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地理 | 八二三,炮击金门岛
历史上的金门
1958年7月,中东阿拉伯国家掀起了对抗西方殖民势力的斗争,伊拉克、埃及等国与美英等列强矛盾激化,热战不断,如“伊拉克七一四革命”,一举推翻了亲美的费萨尔王朝。在国际大环境下,屹立在东方的中国“六亿人民同中东人民站在一起”。
此时,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中东,最近那里很热闹,搞得我们远东也不太平;人家唱大戏,我们不能只做看客。我们不能只是在道义上支援中东人民,还要有实际行动。”这个“实际行动”就是择机“炮击金门”,敲山震虎。
其中,金门、马祖等列岛是国民党军在大陆溃败后的生存海岛之一,更是屏障台湾的前哨据点、窜犯大陆的跳板。由于金门地理位置特殊,与大陆距离近(最近处仅隔2.3千米,离厦门为10千米),所以大炮是国共双方进攻的主要武器。为打击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制止国民党军的骚扰,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自1953年起,多次炮击金门。
1954年台湾国民党当局与美国政府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大陆曾对金门岛发起过“9.3炮战”,共击沉国民党舰艇3艘,击伤4艘,摧毁炮兵阵地11处,仓库6座。其中,最主要的作战行动集中在1958年8月23日一1959年1月7日,史称“八二三金门炮战”。
此轮炮战,解放军进行7次大规模、数十次中小规模炮击,13次空战,3次海战,共发射炮弹数十万发,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36架,击沉击伤舰船27艘,毙伤国民党军7000余人。据统计,此次炮战中,在20分钟内,459门大炮就发射了3万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分钟发射1500发炮弹,共计600吨钢铁。
在炮战期间,为了针对美国驰援国民党军的行为,(1959年9月4日)中国公布了“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舰船,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在中国“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的方针政策下,美军基本没有近距离与中国大陆接触。
在一定程度上,金门炮战算是两岸政府的一番默契合作。中共中央炮击金门的宗旨,很快从“收复金门”,改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中国中央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一者援助了亚非拉人们反帝反封建的斗志,二是为中国(大陆)赢得了国际关注度(国际地位提升),三是避免美国要求国民党当局划海峡为治(为了给蒋以继续驻守金门的理由),造成祖国分崩离析,四是满足两岸政权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述求,五是惩戒国民党长期以来对福建沿海的骚扰。
1961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解放军主动停止对金门的实弹炮击,只在单日发射一些宣传弹。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美国宣布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废除美国与台北当局的《共同防御条约》。
同日,中国国防部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对金门诸岛的一切炮击。至此,历时21年的的“炮击金门”,正式落下帷幕,海峡两岸迎来了一定时期的“和平时代”,但二者仍处于战争状态,且未有一方宣布放弃武力。
叫阮的名 音乐磁场 - 音乐磁场17-闽南语经典名曲
地理上的金门
金门岛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海域(九龙江出海口)、泉州市西南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金门,西与厦门岛遥望(主岛距离约10千米),东隔台湾海峡与台中市相望(离台湾岛有210千米),由以金门岛(古称“浯洲屿”。岛形如哑铃,东西宽,南北狭,中多丘陵,沿海多港湾,其西有小金门岛)为主的大、小59个岛屿组成,陆域面积为151.65平方千米,人口约10.54万。
金门孤悬于厦门岛东海外,扼厦港咽喉,为闽南屏障,东望中国台湾。据说,明清之际,郑成功收复台湾,即起兵于金厦地区。金门岛矿产有花岗石、瓷土(即高岭土)等,特产金门高粱(酒)和炮弹菜刀闻名遐迩。此外,农产有甘薯、花生等,工业有机械、食品等。
明代时,在此地置金门千户所(一军事机构,多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以金门岛得名,取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清代时,当地设金门县丞,属同安县(属泉州府)。辛亥革命后(1913年),金门改隶思明县,次年析置金门县。金门县政府驻金城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现由中国台湾当局实际控制。
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内战的延续。虽然两岸早已实现停火,但从未结束战争状态(行为)。换言之,战火纷飞的年代,从未远去。
注意——1949年的“金门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覆灭(败退台湾),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结束。其后,台湾省的主权自然“让渡”给了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第十兵团发起“金门战役”,试图一举解放金门。但由于信息封闭、骄兵轻敌、不善海战等因素,该战役成了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1948年下半年以来)解放军遭受的罕见挫折:率先登岛的三个团(9000余人),因无外援(后续数万部队无法登岛),激战三昼夜,几乎全军覆没。
1949年的“金门战役”,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件憾事,更是人民解放军的惨痛教训,却也成了屡战屡败的蒋介石眼中的难得“大捷”。自此,台湾国民党当局且将金门和马祖视作他日“反攻大陆”的桥头堡。但是,经“金门炮战”后,台湾当局逐渐认清形势,从“反攻大陆”改旗易帜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