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的由来: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恩赐”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两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弗洛伊德是个学术和生活不分家的人。他往往一段时间中和某个人打得火热,然后好上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被背叛的伤心事实,最后在极度愤怒之中与之彻底断绝来往,老死不相往来。弗洛伊德真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呢!

在他建立的精神分析神坛中,有一个任何人都触碰不得的基石性概念——“俄狄浦斯情结”。谁碰谁滚!阿德勒提出“自卑情结”,将弗洛伊德老爷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架空了,结局是出走、自立门户。弗老爷子的“王子”荣格也不例外,他也自立门户了(G-U-N)了,还发展得不错。

那么,弗洛伊德为何对“俄狄浦斯情结”如此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流行的“俄狄浦斯”与由实验而来的

“情结”

我们有一种错觉,好像是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发现了潜意识。真的不是!19世纪的后半叶,哲学家、心理学家们不仅承认了潜意识的存在,还将潜意识的冲突与心理疾病联系起来考虑了。就连那位和弗洛伊德一起写了《癔症研究》的布罗伊尔都说了, “人们是否拥有潜意识或下意识念头,实在没有必要再争论了,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最普遍不过的事实。”

“俄狄浦斯斯情结”这个术语却结结实实是弗洛伊德本人提出来的。货真价实!他经常对自己的早期著作修修改改,经考证这一词大约出现在1905年左右。“俄狄浦斯”的部分来自古希腊的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情结”则与荣格有很大关系。前者的流行度让“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新术语迅速深入人心,后者则让弗洛伊德在提出这个新术语的时候腰板挺挺的(嗯,这个可是被实验证实了的哦)。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的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悲剧。在剧中,俄狄浦斯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受到了诅咒,说自己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了避免诅咒应验,他的父亲故意不与妻子同房,结果还是不小心生下了他,天意难违啊!于是父亲将他遗弃了。但是,命运之手显然在暗中运作。俄狄浦斯被隔壁的国王捡起来当孩子养了,后来这位邻国王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杀死了亲生父亲,成为国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还生下了两儿两女。他得知真相后无法原谅自己,戳瞎了自己的双眼。

这一戏剧在欧美国家可谓是家喻户晓,普及程度绝对不亚于当年的“还珠格格”,因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广为流传奠定了群众基础。

“情结”这一术语被弗洛伊德采纳的过程颇有意思。“情结”一词实际上源自弗洛伊德的死对头——特奥尔多·齐亨。齐亨是一位柏林的精神病学家,旗帜鲜明地强烈反对弗洛伊德的癔症研究。1904年,当时的荣格在布尔格霍兹利精神病医院当医生,他天才地发明了“单词联想实验”。实验发现,如果被试者对单词的反应延迟或者没有反应,这说明这个词在他心中引发了干扰反应。荣格把“情绪上的紊乱”称为“情结”。齐亨对荣格对自己术语的新发展可是非常恼火的。

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

正所谓各花入各眼,弗洛伊德看到荣格对情结的新解释,高兴得要死。他接纳了荣格的“情结”,认为“情结”是被性本能驱动的、无意识中的欲望。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荣体的“情结”研究触动了弗洛伊德心上的一颗“朱砂痣”——实验法。

弗洛伊德早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的医学系,他经常出入实验室,还有了不得的解剖技术。后来他做了可卡因与吗啡实验,过于着急地发表了一些荒唐的实验报告,导致他在1886年狼狈退出了传统的学术领域。从此,实验法成为弗洛伊德心头的朱砂痣,他一生不再碰触。“情结”由实验而来,自然对弗洛伊德具有独特的吸引了。

二、弗洛伊德就有“俄狄浦斯情结”

种种迹象显示,弗洛伊德就有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而且这种情结与他的家庭、童年经历直接相关。

弗洛伊德的家庭结构混乱又复杂。母亲艾玛莉亚在20岁的时候嫁给了40岁的雅各布,还成了两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继子的继母。弗洛伊德出生时,两个哥哥与父亲从事羊毛生意,在家里颇有话语权。不论怎么琢磨,这个家庭结构都够复杂!

