悲叹、自责和议论,他们还是鼓起勇气,决定留下来:一行18人分成四路,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分别向南向北,向西向东,流散民间,秘密与众说法布经。到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诞日这天,在周原腹地埋有舍利的“圣冢”前会面,交流各自的传法经过和布道经验。释利房等人与民间人群交流,渐渐掌握了汉语。由于缺少经书,只凭口传,佛法的普及面难以扩大,直到他们18人先后去世,佛法在中国都未形成气候。释利房等人的遗愿要在几百年后才能实现。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要归功于汉明帝。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王朝第二个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之所以突然对佛教感兴趣,起因据说是梦见金人之故。明帝永平十年秋,蔡谙等迎佛队伍抵达国都洛阳郊外。明帝亲自出城迎接,诏令群臣将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僧人安置在洛阳西郊外鸿胪寺,以国礼待之,请二位高僧住院翻译佛经,与帝说法。为了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明帝诏令将二位高僧居住的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在唐代以前,人们只是相互流传阿育王的事迹,而唐代佛教领袖释道世,和朋友们一起,经过在全国大范围的考证,利用10年的时间,写出了长达一百卷的《法苑珠林》,其中,他们就具体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国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相继建造的十九座宝塔塔名、建塔时代与立塔的地点。虽然当时全国的佛寺已有“百千”,但释道世认为,只有这19座,是阿育王所造,地宫里有佛祖的舍利。最近一些年来,中国考古发现证实了当年阿育王派人送佛祖舍利以及建造宝塔供奉的事实,如1987发现的陕西扶风法门寺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2010年发现的南京大报恩寺的佛顶骨舍利等。由于佛教的本身固有缺陷,与本土道教的矛盾,大乘佛教与国家中央政府争夺人力财力等资源,在中国历史上招致三武一宗数次大规模灭佛运动,最后靠了避世的禅宗,以及后来王重阳提倡三教合一,终使得佛教得以在中国传到今天。

六 贵霜帝国


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公元前130年,月氏人南下征服了大夏(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把大夏分给与五个部族,每个部族有一个酋长,称为翕侯,前一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约16—65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国,丘就却打败了开始衰落的安息,又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克什米尔地区,后定都为高附(今喀布尔),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丘就却死后,其子阎膏珍(65—75年)继位,又南下进兵印度,占领了恒河上游地区,任命一个将军进行统治,帝国仍定都中亚。阎膏珍之子迦腻色伽一世继位后,又南征印度,令贵霜帝国的疆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迦腻色伽一世又将都城迁至犍陀罗地区的富楼沙(即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使这一地区成为帝国的统治中心。贵霜帝国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在100年时贵霜帝国的统治下的人口达到一千零二十万人,在180年时,贵霜帝国统治下的人口达到1380万人。贵霜时代的遗产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罗艺术。贵霜帝国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罗马、安息三个同一时期的帝国并列。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贵霜帝国是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公元320年~540年),通常认为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

(公元2世纪欧亚大陆局势图:欧亚四大帝国)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埃洛拉石窟群Ellora Caves,位于印度西南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公元600-1000年)

当时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进行商业贸易,贸易路线从汉帝国向西经中亚南下,通过贵霜帝国,再坐船经阿拉伯海和红海到达埃及(罗马帝国统治)。汉朝出口精美的丝绸到罗马,而罗马则出口玻璃器皿和高品质的衣服布料到汉朝。贵霜帝国等中亚国家则扮演了贸易中介的角色,从汉朝与罗马的贸易中赚取利润。中国与古罗马在丝绸之路有过大宗贸易往来,两国都曾警惕地审视对方。罗马视中国为东方秘境,并以丝绸为珍宝。罗马帝国在西欧与地中海的扩张,带来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同化与多样性。

贵霜帝国迦腻色伽一世曾与东汉发生过一次战争,据《后汉书·班梁列传》着,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贵霜副王谢会率兵七万人攻班超,汉军人少,坚守不战,谢攻班超不下,四处搜掠又无所得,粮草出现问题。班超推断谢会向龟兹求援,就派兵埋伏要道,谢果然不出所料,结果求援士兵全被杀掉,班超将消息告知谢,谢自知已无出路,便派使者向班超请罪,要求放还,班超同意,两国关系又重修好,贵霜军退回葱岭以南,两国保持和平关系。自此,大国疆界形成,成为阻碍人类迁徙和交往的主要障碍。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卡纳塔克邦的Hampi Vitthala temple,精致的石头战车。印度半岛南方毗奢耶那伽罗王朝(Vijayanagara Empire), 1446-1520 )

(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时期 修建

An aerial view of Madurai city from atop of Meenakshi Amman temple. )

(Extent of Vijayanagara Empire, 1446, 1520 CE)

更多

  1. 西方按照华夏记载伪造了古埃及文明!

  2. 马战车起源和传播

  3. Abydos:考古文字确证尧舜禹的都城

(0)

相关推荐

  • 古印度文明:恒河永流传

    印度恒河河岸 早在約5000年前就有了璀璨的印度河文明,可它只延续了约1300年,令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七八百年的断层.而在这个断层的早期,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发源于中亚草原地区的白种人-雅利安人乘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一节

    第一章  略说古印度宗教文化思想 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说:"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者,与印度固有之文明关涉颇深.故欲为印度佛教流变之鸟瞰,应一审佛教以前印度文明之梗概.&quo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一:古印度文明

    印度古代哲学之一:古印度文明 印度是因境内的印度河而得名.印度河流域河川交叉,气候湿润,孕育了印度最早的吠陀文明.恒河所经之处雨水丰足,沃野千里,是印度婆罗门教.佛教的文化中心,留有无数的历史遗迹,印 ...

  •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历史资料简介 古印度历史大事典

    哈拉帕文化 印度河流域最古的阶级社会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大量青铜器文化遗址,其中包括城市和村落遗址,以哈拉帕(Harappa,在旁遮普)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 ...

  • 印度女学者:古印度文明实际上是中国建立的,跟现代印度关系不大

    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 \"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 ...

  • 印度女学者:古印度文明是华夏文明三皇五帝和夏商时代的一部分

    印度女学者米尔卡丹妮多年来,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与人类文明起源之间的联系. 经过多年的仔细研究和发现,米尔卡丹妮认为:古印度文明是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三皇五帝时代至夏朝商朝以来的 ...

  • 研究显示:古印度文明很可能是中国上古文明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的仔细研究和发现,古印度文明是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三皇五帝时代至夏朝商朝以来的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和主要起源地之一. 对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发掘所呈现出的各种记载,充分证明其与中国中央王朝有贸易 ...

  • 古印度文明与古中国文明有何联系?为何有印度学者提出中国起源论

    印度位于南亚,与中国相邻,印度这个国家很早就已经存在,发展历史悠久.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很多人都以为古印度就是今天的印度,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居民是印度半岛的原有的住民,他 ...

  • 印度河不在印度,古印度文明≠印度

    如果顾名思义只听印度河这个名称,你会不会也和我一样以为"印度河"就是归属于印度?我们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偏差往往会导致我们会用自己的朴素的想法去看待这个世界,而真理通常隐藏在自然身后. ...

  • 巴基斯坦学者:古印度文明是中国夏朝人西迁创造的

    巴基斯坦学者艾哈迈德·阿卜拉对于古印度文明经过多年的研究后认为:古印度文明很可能是古代的中国人迁徙过去创造的,时间大致在中国的夏朝和商朝时代. 实际上对于古印度文明的归属,现今国际学术界至今没有给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