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前世今生
口罩的前世今生 作者:姜维群
有两个发明,与耳朵无关,却把耳朵牵扯了进来:一是眼镜,二是口罩。由此想起一个笑话,耳朵对眼睛说,耳朵不聋眼睛花,我们耳朵受“拎巴”。耳朵对嘴巴说了一个谜语:卫生了你,却牵扯上了我。说到这大家就明白了吧。
罩是什么?本义是捉动物的网罩,也是蒙上、扣上遮蔽的动词。在20世纪初叶出现了一个舶来品──口罩。中国人一看就明白,口上即嘴上的“罩”。后来延伸出几样与此字有关的,如眼罩、胸罩。
罩是使动词,是一种动作,如罩上等。既然是动作,一般需要手的参与。谈到口罩,最初是一种“掩口”的动作,《孟子》书中就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这个人很脏,恐怕有很难的气味,于是人们都堵着鼻子屏住呼吸而过。
其实细想,口罩是先作用于呼吸,呼吸主要的器官是鼻子,但为什么叫口罩而不叫“鼻罩”呢?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口罩”记载不是“自防”(卫生自己保护自己),而是被防的。
元代的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音闭,使的意思)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是“被防”的,怕捧着食物人的气息传播到食物上。所谓“蒙”,是将绢布缠在脑后和脖颈上,一直到19世纪末依然如此。
堵上鼻子蒙住嘴几千年前人们就会,并不新鲜,然而把口罩这个装置挂在两边耳朵上是一大发明,这很像眼镜最初是像拿放大镜一样拿在手上,后来用绳子套在脑后,再后来架在鼻梁上、挂在两耳上,三点一线就稳妥了。
口罩从出现那一天起就有自防与被防两大功用。由于人们卫生理念不断加强,必须要让“掩口鼻”这个动作把手解放出来。一开始是用手按住,后来是把口鼻与脖颈缠起来,再以后是系在脑后。1897年至1899年,在德国、法国医生的接力发明下,终于出现了现在的口罩。
口罩正式进入中国是1910年,东北鼠疫让中国人第一次见识了口罩。2003年的“非典”让中国人认识了口罩之必要。眼下的这个“新型肺炎”,让中国人领教了口罩之必须。1910年东北鼠疫,我国公共卫生医学与卫生防疫的先驱伍连德先生亲赴鼠疫前线,并发明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用两层纱布内置吸水药棉,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在当时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此口罩被冠名为“伍氏口罩”。不过在那个时候,基本是西医医生、护士的专用。
后来很长时间口罩在民间有了流行,不过那时候不是为了卫生,而是为了防寒。记得1970年被疏散到津郊农村,到了冬天,知识青年和下放户有人戴口罩,立刻在村里成了新闻,许多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很快有人编出顺口溜,小孩子们看见戴口罩的就唱:“戴口罩的讲卫生,堵着屁股不透风。”
一次冬天出工下地挑沟,风挺大的,一个女知青戴了口罩,那个时候的口罩都是白纱布的,尤其在灰头土脸的野外显得十分洁白,生产队有个老农大概看着不顺眼,说这嘴上堵着东西干活喘气儿行吗,然后嘟囔一句:这像干活的吗?
那个时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都有一个固定的成见,如穿得太讲究太时尚是要减印象分的,如果你锄地怕磨手戴手套是不行的。知识青年就是要磨出两手老茧儿,晒出一身黝黑。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是什么样子?最佳搭配就是“草帽没有檐儿,裤子卷半边。水沟捧水喝,休息抽袋烟”。在插队知青中我不抽烟(当时都是卷烟叶或抽烟袋)反而是另类奇葩。
所以干农活永远不戴手套,即使手上磨出血泡。当然也没人戴口罩,像夏天扬麦子、秋天扬谷子,虽是“暴土扬场”,灰尘糠屑很多,但没有人戴口罩。到了冬天北风呼啸,依然没有戴口罩的,若戴上口罩会惹来“堵着屁股不透风”的孩童调笑。但就在这几天大港的陈寨庄老乡发微信,说全村封村进行消毒呢,不仅都戴口罩,还穿防护服──时代进步了。
此次疫情改变了口罩的命运。口罩如此畅销脱销,无与伦比。更重要的是强制性地让人们戴上口罩,这似乎不仅仅是卫生安全,更是一种社会文明。
常常是,人类一个微不足道,却折射出一种进步,激发出一种文明。由此想到男厕小便池前面的提示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或许以后我们增加另一提示语:戴上安全,危险跑了;摘下危险,安全没了。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