弗洛伊 德和父亲的合影

母亲对自己的长子弗洛伊德极为宠爱,这种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完满的。妈妈叫他“黄金西格儿”(西格蒙德的昵称),对他寄予厚望。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好,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他学习的时候,家里妹妹练钢琴的声音打扰了他,家人就毫不犹豫地撤走了钢琴。他在一生中从未流露过对妈妈的任何不满情绪,在学术上也对母亲、儿子之间的完满关系极为推崇。

16岁的弗洛伊德与他38岁的母亲艾玛莉亚

弗洛伊德和父亲的关系就颇为紧张了,可以说是爱恨交织。他恨父亲的懦弱、无能。当时犹太人所处的人文环境是不甚宽容的,小弗洛伊德显然对父亲的隐忍不发极为憎恨。

“俄狄浦斯情结”的一部分就是儿子要杀死父亲,取代父亲。这种杀死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小弗洛伊德就非常憎恨父亲的懦弱。在他的童年发生过一个帽子事件。当父亲外出时,被一个没有礼貌的基督徒羞辱了,还掉了帽子,雅各布并没有反击,而是默默捡起了帽子。这件事情令小弗洛伊德非常反感、愤怒、鄙视。他认为父亲不够勇敢,欠缺男性气魄,太懦弱。在那个关头,小弗洛伊德显然在精神上已经“弑父”了,他的强人性格取代了自己心中的父亲。

复杂的大家庭,第一排左三位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显然又是爱父亲的。父亲对他来说象征着与社会、与自身的和解。我们没有明确证据证实小弗洛伊德对父亲的怨恨是否与母亲当时的情绪有关。但是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生活在复杂家庭中的主妇通常不会太开心,也往往会对丈夫心怀怨恨。

另外,弗洛伊德在父亲临终前已经在内心中完成了与父亲的和解,明确承认了自己对父亲的爱意。雅各布死于1896年10月,他在11月给弗里士写信, “我对他的评价很高,了解他至深,他的性格融合了深度的智能与绝妙的自在无虑,对我的人生有重大影响。”当时的弗洛伊德正在提出“诱奸”假设。根据这个假设,雅各布曾经试图猥亵过小弗洛伊德与他的妹妹们,导致他们都患有强迫症!雅各布死后,这一假设的研究也停止了。

文史君说

当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他们往往从自身感受出发,牛顿的苹果、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概莫能外。弗洛伊德在原初经验中获得的当然有创伤,所以才有了“俄狄浦斯情结”;他在原初经验中当然也收获了来自父亲、母亲的无私的爱,所以又有了超越“俄狄浦斯情结”中“杀意”的升华。为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我们欠他的父母一句“谢谢”!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克拉玛:《弗洛伊德传》,连芯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

2、洪丕熙:《弗洛伊德的生平和学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

(作者:浩然文史·面条博士)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

  • 生活中的俄狄浦斯冲突 |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1-07-04 提到俄狄浦斯情结,对精神分析有点了解的朋友,脑子里最先出现的或许是"恋母"."弑父"."性压抑"这些词汇. ...

  • 父亲的隐喻

    第九课 父亲的隐喻 超我,现实,自我理想 父亲缺陷的方式 反向俄狄浦斯的微妙问题 阳具作为一个所指 某些大他者的维度 我做了一个例外,这次我宣布出了我今天要讲的内容的标题,那就是父性的隐喻. 不久前, ...

  • 从恐惧症到主体结构的十字路口

    从恐惧症到主体结构的十字路口 骆桂莲 小汉斯的故事在弗洛伊德的五大个案里算得上是有一个治愈结果的个案,其临床观察是由小汉斯的父亲完成的,材料既丰富又详尽,这给我们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个丰富 ...

