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静待花开的守护者

做一个静待花开的守护者
—我的特教情缘
桑植县启智学校  江秋梅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叫江秋梅,是启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非常感谢局领导给我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特教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做一个静待花开的守护者》。
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就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一样。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花草树木是,人也是。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份关爱,留住永远的春天。人类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类心灵的残疾!给残疾人多点关爱,使世界更温暖。
2017年秋季,我来到启智学校工作,从此与特殊教育结缘。
启智学校的孩子各有各的特点。初到启智学校,我担任的是启智三班的《生活适应》课。班上共有十个学生,其中唐氏宝宝有三名,因脑瘫引起的多重残疾有三名,智障有三名,自闭症有一名,别看这些孩子站起来有些比我还高,年龄也不小了,但他们心智还不及正常孩童的十分之一。 在你与他交流时,他也许会出其不意地吐你一身口水;将屎尿拉在裤裆是常事;当老师发现课堂上空了一张课桌,在学校广播里千呼万唤他的名字时,久久都没有动静,只有发动全体教师找遍学校每一个角落,你会发现他却躲在某一个角落里玩他的玩具,就是对外界充耳不闻;课堂上他们也许会突然对着你大喊大叫……尤其是,我们启智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智障孩子,大家都知道,智力是天生的,智障是“硬伤”,课堂上老师如果像教正常孩子一样给他们上课,肯定是行不通的。而我教的《生活适应》课,主要内容是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怎样区分男、女厕所,怎么排队,怎么听指令上课、下课,怎么洗脸、刷牙,怎么与人打招呼等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听到这里,在座的各位可能很难理解吧。可能都在想,十几岁的大龄孩子,这些都还要老师教吗?)。事实上,这些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可对于我们面对的这群特殊孩子来说,并非易事。还记得在给孩子们教学《认识蝴蝶》的一堂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孩子们感受蝴蝶的活动状态。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更直观地认识,于是我下载了一段蝴蝶在春天里野花盛开的草地上翩翩起舞的视频让孩子们欣赏,当大家看得正起劲时,小梦突然兴奋地拉起同桌的手,在教室里一边咿咿呀呀地哼哼唧唧,一边歪歪扭扭地手舞足蹈,甭提有多开心了!看着他们深深地陶醉其中,我当时并没有立即制止他们这种下意识的举动,唯恐打破这份难得的快乐氛围。随着这两个孩子的即兴表演,有两个稍有运动能力的孩子也主动加入其中,教室里顿时像一个游乐场,参与其中的孩子开心极了!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原来在普校教学的时候,不是批评这个学生作业不认真,就是埋怨那个学生太调皮,天天为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动肝火,甚至还郑重其事地约谈学生家长,真是那个闹心哪!而现在面对着这群特殊的孩子,内心却无比平静,突然间想到: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要给这些孩子画一个健康的体魄,让他们课后能在操场上肆意奔跑嬉戏;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要给这些孩子画上一个能正常思维的脑袋,让他们能够说出清晰又完整的话语,将内心最真切的愿望和情感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让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事情不再是一种奢侈……给这些孩子上了一学期的《生活适应》课,孩子们渐渐地有了变化:早上到校后看到老师时,学会了挥手打招呼问好;下午放学回家时,学会了和老师挥手告别说再见。慢慢的,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刻。尽管现在我已经不再给他们上课了,可这些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路上碰到我,都要挥起他们的小手和我打招呼,透着满脸灿烂而纯真的笑容,笑容是那么的纯粹!(出示图片)
初到启智学校工作,我的心态正如老戏骨王志文演唱的歌曲《想说爱你不容易》中的一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那需要太多的勇气!”这就是当时我内心的真实写照。一学期结束后,脑海里却突然浮现出海伦.凯特的一句话: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张海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我在为他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
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能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于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县特教指导中心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尽可能地让这些孩子接收到党委政府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育。我们县里由于教师编制不足,没有专门给残疾孩子送教上门的老师,我便主动参与送教上门工作,送教的学生不仅有送文化和送温暖(不具备学习能力的残疾学生)的对象,还有电话送教(不在桑植县生活的学生)的对象。在送教的过程中,也与这些孩子、家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下面就是我和我的送教对象小求之间的故事。
小求今年已经15岁了,他是一个集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和言语障碍于一身的男孩。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欠下了巨款,小求父母只好奔走他乡打工还债,家里只剩下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小求。可想而知,小求家的生活是多么的困窘!
