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猎头,被飞盘改变了生活
蓝天白云下,一用力,「呼啦」一下飞出好远,留下飞盘飘逸的身影落进篮球框。
为了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李一龙在快手发了一条有关飞盘高尔夫的短视频。没想到,这个小众运动,为他带来了将近200多万的播放量,引来2万多用户的点赞。
看到老铁对他们的点赞和评论,不管是鼓励他的,还是质疑他怎么做到的,他都挺开心。
因为他知道,他完成了一件在常人眼里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文/ 吴 嘉伟
编辑/ 玛丽
在投入飞盘训练之前,李一龙有着一份在常人眼里还算漂亮的履历:毕业后在深圳打拼,做着金融猎头的工作;回到老家济南,也在银行负责帮企业融资。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他将遵循这条路,在家乡安居乐业,收获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2020年初,因为一则飞盘的视频,他一瞬间感觉到缘分的奇妙,于是下定决心,走进了飞盘高尔夫的世界。
对李一龙而言,飞盘运动是自我选择的全新生活方式。也许因为还年轻,他想听从内心的想法,打破条条框框,把不被认同的志趣变成事业。
成功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体育生活方式的真谛应该是,帮助我们在现实世界里突破自我,撬开生活的枷锁,看见广阔的可能。
出于对飞盘高尔夫的喜爱,李一龙做着如今让常人看来有些疯狂的事。除了周末休息一下,他每天保持着4到6个小时的专项训练,这一切只是为了可以早一些追赶上职业运动员的成绩。
五届世界冠军Paul McBeth的敲杆动作
有些令人意外的是,仅仅练了5个多月,他就生生把投掷的最好成绩提高到110米左右。我夸他有天赋,他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暗爽似地笑着说:提高成绩的唯一方法就是苦练,拿更多时间弥补差距。
自从接触飞盘运动以后,李一龙深深体会到这项运动的乐趣。在他眼里,既然选择全身心地投入飞盘训练,想要做好,就不能再只是玩玩飞盘。毕竟这是一项需要身体素质,又更偏重技巧的运动,不止是力量,更需要用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动作,掌握技巧,这是一个艰苦地自我突破的过程。
他从2020年初第一次接触飞盘,一直到现在准备参加PDGA在中国的积分赛事,作为一个初学飞盘的人,飞盘运动不仅带给他感官上的刺激,也实实在在让他体会到付出跟投入是成正比的,普通初学者可能需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将投掷成绩提高到100多米以上,只用几个月的时间投进100米,这也给他自己重新选择的道路带来了信心。
Paul McBeth的正手动作
尽管李一龙目前的成绩有很大提升,但在自费训练、没有赞助商的现实情况下,也让他很清楚接下来的目标:近一两年要在国内取得优异的成绩,攒够积分去国外参赛,就有机会聘请优秀的教练,直到取得国际大赛的好成绩。
飞盘运动给他带来的高光时刻并非仅仅来自成绩的突破,而是在训练的过程中,那种有些孤独,却独属于自我奋斗的瞬间,正如李一龙所说,他享受的是不断自我突破,对目标的渴望也带来了强大的责任感和动力。
一年来,他驾车往来于济南市的钢城区,时常一个人面对空旷的草坪,一次次把飞盘投出去,又捡回来,反反复复。
「我现在全职投入到飞盘训练,大部分人这个时间段都在上班,很多时候场地上就我自己一个人。」训练的过程总是枯燥无趣的,但他对飞盘运动的热爱从未消减,有时也会跟自己较劲,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只想赶紧回家睡个觉,忘掉这些烦恼。
坚持训练的背后也化为他最纯粹的期望:用辛勤的付出,走上职业道路,让个人的努力推动飞盘高尔夫在国内的发展。
2020年初,李一龙被国外飞盘大神拍摄的视频所震撼,视频里,玩家轻轻松松把飞盘投进了篮筐,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说起飞盘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西岸的瓦特·弗列德瑞克·摩里森在1948年开发,其基本玩法是将飞盘用力抛向空中,经一段飞行而降落时,由自己或他人用手接住。
飞盘高尔夫很大的特色在于对不同场地的挑战
自1948年问世以来,飞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多种不同的竞赛项目。最受玩家欢迎占据主流位置的有飞盘高尔夫、飞盘自由花式、飞盘争夺赛。其中飞盘高尔夫的打法很像高尔夫,但是,玩家使用飞盘而不是球和球杆。这项运动在1970年代正式化,起源美国,风靡欧洲。
这项风靡欧美的潮流运动,近些年也在国内快速开展,不管是大学社团还是企业团队,飞盘高尔夫、极限飞盘等项目也在很多城市中悄然流行起来。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热爱并不足以支撑李一龙职业梦想的全部,成绩才是职业运动的基底。
