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日记】《初月贴》读帖学习
《初月帖》、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
《初月帖》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 不办。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注:释文多有不同,例如“停行”)
我感觉《初月贴》是王羲之极具浪漫气质的作品,天真烂漫甚至不计工拙。通过王羲之笔触的墨迹可以感受到当时书圣王羲之在书写这封信札时的充沛情感和“无意于佳乃佳”的状态。
首先此帖较其他信札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此帖出现了多处“破锋”。这和王羲之其他“唯美”作品是不太一样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自然的书写状态。这种在迅疾笔速下才能出现的状态使作品达到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可复制性。我想当时书圣的状态是“感性”大于“理性”的,那种率意和天真的情感直观的展现在纸上,令人触目可感。董其昌评《初月帖》说:“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我想这就是艺术最好的状态。
其二便是其书写的节奏感,如果我们一行一行的去读,随着线条的流动,我们在脑海中可以试着还原下王羲之手中那支笔的起伏舞蹈。感受一下书写心理。也许也能感受到当时的心境。尤其每个字组的斜势其实就是一种情感的波动。可以看一下第一行左右摆动,似斜而反正。第二行连续四个两字字组都是左倾,不知羲之当时何所思。
该帖通篇草书,区别于其他手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向大草狂草的过度,很多字的结构已经逐渐解散打开,逐渐更加抽象化,线条化,打破单个字的字形的区分。走向连绵的开合之势。虽然没有出现整行的连带,但已经是多处发生了连带,如果再一步强化这种连带,则就是狂草了。
读帖悟道,快乐书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