初到小求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满脸污垢、满身是土的男孩子,目光呆滞地站在自家的走廊上,而他身旁则是拄着拐棍的奶奶满脸愁容。当我说明来意后,看见步履蹒跚的肖爷爷颤颤巍巍地提着蔬菜正往屋里走来,当时我的心头是那个酸的呀,心里更满是沉重。接下来,我尝试着与孩子沟通,可是根本听不清孩子说的是什么,只偶尔通过手势和爷爷的解说中(奶奶的听力已经不行了),了解到孩子想表达一些什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我拟好送教计划,决定给孩子辅导一些简单的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画画和生活适应等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都得一步一步来)。虽然孩子每次都学得非常认真,我也教得非常认真,可是小求是个多重残疾的孩子,所以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但我并没有放弃,通过一年的努力,孩子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还认识了口语交流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常用称呼的词语,如“爸爸、妈妈、爷爷……”等词;在我和爷爷奶奶的共同努力下,十以内的加减法也能勉强完成了: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也能涂上鲜活的颜色了……尽管他的记忆很短暂,也许上次辅导花了两个小时才认识的一个字或一种颜色,到下次去辅导问他时,他又已经模糊不清了,但我也不能轻言放弃。还记得第一学期在给他辅导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我没有选用从文具店买回来的教具,而是就地取材,在他家的塔子里顺手捡了一些小石子作为教具,一边数数一辅导加减法,尽管他有时可能还只数到三就忘记下一个数,我就通过摆石子帮他回忆下一个数是几,通过这样反复多次练习,两节课下来,小求有可能记住了一个数,有可能下次来他又记不住了。可一想起他那懵懂又执着的眼神,尽管没有成就感,我也甚感欣慰。由于小求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所以对小求的照顾更是力不从心,每次去给他辅导时,见到都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小求,因为无论是从他的脸上,还是衣服上,你永远也无法分清哪是鼻涕、哪是泥土,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甚至还有点小嫌弃,考虑着以后是不是换一个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送教对象。可眼前摆在面前的是:该如何靠近他呢?最后还是决定在给他辅导之前,得先给他洗洗脸、整理整理,再行辅导。边给他辅导边思量,我不能长此以往地包办下去呀,到底我该如何去帮助这个既让人怜爱又让人心疼的孩子呢。想到一个星期只能到他家去一次,于是我就想到了小求的爷爷奶奶,告诉他们,孩子这么大了,要教给他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说洗脸、刷牙、打扫、做饭……只有这样,当他们百年之后,孩子才能继续生活下去。经过我和肖爷爷、肖奶奶的耐心训练,小求终于能够自己独立洗漱了,后来每次去给他辅导时,脸上洁净多了,人也精神了不少。看到孩子一天天在改变,我也很高兴。以后每次去送教时,都会自掏腰包给他带去一些零食和学习用品,所以每次他只要看到我的车一出现,就立马放下手中的小石子,挥起小手,边问好,边鞠躬,甭提有多可爱了。开始辅导之前,他也已经能自觉把书包拿出来,将学习用品一样一样地往桌子上摆放好了;给他辅导完返程时,还会很自觉地把我送到屋头,边挥手边口齿不清地说再见。看到这样的小求,我心里不再是嫌弃的感觉,反而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成了特教人,能给他灰色的生命增添一抹色彩!虽然现在给小求送教的老师不再是我,但我也会偶尔去看看他。闲暇之余,经常和好姐妹聊起到特校来工作后的一些温暖人心的小事,也深深地触动了她们,她们也不时的通过我,给这些孩子带去问候和温暖。两年来,我结识了很多有缺陷的孩子,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内心的浮躁少了,对名利的追求少了,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爱计较个人得失了。现在经常萦绕在心头的是,要如何去笑着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繁琐事,如何热爱生命,如何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因此,我也非常推崇尹小星的这句话:人有千差万别,有高矮肥瘦美丑之分,没有谁一定比谁高贵,谁比谁低下。只要能够在自己生活的领域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用的“废人”,各人都可拥有完美的人生。

