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获 || “一课研究”参训,我的收获与思考

经历了为期四天半的杭州一课研究的培训,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我的感受:殿堂级、接地气、敬佩与感动。殿堂级是指一课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课研究虽然研究的是一节课,但可以是这节课的相关教材分析、学情测查、教学设计综述、课堂环节实证、学习后测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又能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切口和分析视角。接地气是指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一线教师每天都亲密接触的教学日常,比如教材、学生、课堂、作业等。敬佩研究者的坚持不懈,感动于学习者的渴望成长。下面我想就其中三小点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数学教学的“小学问”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一点可谓是干货中的干货。特别是罗永军老师的报告《“生”动的数学教学小学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开门见山,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小学问:能够解决小问题的学问叫小学问。这里聚焦的是小问题:比较角的大小究竟比什么?我们平时教学中会强调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即为角的大小。学生能真正理解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的含义吗?感觉似乎不难,但遇到问题还是会错误百出,原因是张开的大小是指边的长度,还是两边覆盖的区域或是边的开口大小呢。要从角的本质是倾斜度出发。通过实验,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倾斜度相同的情况下,把边多次延长,积木依旧没有滚下来。这就验证了,边的长短不会影响角的大小。罗老师就是通过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的。其实很多数学概念说起来不难,但是要真正理解却不是那么容易,这就需要深入的解读教材,浅出的设计操作活动。

我的思考:

既然每个人都能做“小学问”,那我就没有理由不去做,所以我准备先阅读相关书籍,再厘清操作思路和过程,接着在本校数学组内与全体教师分享交流,并带领大家开展“小学问”的研究活动,进而为后续的“小学问”的撰写奠定基础。

二、吃透教材的方式可以是教材比较研究

几乎每个一课研究都要从研究教材开始,如蒋高崎老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研究》就是将1959年跨度到2001年的人教版五种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再总结异同点;又横向比较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六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接着比较加州版教材,分析其特点,最后总结与思考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这个核心问题。又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卢长征老师对人教版教材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柯媛老师对中日教材进行了多维度比较,分析各自特点以及得到的启示。从某一版教材的纵向比较到多版教材的横向比较,从国内教材的整合对比到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跨度50多年,跨越国内外。

我的思考:

也许有人会说,研究那么多教材干嘛?把自己班级学生所用的教材研究透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因为只有对比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国度的教材,了解各种教材的历史背景,领会不同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比分析后取长补短,实现教学最优化,更好地建构和整合教学内容,才能最大化的服务于学生。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教材比较研究的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因此可以建议学校配备一些其他版本教材: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我们可能不会像一课研究专家那样的深入,但我想可以先在组内对比研究两种教材,按照培训中提到的研究模式尝试进行,既创新教研方式,更注重教研本质,深入教研,而非流于形式。

三、敬佩与感动

首先,感恩所有研究者的无私分享,敬佩他们的坚持与突破。孙惠惠老师这样说:写一本书,做一个讲座,这也许是盛夏的果实,但更重要的是写书之前的准备,看过的书,海量的阅读,收获的是突破自我,提高眼光,团队分享,成就团队,成就自己。柯媛老师对比中日教材时提到;首先把日本教材翻译成中文。朱乐平老师这样评价:仅此一句话,可能是好几个晚上加班加点,也可能找翻译社进行翻译,或许为了更加符合数学教学语言,还要咨询专业人士来进行修改,以及之后的审核等等。其实,在每一个事件成功的背后都凝聚了大量的心血,也许是常人无法想象到的,但当你身在其中,一切都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

我的思考:在众多学习分享者中,一位名叫张伟的年轻教师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了三句话:1.机会是抢出来的;2.研究是做出来的;3.梦想是坚持下来的。确实,她的经历足以证明这三句话。我也很认同,但还想补充几点:1.机会必须要抢,但要做好抢的准备,否则岂不是白抢,我一直很喜欢“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2.研究确实要做,但要有目标、用心去做,否则就是盲从,有目的有行动才可能从中有所收获;3.梦想必须坚持,但还要有人支持,更要有人扶持,否则未必能坚持到底。

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切坎坷都可以看作考验,一切的风雨都可以看做经历。一路走来,机会也抢过,一些抢到,另一些失去;一些小研究也做过,一些成功,另一些失败;梦想一直坚持,感谢一路支持的家人,感谢一路扶持的“贵人”。所以,我准备做下去,写下来。

用朱乐平老师一句话结尾:让我们用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用心做人,用心做事!

作者:张艳;审核:陈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