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最著名的戏剧独白
"Something is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 and Hamlet is taking out the trash."
电影 Last Action Hero, 1993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在莎士比亚的所有剧作中,甚至可以说在全世界的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段落莫过于To be or not to be这段长篇独白。
下面,就以这段最著名的独白作为例子,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解释,来详尽地呈现莎士比亚语言的魅力和风采。
相关剧情
《哈姆雷特》分为5个幕次,To be or not to be这段独白,位于第3幕的第1场,相当于整个剧本的中间位置。
在这段独白之前的情节中,哈姆雷特已经在第1幕中与父亲的鬼魂交谈,被告知是叔父下毒、杀害了父亲。
从第2幕开始,哈姆雷特假装发疯、举止异常,引起了国王叔父、王后母亲、以及御前大臣的关切。
在第2幕的结尾,哈姆雷特决定在宫廷中上演一出戏剧,希望以此找到确实的证据,证明鬼魂没有说假话、叔父确实杀害了父亲。
御前大臣的女儿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的女朋友。第3幕第1场的开头50行中,御前大臣安排,让女儿去试探哈姆雷特是否真的神智失常,自己和国王隐藏在壁帘的后面观看。
因此,当哈姆雷特念出To be or not to be这段独白时,舞台上还有另外3个角色;其中,国王和御前大臣已经隐藏在壁帘后面,奥菲利娅则站在王宫大厅中等待哈姆雷特到来。
由于这一情况,有些人认为,这段独白的性质应该视为说给别人听的Monologue,而不是说给自己听的Soliloquy 。
概述
哈姆雷特从上场门走上舞台,自言自语,开始念诵To be or not to be;到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这一句,哈姆雷特的独白结束。这段独白共包含33行台词,261个词语。
在实际舞台演出中,根据场景设计、动作、语气停顿的不同,这段独白通常会持续2分钟到3分钟,最多可能用时4分钟。
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很多段落、句子、词汇,都有不同的解读,To be or not to be这段独白尤其是如此。下面的讲解,依照的是各种解读中最广为接受的说法,以及我的个人理解,并非是最终的定论。
事实上,莎士比亚语言的魅力之一,就是其中所提供的丰富解释空间。
第一行
独白的第一行提出了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o be和not to be,都是动词不定式短语,在这里表示疑问、假设的语气。下一段中出现的to die、to sleep也是表示同样的疑问、假设语气。
Be这个动词,需要特别解释。有的人把to be翻译成“生存”,not to be翻译成“毁灭”;也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是活着,还是不活着”。不同的翻译都有自己的道理;原因是, be是一个抽象动词,在中文里没有严格对等的说法。
在今天的英语中,be主要作为连系动词使用,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在莎士比亚的时代,be还可以作为实义动词使用,含义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生存、存在、活着、行动、发挥主动性;not to be则表示与之相反的含义。
第一行的后半句,是that is the question。其中,that是个代词,所指示代表的,是前面提出的To be or not to be这个问题。在question前面有定冠词the,表示特指;the question的意思是“那个问题”。
指的到底是哪个问题呢?答案是,哈姆雷特走上舞台时头脑中正在思考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这段独白的核心问题。下面,整个独白将就这个核心问题铺陈展开。
第二行
第二行的开头是Whether,意思是“是否”,表示比较以及二选一的疑问,接着前面继续提出问题。在第一行的两个短句之后,莎士比亚接下来用了一个较长的句子,以Whether ‘tis nobler开头,对第一行提出的问题进行扩充。
前面的短句子中,动词be的含义非常抽象;在从第二行开始的这个长句子中,莎士比亚引入了具体的形象,来解释开头提出的两个抽象选择,to be还是not to be。
在这个长句子中,’tis是it is的缩写,noble通常翻译成中文的“高贵”。
在Whether ‘tis nobler之后,莎士比亚再次用动词不定式的形式提出两个选择,分别是to suffer…,以及隔一行的to take arms…;这两个选择与第一行中提出的to be与not to be逐一对应。也就是说,to suffer对应to be,to take arms对应not to be。
两个选择
长句子中的第一个选择是,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在今天的英语中,suffer通常用作不及物动词,表示“吃苦受罪”的意思;但是,在这里suffer是及物动词,意思是“忍受、承受”。另外,to前面的in the mind,是被前置的状语,在语义上讲,修饰的是suffer这个动词,也就是“在心中、头脑中忍受”。
后面的宾语,也就是忍受的对象,由一个名词短语构成,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其中,fortune表示的是“命运”这个抽象概念;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命运”通常被视为“命运女神”。
Slings and arrows是中世纪时常用的两种远程攻击武器:arrows是弓箭,slings是投石器。事实上,在16世纪时,欧洲各国的军队已经大规模使用步枪和火炮,弓箭和投石器早已淘汰,但是,人们对这两种冷兵器的形象仍然非常熟悉。
Slings and arrows,弓箭和投石器。画面右手边,攻城的士兵们使用的,就是弓箭和投石器这两种武器。中世纪图书抄本中的插图,描述的是13世纪时欧洲武士们前往圣地耶路撒冷,参加十字军东征时的一场战事。
长句子中的第二个选择,是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分为前后两半,用and连接。
前半截,take arms的意思是“拿起武器”,against是介词,表示“反抗、敌对”。反抗的对象是a sea of troubles,翻译成中文,就是“如同大海一样无涯无际的苦难”。
And是并列连词,把后半段的end them和前面的take arms并置起来;by opposing end them的正常语序是end them by opposing,意思是“通过反抗,来结束这些”;其中,them这个宾格形式的代词,指的是前半段中的a sea of troubles。
混合比喻
在修辞上,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这个说法,构成了所谓的mixed metaphor,“混合比喻”。混合比喻的定义很简单,指的是在同一句话中使用两个比喻意象,而且,两个比喻意象的意思不是完全一致、甚至存在冲突。
混合比喻的一个常见例子是,“孕育着生机的处女地”,同时使用“怀孕”和“处女”这两个意象,违反了人体生理的基本常识。
比喻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有效地表情达意。混合比喻使用多个形象,彼此不匹配,因此含义模糊不清,反而不利于读者理解。因此,研究文体修辞的人主张,在写作中应该避免使用混合比喻。
莎士比亚把“拿起武器反抗”和“像海一样无尽的苦难”并列使用,就有混合比喻的嫌疑。但是,take arms与a sea of troubles这两个比喻意象之间,仅仅是不一致,并不构成冲突。
全文欣赏
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英国演员田纳特(David Tennant)
除了生动具体的比喻意象,这段独白中的句式变化也值得仔细欣赏。莎士比亚把短句和长句穿插使用,通过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调节台词的节奏。即使是长达六、七行的句子(第4段),也给演员留出了喘息的气口,保证了念诵的流利。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