  •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5~俄狄普斯情结

    小明语录: 心理分析创造了又一个新的教士阶层.俄狄浦斯分析给所有人的无意识综合加上一种先验的用法,用这种用法来担保所有人的转信.不过我更愿意相信精神分析的先验性是性的起点这里,它是宇宙原初的奇点位置, ...

  • 精神分析学国际性词典:认同

    认同  <国际精神分析辞典>p.787 译者:张弢 拉康派精神分析研习与实践者 认同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人使自己的一部分人格与另一个人的人格相一致,而另一个人就像一个 ...

  • 我对心理学的再认识(一)

    不知这话要从何说起,我也只能尽量阐述自己的一些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否定之否定"原理,唯物论我并没有多大兴趣:但借用这个原理,也许可以描述一下我对心理学乃至精神分析.荣格学派 ...

  • 《文学回忆录》27 : 弗洛伊德

    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大心理学家,也是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生于奥地利,父母犹太人.四岁迁居维也纳,童年由父 ...

  • 第九课 父亲的隐喻(2)

    拉康第五个研讨班,第九课 父亲的隐喻 第二节 2 既然你们拥有因为历史而被强调的广泛而整体的组合,并且这可以为你们提供充分的帮助,那么我们将进入到弗洛伊德该书的第三章-俄狄浦斯情结的功能,因为它直接影 ...

  • 安娜.弗洛伊德来袭:儿童教育中遭遇的俄狄浦斯情结

    儿童教育中遭遇的俄狄浦斯情结 译者导言:拉康在几十年的研讨班中评论过非常多的分析家的理论,这也意味着他非常仔细和谦虚地读过他们的书籍,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拉康文本中充斥着对30年代安娜弗洛伊德的儿童 ...

  • 给心理咨询师的经典书单|精神分析系列-俄狄浦斯情结 6本(内附电子版)

    THE BOOK 潜意识为什么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 弗洛伊德说的都是真的吗? 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 成年后,如何才能修复原生家庭造成的伤痛? 近几年,随着心理学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

  • 电影《囧妈》与《柔情史》:“俄狄浦斯情结”到“全景敞视主义”

    <囧妈>是母-子,<柔情史>是母-女.在家庭关系中,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在弗洛伊德看来是至关重要的,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予以解释,通俗解释就是恋母情结的因 ...

  • 俄狄浦斯情结的新解读:家族潜在负性能量的外显

    精神分析也是精神动力学,佛洛依德认为力比多是驱动人的动力,主要与性本能和快感有关.荣格将佛洛依德的力比多从性本能提升到人类的基础动力,超越了性的范畴,当然佛洛依德后期也超越了性的概念(生之本能和死之本 ...

  • 弗洛伊德解读《俄狄浦斯王》

    弗洛伊德根据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俄狄浦斯王>的理解.通过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生成过程进行考 ...

  • 荷尔德林:关于《俄狄浦斯》的注释

    即使今天,如果忽略时代和世态的差别,将诗歌提高为古人的μηχανη(艺术),那么,保证诗人有中产阶层的生活,即使在我们这里,也是好的.    和希腊相比,其他艺术作品也缺乏可靠的精确性:至少对它们的评 ...

  • 杀父娶母!悲剧是什么造成的?命运是什么?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杀父娶母!悲剧是什么造成的?命运是什么?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 《俄狄浦斯王》的弦外之音:对雅典政制和文化思潮的反思

    面对希腊人初次萌动的理性之光,诗人们担心的是人类从此相信自己的实力而失去敬畏.失去理性,所以他们会强调那些自满自大者受到命运打击的悲惨命运,索福克勒斯也不例外.弘扬人的智慧,绝对不是这部戏剧的主旨:而 ...

  • 荷尔德林:关于《俄狄浦斯》的注释   | 西东合集

    戴晖 译 即使今天,如果忽略时代和世态的差别,将诗歌提高为古人的μηχανη(艺术),那么,保证诗人有中产阶层的生活,即使在我们这里,也是好的. 和希腊相比,其他艺术作品也缺乏可靠的精确性:至少对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