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已向内的“幸福密码”
著名作家毕淑敏(选自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荣获“成都好工人”的年轻人黄波说,在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年轻一代技术工人要面临各种挑战,“需要不断跟自己较劲”。黄波经过10个月自学英语,实现了与德国工程师的无障碍沟通,两年之后完全掌握了整套自动化设备的原理和操作。他说:“不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最开心的。”(3月9日《中国青年报》)
因为语言、专业背景不同,厂家派来指导的德国工程师不愿意给他们详细讲解自动化系统的运作机制,只是简单列出几个操作步骤,让他们照此操作。他认为作为一线操作工人,黄波根本没有必要将整套系统都学懂弄通。只有大专学历的黄波,对本职工作的较真劲儿,最终让这位外国专家惊讶,而黄波本人却享受着奋斗成功的幸福。
但凡回归了正常理智,这些“不奋斗就幸福”的人,绝对没有真正的自信,更没有内心的宁静,甚至经不起小小的风浪。他们肯定没有奋斗者那样劳苦,其内心深处,也绝对没有黄波这样奋斗者的幸福。
被读者称为“幸福大师”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有篇名作《提醒幸福》,最近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为什么你的作品很少出现对社会的控诉、对他人的报怨,更多是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毕淑敏回答:“抱怨世界为什么不能公平待我的人,首先假设世界应该公平待你。不过,世界从未承诺过这一点啊,它自有自己的运行法则,岂是你可以掌控的?你可以下决心为世界的公平贡献一点力量,但你不能要求世界对你完全公平。”
毕淑敏告诉人们:“你以善意对待他人时,容易把对方的善意激发出来。”“幸福不是外部环境能够给你的,是一种深入的修为。”她告诫人们,要相信自己有从痛苦中复原的力量。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毕淑敏“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与黄波“跟自己较劲”异曲同工,前者解决的是自己内心的困惑,强健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后者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打通创造物质财富的一个个瓶颈,并从中获得了精神的解放与自由。精神或者物质的满足,最有效的捷径是——向己求,向内求,这里通向人生的幸福之门。
该文刊发于2018年3月10日《长江日报》。标题为《奋斗者的内心最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