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篇 辽国民族冲突与解决
A
X
图1 藏友的辽佛。
图2 藏友的辽代金口金座料器瓶。
在辽代,契丹是主体民族和统治民族,契丹族统治者对其境内的其他民族,在某种情况下,也曾实施过一些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因而不时激起一些民族、部族人士的反抗和斗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民族矛盾与冲突。对辽王朝的统治和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威胁。辽统治者解决民族冲突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武力征剿与派员招安,即今之俗称“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辽代版。
有辽一代,与契丹贵族统治集团发生武装冲突的民族有渤海族、奚族、阻卜族、女真族和汉族等。
如与渤海人的民族冲突。辽初灭渤海国,原渤海国的疆域被并入契丹辽的版图,原渤海国的国民,全部成了契丹辽的被统治者。尽管辽统治者对渤海遗民采取了很多安抚政策,大多数渤海人也慢慢融入了契丹辽的民族大家庭中。但一些渤海遗民中的贵族,他们并不甘心亡国,加之受某些辽地方官员的歧视、压迫和排挤,便激化了矛盾,促成了他们组织的民族武装冲突,其目的,就是想恢复重建渤海国的统治,史称“渤海的复国运动”。渤海遗民发动的较大规模民族冲突(复国)运动,第一次是辽圣宗统治时期的大延琳起事。事件的起因是,辽东京户部使冯延体、韩绍勋等人突然改变东京渤海人聚居区的征商办法,一下子加大了渤海人的经济负担。加之户部副使王嘉又献计强征渤海民户造海船,欲运辽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