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一个重量级作家,曾经差点上不了学,他作品却影响了千万人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无疑是一位相当有分量的作家,他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经久不衰、拥有广泛的读者。
路遥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走出了山沟,走出来中国,走向世界,至今影响深远。然而你知道吗,路遥曾经因为家庭的原因差点上不了学,过着饥不饱腹的日子。
因为贫穷,路遥被过继给伯父
1949年,路遥出生于陕北山区清涧县一户农民家庭,父母亲皆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家里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亲来挑起重担,生活极其贫困,经常揭不开锅。
无奈之下,家里只能把七岁的小路遥过继给伯父,在父亲看来,这种方式可能是让这个孩子唯一活下来的希望,这可能也是身为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最后的给予。
与路遥家相比,伯父家也只能算是不那么贫困罢了。
幸好,大伯夫妇很喜欢他。虽然家里光景不好,但破衣烂衫,也想他穿得暖和。在饥荒的年月里,路遥经常饿得面黄肌瘦,母亲出去讨饭也要为他讨回一口饭回来。
因为没钱差点被辍学
在大伯的家里,路遥得到了上学的机会,路遥既聪明也用功,学习上如鱼得水,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几名。他明白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带他走出这个贫穷的山沟。
就在路遥准备参加全县的升初中考试时,大伯却迫于生活的压力,已无力再供养路遥继续读书了,于是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准考试,回村种田!
这道命令,对于正处于学习兴致中的路遥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
伯父和伯母不想让路遥上学升初中,路遥心里明白,实在没有能力供他上学了。但生性倔强的一定要证明自己,他参加了考试,结果从1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升入初中,却仍旧生活困难
升入初中后的,因为家庭贫困,每个月只能提供给他25斤粮票。
对路遥来说,这点粮票并不能满足基本的饮食要求,为了省四五块的伙食费,常常饿得头晕眼花,吃不饱的时候,他就跑到野地里去找点可以果腹的东西。衣服、裤子褴褛更是家常便饭。
曾与大学失之交臂
三年后,路遥在陕西省初中升中专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安石油化工学校。
此时的路遥憧憬着自己秋季到省城上学的情景,开始设计与规划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全家人也开始准备路遥到省城上学的行囊;由于“文革”的爆发,全国所有大专院校的招生无限期停止了,这让沉浸在中考收获喜悦中的路遥空欢喜一场,他又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了……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因当过红卫兵头头,很多大学都不敢要他,最后延安大学中文系的领导申沛昌冒着风险拍板,路遥才迈进大学校门,修习中文系,走上文学的道路。
此后的路遥终于从山沟沟里走出来了,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他。
但是记忆中的遭受饥饿折磨的生活,在路遥的心头打下了深深地烙印,以致在后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身上,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但是《平凡的世界》又不仅仅只是记录了路遥,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共三部。
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路遥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身处困境中的人仍有启迪。
这部名字平凡,内容却"不平凡"的书,影响了千万中国人
马云曾说:
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蹬三轮车呢
潘石屹连读了7遍,每看一遍都要掉一次眼泪
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我都要拿起来读一遍,以至于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第一次给清华新生推荐书的时候,推荐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也正是因为有《平凡的世界》的存在,有路遥的存在,我们才能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即使生活再糟糕,我们也不能就此倒下,就像路遥一样,即使贫苦坎坷,他还是做到了。所以才会说《平凡的世界》是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