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非常喜欢著名歌手苏芮演唱的《奉献》这首歌,歌词的开头就非常震撼人心,也特别适合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声:“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我不停地想……”是啊!我能拿什么奉献给你呢,我亲爱的的孩子。
从十七大报告的“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的“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的“办好特殊教育”,党和国家历来都没有忘记特殊的孩子们,没有忘记特殊教育这块领域。办好特殊教育,首先应当在保基础、广普及上下功夫。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高。但是,较之普通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仍旧偏低,距离国家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的硬性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些残疾孩子因为残疾程度较重、距离特殊教育学校较远、社会歧视、家庭贫困等诸多原因,没能够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因而,办好特殊教育,需要在摸清底数、全面普查、广泛覆盖上着力。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要逐人核查,不让每一位残疾孩子因贫因残失学,要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我想,作为一个特教人,目前我、我们能做的,其实还真不少。而我们也确实正在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仁爱护花 快乐陪伴”的办学理念。
夯实基础  积极摸底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2017—2020年)计划中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区特殊学生入学率在2020年要达到95%以上,为了推进桑植县的特殊教育工作,特教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发动启智学校的所有教师,历时两年,终于摸清了我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基本情况。这两年,作为特教指导中心的成员之一,我也经常自己驾车,不管日晒雨淋,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桑植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每一个村落。现在,我可以骄傲地告诉每一个桑植人:虽然我不是桑植本土人,可是我的足迹遍布了整个桑植的山山岭岭,我为我能说上一口字正腔圆的桑植话而感到自豪,现在的我俨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桑植人了。当然,两年的摸底调查,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目前桑植县6—16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第一手资料:截止目前为止,我县6—16岁的适龄残儿近五百人,随班就读二百五十多人中,有二百四十多人是适龄残儿;全县送教上门总人数有一百五十几人;在外地康复或特校就读的有四十多人;适龄残儿中有近二十名人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有一小部分残儿经受不住病魔的困扰,已经到另外一个天堂去了;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适龄残儿已经随父母迁户到外地去了……这份数据,真的是来之不易!