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长大,但你要在普普通通的世界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法。

最近无意间刷到一部剧《陪你一起长大》,讲述了四个家庭在孩子“幼升小”过程中稀松又不普通的一件件事。可能是因为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对这种话题比较敏感,也有可能平日受到同事们太多类似的“焦虑”感染,作为一个旁观者也经常会有些许代入感。
单位很多80后的同事,那是我们还在读书时就分外仰慕的“一代人”——自由不羁、开放独立、有想法的叱咤青年。一转眼,90后也已工作数年了,而80后也到了“鸡娃”的年纪。当我们在聊着美妆美食李佳琦时,他们围在一起吐槽着娃们的语文数学兴趣班。
“XX老师,你放轻松点,孩子么,总会慢慢长大的,急不得。”
“哦,不是的,现在啊真的不像我们读书那时候,以后你有孩子了就知道了。”
午间吃饭,和一个90后同事聊天,尚在备孕的她已经观摩了好久的学区房市场,政策的不断变化加剧着她的摇摆和焦虑。
“你不要那么着急嘛!你先生一个,等你孩子上小学至少还得6、7年吧。”
“哦,那不行的,现在学区都要提前3年落户口的,这个要早做准备的……”
她语气中的斩钉截铁让我有那么一刻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目光短浅,不过,也只是那么一刻而已。经常和同事们开玩笑说:“以后我有孩子了,就把它扔到崇明家里去,喂鸡养鸭玩泥巴,遛着小狗四处跑……读书什么的一般学校上上么可以了,成绩好不好取决于它自己了。”每每话语落下,同事们都会语重心长地反驳我一句:“你到时候就不是这样想的了!”
说不定到时我就不是这样想了,可又说不定到时我还是会这么做。就像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的奚望爸爸说的那样——“我们没上重点小学,不照样走过来了么。”
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除了大学考了个所谓的“重点”,一路也不曾在顶流的学校里摸爬滚打过。在普普通通的生活圈里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和世界不断相处的过程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活法。
上小学的前一天,妈妈和姑姑帮我和妹妹包书皮,整理书包,看着所有崭新的书本和文具,我无比期待着带上它们坐在教室里的模样。那种面对新学期的喜悦一直贯穿着我整个学生时代,仿佛预示着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和过去的美好或者不堪划了清晰的界限,有的是一大堆充满希望的明天。那时候,我喜欢上语文课,但是我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我要把自己心里话都写出来呢;我喜欢做数学题,但是我不喜欢按照老师最标准的方法来解题,为什么答案一样我的解法就不可以呢,为什么应用题一定要写长长的“设”和“答”。于是,语文老师让我们做手账版的“读书笔记”,没有格式,可以随意设计,充满了趣味;数学老师鼓励我们参加奥数比赛,那本书上的题都没有标准格式,只要答案对,一切方法都能被认可……原来读书也有两种方法,一种在课堂上,一种在课堂外,一种教我们遵守普通生活的规则,一种让我们摸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小学毕业那天,班主任顶着校方的压力,应允了对我们的承诺,带着50多号人徒步去了江边野炊,让我们度过了最难忘的“毕业旅行”。
初中,在极少数人被父母送到了民办学校的情况下,大部分的我们依旧在“熟人圈”里延续着同窗情。四年时间,读书一半,玩乐一半。预备班,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带我们开设了英语角,午间休息之余一群人围在塑胶场地上讲着蹩脚的、生拼硬凑的英语,不标准却特别有趣;初一,学校开始作业改革,每天的课后作业变成了“预习学案”,在我们眼中,作业还是“作业”,但它却培养了我们自学的习惯;初二,英语老师为我们义务补习,满满一教室的人每天和老师相伴到天黑,没有抱怨,只有看到老师为了我们一次次赶不回上海家中的感激涕零;初三,紧张的阶段里,班主任的焦虑和满教室的“活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经常被我们气到拿书摔讲台,可也不间断地用上课时间为我们读作文、用文字帮我们纾压……那个被操场游戏、模型小组、阳光体育、定期拔草劳动占据的四年,让我快乐且成长,自由也自律。
中考前,学校举行了市重点的推优,位列第一的我最终放弃了宝贵的名额,好像心底有一个声音,让我追随它做出了这个决定。爸妈的支持,老师们的理解,一夜时间调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了档案的转移。签完“弃权表”回到教室后,趴在闺蜜腿上痛哭了一场,也不是难过,就是眼泪控制不住夺眶而出,哭完继续嬉笑着度过余下的初中生活。
那时候的我相信“一切都是经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比如我临时做出的决定,比如之后的之后我走进了那所高中、那个班级。高中三年,起于炎炎夏日的一场军训,我们开始熟悉彼此,并形成了一个个圈子。最初的印象都是迷彩服下的一张张陌生面孔,却在之后的相处中紧密成了满教室的热闹和团结。高中三年,三次篮球赛团体冠军;课间一群人愉快地抽背着单词和课文,埋头赶着作业只为每天晚上回家书包轻松得空空如也;即便在一场场大考小考填充的日子里,也有偷偷塞到嘴巴里的零食聊作慰藉;学农、军训、成人礼……我们好像正在摸索着与生活共处的方式,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乐此不疲。

高三毕业,我如愿考上了心仪的专业,最后一次站在大礼堂上发言时,看着台下的几百号曾一起奋战过高考的人,突然觉得“我们的时代过去了”,激动中夹杂着淡淡的忧伤。学生会、广播台、一群“狐朋狗友”、业余撰稿、社会活动、最头疼的数学也被很讨厌却也确实得感谢的数学老师强行拉至了还算过得去的水平……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了传言中最可怕的三年。
因为觉得自己走过的路还算愉快,所以,想让自己以后的孩子也能走同样的路。可我似乎忘了,孩子不是我,路在时间的打磨下也不再是我走过的那条路,至于这条路上我曾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更不会是未来的“它”会同样遇到和经历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无法复制,每个生命的淬炼都没有统一的配方,为人父母,除了最切切实实的陪伴,还能试图以怎样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一辈子的生活呢?
幼儿园的时候,家里零食不多,但爸妈买的儿歌磁带、绘本故事、益智拼图着实不少,我爱看也爱玩;上了小学,爸妈从没有给我布置额外的作业,完成作业之余也给我充分的自由去和小伙伴们在外游荡玩耍,晒成黑猴子也不曾数落半分;读初中后,我爱做模型,占据了三年副科时间泡在模型小组,他们信任我能很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从未干涉半分;高中三年,除了每天早上的叫醒、一日两餐的“吃什么”、晚上的水果和“早点休息”的叮嘱,我们似乎很少在餐桌上谈论起“学习”。记忆中唯一一次考试考砸,我妈在家长会后被留下谈话,回到家后,她也丝毫没有任何的责备,反倒劝慰我:“考完了就不要再想了,反正也不是高考。”高考结束后,谈起此事,我妈说:“你看你高三的六次考试你很有规律的,好好差,好好差,所以我们知道你高考一定会考好的。”说完,我们都笑了,原来他们并非不关心,而是不会把他们的关心转为压力强加于我……一路陪我一起长大,但却给了我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在普普通通的世界里找寻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这些,我们应该可以做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