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与远方
今天我画了一幅图,关于课堂关于研究关于发展关于教育和发展的目的,也关于自我安抚。画出了这幅图,心下稍安,否则会一直空洞迷茫,就如离开星球太远的失重状态。
一下车,熟悉的街景熟悉的路标熟悉的香樟树荫,上派的味道。这样的熟悉令我近乎迷醉,沉重的瞌睡瞬间将我温柔包围。一觉醒来,半拉的窗帘透进一抹晕染的黄昏,真舒服!
家园,给我们安稳的力。无论离开多远,飘游多久,我们都需要家园的力场,失重不是幸福的状态,也不是自由。
那晚,从异乡的睡梦中醒来,面对陌生的酒店房间,突然感到深深的困惑与不安:我在哪儿?我是谁?为什么在那里?我的家人呢?我在干什么?要到哪里去?
我似乎可以看见人生的边沿,又可以看到幼时一幕幕。那一刻,特别想念母亲,想念家里的一切。家,让不完美的人生有了意义,甚至,家就是人生的意义。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词,老师让我们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意,总也不得要领。多年后看电影《赵氏孤儿》,葛优饰演的程婴最后走在暮色晚风的背影,让我想起这首诗,心被揪得生疼。不知道彼时程婴心里的家园在哪里?
那个酒店醒来的夜晚,也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放暑假的时候妈妈最忙,我会到大姨家跟小表姐过一个月左右。我打小心大,大姨家里玩好吃好,乐不思蜀,一般不会想家。除了黄昏。
乡村的夏日的黄昏啊!一群群鸡鸭鹅唱着歌上笼回圈,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们从田地里收工,拿着各式农具,各家门口摆好桌椅,搬出凉床,利索的表姐还会支起蚊帐,地上早被扫干净,还洒了水……就这样,在一声声鸡鸭鹅的刮躁里,在人们相互间的说笑里,一缕缕越来越弱的夕阳透过树叶穿过燥热的空气照在大姨家的方桌上,照到小姨支起的蚊帐,帐上落了一只火红的蜻蜓——那一刻,我便很想家。
这种微苦的想家的滋味,会伴着我吃过晚饭,持续到上晚纳凉,当我躺在凉床上,透过薄薄的蚊帐望向明亮的银河。
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更加诱人,很快占据我的头脑。
原来,不经意间,远方和诗意在童年就温暖过我。它们像家园一样,给我们最贴心的慰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