还记得2018年春季,正值播种的季节,一大早从学校吃过早餐,我载着指导中心一行人就出发去内半县入户摸底。我们乘着凉爽的晨风,闻着满山泥土和野花的芬芳,一路翻山越岭,走访完凉水口、沙塔坪的摸底对象后,又一路沿着弯曲又狭窄的盘山公路,来到地处桑植北边的边陲乡镇龙潭坪,这里与湖北的梅坪毗邻,十分偏远。当我们沿着乡间狭窄的小路,通过挨家挨户的询问,终于走访完两个孩子家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好找到当地一家旅馆住下来。由于奔走了一整天,大家伙匆匆洗漱完毕就各自休息了。因为是农忙季节,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我们便约好出发去下一个残儿家走访。可偏偏事与愿违,尽管我们起那么早,却还是让扑了个空。一问邻居才知,鑫鑫的父母已经出工去了。这些父母起早贪黑地干活,不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过上幸福的生活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于是,我们只好先去四方溪的残儿家走访。当我们一行四人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四方溪时(出示图片),经多方(学校、村部)打听,硬是没有打听到小颇的消息,内心忍不住嘀咕起来:真是出师不利呀!接连走访两家都没有达到目的,心里禁不住有点着急起来。因为我们掌握的信息里面既没有家长姓名,连孩子办证时家长登记的电话号码也已经成了空号。难道就这样回头?可这里实在是太远了,来一趟很不容易。经过大家伙商议,我们去村里挨家挨户地问,看看他们村里有没有哪家的孩子存在特殊情况(残疾)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了解,我们终于问到了此行要走访对象的信息,原来小颇已经改名了。当邻居说出孩子现在的名字时,大家伙都很有默契地相视无奈一笑了之,因为这个孩子现在正在启智学校读书呢,其实像这种情况远远不止他一家,这也给我们的摸底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不管过程如何艰辛,只要达到目的,我们便不虚此行!摸底路上的艰辛和困难远不止如此。还记得去年下半年,我和启智学校的小蒋老师一组,因为那天我们要去四个乡镇中未入学的残儿家中走访,一大早我们就从城里出发了。我们当天的第一站是地处桑植西北,与龙山接壤的上河溪乡,其中有一个走访对象是与龙山猛壁村相邻的东风坪村,由于我们不熟悉地形,加之家长的电话号码又是空号,所以只好向当地政府求助,政府委派了驻村干部给我们带路。当到达小明家时,时间已接近下午一点,虽然我们已经又困又饿了,可看到小明家家徒四壁的窘境,以及他那双茫然无知的眼睛和他弱智的母亲,我们的内心怎么都平静不下来。当我们把带去的牛奶和饼干递给孩子时,发现他的手是无力地,所以也根本无法接过我们递过去的食物。可我并没有错过孩子那满是渴望的眼神,我只好从箱子里取出一盒牛奶,并且帮他把吸管插上,当孩子终于喝到香甜的牛奶时,我同样没有错过他一脸满足的神情。是啊,原来幸福如此简单!返程路上,当我们在两河口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最后一个走访对象的家中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出示视频和图片)当时只有小辉的爷爷还在看电视,他父母已经睡下了,可一想到第二天还有其它的事,所以我们只好把他父母叫起来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了解后,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因为近亲结婚,所以两个孩子都有问题。而我也悄悄地问过他母亲,当初结婚时,难道当时就没想到过会对后代有影响吗?她母亲感到很茫然,表示他们两口子并不知道,近亲结婚对后代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回到家中,已经是深夜了。当夜虽然已经疲惫不堪,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脑海里时刻会想起小辉母亲的话语“不知道近亲结婚对后代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她那种无奈的眼神让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沉重!这也许是我们大山深处的通病吧——经济、文化、交通的落后,直接导致老百姓愚昧无知。在摸底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重度脑瘫的孩子,尽管家里倾尽所有为他们治疗,可是他们并没有熬过本该充满无限活力的少年时期,便匆匆走完了他们的一生。此时,我不禁扼腕叹息:生命是何其短暂啊!
