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考公务员的中国人,捧出来一家市值超2400亿的上市公司
10月30日,凭借公务员考试培训起家的中公教育公布了2020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中公实现营业收入74.39亿元,同比增长2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37.76%。
具体到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增长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233.58。中公教育表示,高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招录考试的全面恢复。
从财报来看,中公教育实现了高速增长,甚至放在整个教育行业中,这种增长都是惊人的。与此同时,在二级市场,中公教育同样经历进入了上升通道。
今年以来,中公教育的股价一路走高。从今年1月3日收盘时的18.4元至10月30日收盘时的39.52元,其股价增幅达114%。目前,中公教育的市值达到新高,已超过2400亿元。这一市值让中公教育超过新东方,成为二级市场中仅次于好未来的第二大中国教育机构。
而在这个快速成长的中公教育背后,是为无数中国人对“上岸”(被成功录用)的渴望。
01
“人间正道”
脱口秀演员程璐在一场访谈秀中说,“到了30岁之后,我的家人才放弃让我考公务员的想法。因为好像有报考的年龄限制。”
听到台下有观众提醒限制年龄是35周岁后,他马上补充道:“这可千万别让他们知道,要不然又要开始劝我考了。因为在父母的眼里,不管你做出了多大的事业,还是只有考公务员才是人间正道,其它都是歪门邪道。”
听起来,程璐像是在讲段子,但在中国现实确实如此——父母一辈大多倾向于子女成为公务员。
已经大学毕业5年、目前在一家外企公司工作的佳佳表示,直到现在,家人依旧坚持劝她考公务员。
“这几乎是每次和他们聊天时的固定环节。”佳佳说,她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父母的想法。
“很多家长传统的观念里,一个女孩子找个有编制的工作,安安稳稳、轻轻松松的就行,完全没必要在大城市生活的那么辛苦。而且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家里有个公务员,是件说出去很体面的事情。”
而除了“父母想让我考“之外,有“铁饭碗”、稳定、清闲等标签的公务员职位,也吸引着不少人主动报考。佳佳一位同年毕业的朋友,今年已经第四次报考,原因就是非常向往体制内工作。
特别是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情况下,人们对报考有编制的公务员岗位更加热情。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的最终数据,在不久前结束的2021年度国考报名,共有157.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1:1。其中,最大竞争比达到了3334:1。
02
上岸不易 培训当道
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事实上,仅从近年来国考的招录人数和最终参考人数之比来看,人们报考公务员的热情不断提升。2016年~2019年,这个对比数字从33:1提升至了63:1。
这意味着公务员考试热度的增加,也意味着“上岸”难度的提升。甚至,在过去几年,部分热门公务员岗位的报考难度接近“万中选一“。
激烈的竞争让越来越多的报考者选择参与培训,试图通过系统性的练习提升成功率。
这种培训包括了技巧的练习。例如,在笔试环节,国考要在120分钟完成130道题,这要求每道题的完成时间不能超过55秒,并且还要保证70%以上的正确率;在面试环节,如何解题应答也有可以参考的套路。
甚至在报考环节,如何在众多岗位中判断其发展前景、竞争难度也需要具有可参考性的“内部信息”辅助决策。
由此衍生出了颇具规模的公考(包括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培训市场。有投资人认为,目前公考培训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根据国盛证劵分析,到2023年,其规模有望达500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14%。
与此同时,丰富的考试培训需求让涉足该市场的公司发展出了多元的课程模块:从各种类型的笔试培训到面试培训,甚至还有VIP保过协议班。课程周期短则几天长则两至三个月,单价从几千至数万元不等。
低周期、高客单价且足够刚需,这让公考培训行业在商业模式上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相关公司也有机会快速发展起来。目前,成立时间较早的中公教育、华图教育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二梯队选手则包括了粉笔公考(猿辅导旗下)、腰果公考等机构。
其中,抢占先发优势的中公教育在赛道竞争中拥有了一定的优势。
03
“第一股”如何练成?
