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父子系列之书画篇(下)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中国美术史》《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中国艺术与文化》《你不可不知的中国画家及其作品》《移花就镜》,曹星原老师的专栏《中国美术50讲》,黄小峰老师的专栏《了不起的中国艺术史》
上篇('二王'、'大小李将军')请关注回看
三、米芾、米友仁
米芾初名黻[fú],后改芾 [fú],祖籍山西,后迁居襄阳,因此有'米襄阳'之称。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一格,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跨越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他的母亲是宋神宗的奶妈,有了这一层关系,他可以有大把机会赏玩研究皇宫收藏的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据说米芾年轻时临摹名家,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米芾曾潜心学王献之的书法,最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后人称他'入帖出帖'。什么样的风格呢?用米芾自己的话说叫'刷字',他的字像用刷子刷出来的,被形容为'八面出锋'。苏轼评价他说:'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
米芾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该帖是米芾38岁时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8首,共计71行658字。
▲米芾《蜀素帖》局部
米芾还有一幅书画名作——《珊瑚帖》,是他晚年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米芾《珊瑚帖》
全文如下: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说的是他收到一个珊瑚笔架,让他非常开心,兴之所至直接用毛笔在纸上画出了笔架的样子,左边还附上一首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米芾有书法传世,但没有看到他的画作,其真迹已经失传。其子米友仁继承了他的理论和技法,让后人有机会看到'米家云山'的风采。
米芾山水画师法董源,然别出新意,多以水墨点染,重意趣不求工细,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其子米友仁承继并发展他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就是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濛濛、变幻空灵而见称。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绘画史上也称'大米''小米',合称'二米'。
'米家云山'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米芾所倡导的'平淡天真''自适其志'的审美观,以及追求绘画创作的自由精神,对后来的'文人画'影响较大。后世所谓'诗、书、画'三绝,起点也可以追溯到米芾这里。
▲传·米芾《春山瑞松图》
《春山瑞松图》可能为宋人仿作,画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应该是后人所加。画中描绘云雾掩映的山林景色,白云满谷,远山耸立云端,近处数株古松隐显于雾。松下有亭,空无一人。山峦青绿晕染。作品突破了过去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传统方法,把王维以来的'水墨泻染'、王洽的'泼墨'、董源的'淡墨轻岚'及其点子皴,根据多雨迷漾变幻无常的江南自然景色,加以融会贯通,创为以横点为主,画烟云变化,雨霁烟消的山水。
▲米芾《翠微深处图》
吴师道在《吴礼部集》卷十八《米元晖云山图》中评价米芾父子二人:'书法画法,至元章(即米芾)、元晖(即米友仁)而变。盖其书以放易庄,画以简代密。然于放而得妍,简而不失工,则二子之所长也。'米芾父子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自娱'一派,米友仁经常在自己的画上写着'墨戏'二字。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局部
▲米友仁《云山图》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
四、马远、马麟
马远出身绘画世家,世代均以图画为业,先祖时号称'佛像马家'。其曾祖父马贲[bēn]在北宋元祐时期就是著名的宫廷画家,父亲马世荣和伯父马公显均是宋高宗时期画院待诏,其兄马逵以及子马麟也是优秀的画家,故有'一门五代皆画手'的美称。
马远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马远的画作意境清新,在山水画上更是改变了五代及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的画法,利用景物的一角来表现广大的空间,世称'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曹星原老师在专栏《中国美术50讲》提到,中国早期绘画,人和山水是彼此分离的,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山水来点缀人物,陪衬人物的活动。到隋唐时期,人开始走进自然的空间。到北宋时期,山水画发展到一个高峰,人还是以欣赏自然的观看者角色,不知觉地徘徊在山水之外,北宋的大山大水依然是主客分离的。到了南宋时期,江山失去一大半,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过来,原来山水跟'我'的关系是以'我'为主,而不是山水的附庸。
马远不仅在艺术上克承家学,还超过了他的先辈,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画风,创造了豪放简括、水墨苍劲的艺术特色,罗韬在《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中提到:马远、夏圭的'水墨苍劲法',为山水画史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所谓得'马夏之变')。马远传世的重要作品有《踏歌图》《山径春行图》等。
▲马远《踏歌行》
'踏歌'源于古代的一种歌咏娱乐形式,就是一边歌唱,一边用脚踏地打着节拍,马远的《踏歌图》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欢乐的场面。马远并没有去描绘乡间踏歌盛况的全貌,而是选取了左右两组互相呼应的六个人物脚踏节奏、手舞足蹈,来表现踏歌欢乐的气氛。《踏歌行》轴上端中间的地方,是南宋皇帝宁宗赵扩抄录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马远《山径春行图》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描绘了一个怡然自得的文人,一手捋着胡须,一手移动衣袖,慢步行进在春天的山径上,45度角仰望远方。随风飘动的柳枝,雀跃嬉戏的小鸟,展翅翱翔的大雁,盛开的桃花,后面还有一位书童随行,手中搬有一琴,此情此景,这位文人内心一定充满诗意的喜悦,也想吟诗一首。画面的右上方还真有两句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是南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任皇后——杨皇后(南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题的,马远、马麟父子深受杨皇后喜欢。
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之处超过其父马远,其传世的重要作品有《层叠冰绡图》《静听松风图》等。马麟颇得宁宗赵扩、杨皇后称赏,杨皇后还常在马远、马麟父子的画上题诗。这位杨皇后善诗词、工书法、颇涉书史、知古今,清乾隆皇帝曾御题诗一首:'庆元有杨后,可是出关西。画自女中佼,书将帝与齐。风枝如向日,雪絮不沾泥。设较谢家句,一筹当让亏。'
▲马麟《层叠冰绡图》
马麟的《层叠冰绡图》在绢素上画疏枝绿萼白梅两枝,一俯一仰,枝瘦花繁,花瓣以双勾填色法为之,精细而雅妍,留出大片空白,更增冷艳和雅致。一冷一静,自具高格。罗韬在《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中评价马麟画绮丽中得冷、静二妙。画中款识:'臣马麟',另有杨皇后题'层叠冰绡'四字,题诗:'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
▲马麟《静听松风图》
《中国历代名画鉴赏》对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作出了颇为中肯的评价:图中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细劲;山石用斧劈皴,笔法比马远秀润。但与其父马远相比,在构思立意、技法的全面性、境界的追求等方面,都逊色一头。马远善弄险陡壁峭岸,而马麟却把方方的山峦画成方折平庸;马远作树以勾勒刚狠为尚,出笔顿挫犀利,而马麟却碎笔琐线,重叠再三,体现不出挥洒自如趋势。只有那强烈的大斧劈皴,以刷笔积出块面,才是继承家传的特点。
总体而言,马远、马麟父子,马远的名声更响亮一点,毕竟是与夏圭一起开宗立派的人物。《画史会要》记载:(马)麟不逮父。(马)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