应学尽学  主动安置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更是为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特殊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关心、爱护与支持,而应当办出质量、办出水平,让残疾儿童称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残疾孩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特殊教育的多元化需求。特殊教育不仅要兼顾特殊教育的种类,满足听障、智障、视障、自闭症等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而且要照顾到同一残疾种类不同残疾程度的教育差异。
有了真实、准确地数据之后,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国家二期提升计划”落实到位。通过领导的督促,再结合摸底情况,特教指导中心也琢磨出一些行之有效地解决的方案,诸如:将轻度残疾的孩子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目前,我县随班就读学生有二百五十多人),中度残疾孩子到启智学校就读(目前,启智学校在校学生五十一人),而重度残疾儿童不能到校学习,则主要采取送教上门(送教的内容也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确定的,比如说:对于稍有一些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孩子,可以给他们送文化、送康复或给予他们生活技能辅导;而对于外界刺激完全没有反应,没有接收教育能力的孩子,我们大多以送慰问为主;还有一部分不在本县境内生活的,为了配合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大多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送教,送教的同时,还和学生家长商讨着怎么教育孩子才是长远之计)(出示图片)等不同形式,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残疾儿童“各取所需”,获得顺应其自身特点的特殊教育。
2020年,是桑植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众所周知,七、八月份是所有老师的暑假休息时间,但为了配合脱贫普查工作,受学校和教育局的安排,这个暑假,我有幸又成了此次“迎普”工作中的一员,一旦有哪个乡镇需要提供送教这方面的资料,我立马闻电而动,对于有疑惑的地方,我积极地与资源老师和各乡镇协调,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立足发展 提升能力  “请进来”  对于送教老师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四年来,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下,特教指导中心委托启智学校共组织了九期资源教师的培训活动,我也主动积极地配合工作,共承担了五期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策划,并亲自上辅导课,把平时在全县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资源老师一起分享。与此同时,在第四期资源教师培训时,特教指导中心还特别邀请了湖南省特教专家——攸县特校的彭琴校长,为我县的资源教师进行了就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专业指导。在交流的过程中,彭教授还对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见,有效地解决了一些资源老师在平时工作中的困惑或矛盾。通过大家齐心协力,桑植县适龄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出示送教和培训图片)“送出去” 为了促进我县特殊教育的长足发展,为了学生早日融入社会,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重视特教队伍建设是关键,特教指导中心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确保师资培训经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到省外南京特师、重庆南川特殊教育学校、秦淮特校学习发达地区特校的管理特色和亮点工作;省内到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等二十来所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校园文化建设,返校后开展以点带面、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活动,坚持校本培训与校外研修相结合。为了帮助老师系统学习、常态化培养,学校及时建成教师成长室,引导老师从课本、课堂、研讨中学习与成长。通过各种培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新了观念,积累了经验,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升。2020年,桑植县特教指导中心发起并组织、承办了张家界市第一届特殊教育研讨会,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活动有论文评比、小故事评选、特校课堂教学比武、随班就读视频课评比等,不仅开拓了特校教师和资源教师的视野,老师们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活动促学  学用相长  特殊孩子很特殊,十几岁的孩子了数个数要天天练习、吃饭穿衣得时时提醒、过马路得有人牵着手……一切在同龄普通孩子看似简单不过的事儿,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要想做好总是那么地困难。为了让这些孩子早日融入社会生活,特教指导中心联合启智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存在感、满足感,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比如说:户外亲子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这是一个检验学生平时家训的好机会,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孩子牵着家长,走进社去、广场,拾起一片片垃圾,不仅让孩子从小懂得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更让家长明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参加红军纪念馆,不仅是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让孩子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得到县交通警察亲临指挥的过马路训练,让孩子们懂得了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消防逃生安全演练,让孩子们明白在面临火灾时,该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2020年12月的一个周末,启智学校一班涵涵家失火了,涵涵是个脑瘫儿,不会说话,走路不稳,家中失火时,他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在家,无独有偶,当时,奶奶在厨房做饭,只有他一个人在客厅烤火,一开始由于没有明火,只有少许烟雾,涵涵根本不知道,当后来火势增大后,他才有所发觉,但他并不知道要立即通知在厨房的奶奶想办法灭火,可老师平时在学校演练的怎样逃生却记住了。听奶奶后来描述,只知道当时涵涵拿着洗脸的毛巾捂着嘴、鼻踉踉跄跄地冲出门去……)
是啊,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出于“5+2=0”的状态,只要老师不放弃、家长不离弃,也许他们的成长犹如牵着蜗牛去散步,但沿途的风景也一样美好,目的地也是会有尽头的。
爱不应有国界之分,爱不应有种族之分,爱不应有性别之分,爱不应有年龄之分,爱更不应有健康残缺之分。一份关爱,留住永远的春天。是呀,对残疾人多点关爱,使世界更温暖。教育好一个残疾孩子,就是解救一个残疾家庭。而我也为自己有幸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感到自豪!我愿做菩萨那朵莲,做一个静待花开的守护者!以此与大家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