为了拿到积分,他也很清楚地瞄向了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PDGA举办的飞盘职业赛事。这些赛事为冠军设置了丰厚的奖金,并且运动员必须获得邀请才能参赛,由此吸引了世界各地最好的飞盘高尔夫运动员。
飞盘高尔夫比赛中也会设有18 洞,选手需要从头到尾完成每个洞,记录每洞的成绩。最后,计算总和进行排名。
相比国外职业飞盘手的130多米的平均成绩,李一龙还有将近二三十米的差距,还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提高技术、缩小差距。
这都必须依靠专业教练的指导,但苦于国内目前还没有飞盘高尔夫的职业教练。所以有资格参加国外的职业比赛,去认识国外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国内还缺少职业级飞盘高尔夫比赛,参与美巡赛级别的国际大赛,也是我更长远的目标,要达到国外职业运动员的水准,我还需要更为专业化的训练。但前提首先是要在国内出类拔萃,才会有资金的支持,才可能有国际比赛的资格以及职业教练的指导。」
PDGA近年来也一直在致力于飞盘高尔夫运动的推广
李一龙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笃信自己如果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将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飞盘运动中。说到这里,他稍有些激动,细数出李娜、张伟丽、李景亮这些凭借个人努力跻身国际职业体坛的中国星,也正是这些运动员的拼搏故事和成就,推动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激励和影响更多的普通人。
蓝天白云下,一用力,「呼啦」一下飞出好远,留下飞盘飘逸的身影落进篮球框。
为了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李一龙在快手发了一条有关飞盘高尔夫的短视频。没想到,这个小众运动,为他带来了将近200多万的播放量,引来2万多用户的点赞。看到老铁对他们的点赞和评论,不管是鼓励他的,还是质疑他怎么做到的,他都挺开心。
因为他知道他完成了一件在常人眼里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一龙在快手发布的飞盘视频,吸引了近200万播放量
尽管正在取得突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养家的责任,他不是没有感受到压力。「父母没有给我很大的压力,我太太也有稳定的工作,这也算我自己的一次创业吧,我希望追随内心,有更长远的考虑,力争成为一名真正的飞盘职业运动员。」
提到过去的经历,李一龙也是有点骄傲的,在深圳帮着顶级券商和基金公司发掘高管,做着猎头工作,回到济南后也在银行有份体面的职业,但归根结底,他都觉得这些工作只是帮别人在做,他想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刚开始家人非常不支持,直到有一次爸爸的朋友看到我的短视频,提出能不能帮他拍摄商业广告片,从那以后我父母就特别支持我,尽管他们也没有夸过我多么厉害,但还是很开明地让我坚持做下去。」
从普通的职场人转型飞盘手,外界的质疑自然不少,体能能否跟上,激情是否延续,评论中甚至也有人调侃他的梦想是在平凡人生中挖掘幻境。而这些对他来说,只是想简单成就那份热爱。
李一龙有一种对飞盘高尔夫的信任感,并且享受挑战自我,并不断成长的过程。他说到现在为止,周边玩飞盘的朋友大都只是爱好,但爱好和职业的感受不同,他想成为职业选手,尤其是看到国外成熟的飞盘职业体系,不仅是训练课程,还是赛事或者奖金,都推动他去努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飞盘高尔夫盘的种类主要有三种:敲杆盘、中距离盘、远距离盘
「你现在每天几点去训练?」
「我太太早上八点上班,我在送她去上班后,就去训练,基本跟普通人上班时间一样,朝九晚五。即使天气炎热,我也坚持训练。除非是遇上雨雪这样的极端天气。」
他也讲到一个细节,长期训练总会遇上瓶颈期,无论是心态还是情绪上,这段时间总会时常崩溃。但也正是飞盘高尔夫给他带来的乐趣,以及完成目标的愉悦,支撑着他不断向前突破。
并且也支撑着他去实现更伟大的目标:我想通过努力去冲击PDGA举办的国际赛事,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李一龙的故事很简单,甚至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正把他的梦想粉饰得浓墨重彩。
很多关于体育人的故事,大多都有一个励志的过程,收获胜利的大团圆结尾。
对于一龙的选择,这似乎只是一个「结局未满」仍有悬念的故事,但我们无数次提及的体育生活方式,它的真相并不止于追求胜利的结局:就像飞盘高尔夫正在帮助李一龙摆脱内心的犹疑,去掉贴在自己身上的制式标签,只为用日复一日地坚持,挣脱内心中最深层的束缚,找回属于自我的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