199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李永新在学校创立了一家素质教育公司,也就是中公的前身。
起初,李永新和团队开展的是高考辅导、高考状元演讲等业务。2001年,他们进行了新的尝试——进入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次年,团队创办了中公网,开始研发公考在线辅导课程。至此,中公教育正式聚焦在了公考培训上。
中公教育 李永新
当时,距离1994年举办的首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刚过去7年,各省公务员的招考推广也正在铺开。2000年前后,“凡进必考”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确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公考培训行业的头部玩家开始入场,这就包括了中公教育和成立于2001年的华图教育等公司。
可以说,中公教育刚好赶上了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崛起的红利期。此后,中公教育通过线下面授、在线教育、图书出版三个板块的同步推进公考培训业务。2005年,中公教育推行大规模代理制,在十几个城市和30多家地方性代理机构建立合作,试图布局全国市场。
中公教育同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大范围推广,是为了率先取得规模效应。初步实现规模发展后,为了把控教学质量,中公教育又对全国分支机构进行了直营模式以及标准化改革。到2018年时,中公教育的直营分部数量已达到701家。与之可对比的是,华图教育在同一年的门店数量为440家。
2018年11月,中公教育通过借壳亚夏汽车,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A股“公考培训第一股“。
在上市之后,凭借二级市场募集资金的加持以及上市公司对品牌的背书。中公教育面向下沉市场加速扩张。
根据2020年上半年财报,中公教育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达到1335个,较去年末的1104家增长了20.92%。这些线下门店则可以覆盖全国31个省,辐射2800个县级行政单位。
下沉策略也让中公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财报显示,2019年,中公教育营收达到91.76亿元,较2018年的62.37亿元同比增长47.12%;净利润为18亿,同比增长56.52%。中公教育表示,业绩的大幅提高正是得益于公司规模优势的不断强化。
04
中公教育的喜与优
业绩的快速上涨直接带动了中公教育市值的提升,今年以来,中公股价一路上涨,每股甚至一度接近40元,较上市时开盘价的9.78元翻了数倍。其市值也在近期达到了超2400亿元的高峰值,成功超过新东方。
此外,持续的高速发展也让中公教育能够提前完成对赌协议。在2018年借壳上市时,中公教育与亚夏汽车签订对赌协议,要求2018至2020年度,三年合并报表范围扣非归母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此前,中公已连续两年完成对赌。
10月30日,中公教育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公司Q3实现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增长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233.58%。
在最新报告中,中公教育特别强调,公司已提前完成三年累计业绩承诺。
但硬币的另一面,高速增长中的中公教育同样面临着挑战。
这一方面是指其自身在转型中所遇到的难题。
实际上,从2014年起,中公教育就开始拓展业务、努力将自身打造成更加综合的职业教育企业,以此来减少对公考培训业务的依赖。
2019年,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对中公教育而言,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公务员考试项目业绩占比接近总业绩的一半。因为一旦出现政策变化,该业务营收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例如,2019年的公务员缩招就直接让中公教育的净利润增速大幅下跌。尽管今年,在国考扩招 66%、省考扩招近30%的情况下,中公教育的业绩实现了高增长,但这种疫情影响下的红利能否持续将是未知数。
此外,中公教育也想进一步打破发展天花板。
毕竟,相比公务员市场的数百亿规模,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更为可观。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的职业教育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前增长至8700亿元。
中公教育的拓展策略是围绕18~45岁人群的就业和职业能力提升需求。官网显示,现阶段,中公教育的业务分为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3大板块,涵盖国家/地方公务员、教师培训、会计、IT培训、医学资格等100多个细分品类。
虽然目前公务员序列的营收贡献较去年同期56.66%的比例已有所下降。但在李永新的规划里,这个比重要下降至15%。有媒体曾计算过,如果要达到这个比例,中公教育的其他板块总业绩要实现240亿。这对现在的中公教育来说还是个不小的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公教育还面临着互联网新秀的冲击。受疫情影响,中公教育的线上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财报显示,上半年中公教育线上培训收入达到1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2.33%。但整体来看,中公教育的线下板块依旧是其重点。
中公教育的线上板块有待进一步发展,与之相对应,主导互联网模式的新玩家正快速崛起,据媒体披露,成立不到5年年粉笔公考今年预计实现40亿元营收。而中公教育实现这样的营收规模则经过了十余年发展。
在互联网正深刻塑造教育行业的当下,类似粉笔公考的后来者极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这个行业龙头的位置,中公教育想要坐稳,恐怕也并不容易。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