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王思聪惹火的微博热搜,到底是怎么个算法

昨日晚些时候,王思聪在社交媒体微博上突然放了一个“大炸弹”,他表示,优酷买热搜还蹭自己的热度,并宣布“以后我和我旗下所有相关公司不会再与优酷有任何合作”。

根据目前的相关信息显示,此次引发王思聪“发飙”的,是优酷近期将推出的首档以国漫IP《头条都是他》贯穿全产业链打通的综艺节目,此前曾有爆料称节目中会有“王思聪弟弟”参加这档选秀节目。随后,包括“王思聪弟弟”、“王思聪 优酷”等词条陆续登上微博热搜榜。

很快,优酷《以团之名》节目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校长,真不是我们干的,更不是我们刷的”。据《以团之名》官方解释,“刚问了新浪微博,人家明确说热搜第一是非卖品,真有热度才会上”。

但是这个解释显然不能让网友满意,有观点认为,“S级的项目有哪一个是临时上线批宣发预算的,今天下场了多少营销号,文案都一样,这个话题不是你们节目带的,就是选手为了蹭热度,别解释了”。更有网友直言,“万万没想到,是靠挨骂出道的”。

实际上,微博热搜可以花钱买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在今年1月,《检察日报》就点评微博“就是依靠销售各种推荐、搜索、阅读量、广告、电商等实现了流量变现,从而探索出自己的商业模式,将庞大的用户流量转化为盈利推动力,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过“买热搜”这条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呢?

今年1月,微博热搜迎来一轮整改后,逐渐进化出【热搜榜】、【话题榜】、【新时代】、【同城榜】、【好友搜】五大板块,并宣称“实时热点,每分钟更新一次”。按照此前微博官方解释的热搜推荐算法机制,这些榜单是根据搜索热度进行排序,而搜索热度则是基于短时间(比如一小时内)的可信用户真实搜索量,以及搜索量变化趋势进行计算得来。

而惹恼王思聪的“买热搜”行为,江湖流传主要是两个渠道。要么是神秘莫测的“官方渠道”,比如《以团之名》在回应中就强调“热搜第一是非卖品”,暗示其他排位还是可以努努力的,而在上面这张中午的微博热搜排行榜截图中,排在第三名话题#王子异冒险家寻宝#的后面明显地打上一个“荐”的标签。

如果觉得“官方渠道”太玄乎,也可以走走有钱能上的“民间渠道”。即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到足以冲上热搜榜的流shui量jun——通常电商平台上有提供相关业务,只要价钱对的上号,根据“卖方”宣传,前十、前五,甚至前三都能“百分之百上榜”。如果“王思聪弟弟”或者“王思聪 优酷”真的是有心人购买的热搜排名,再按照网友的说法,“加上王校长自带流量,第一不就很简单?”

这种没什么人民群众基础的上榜热搜,一般被网友调侃为“热搜空降兵”,虽然大部分空降的热搜会因为后劲跟不上很快消失,但是多少都达成了一定的传播效果。比如这次的《以团之名》,不管节目中到底有没有“王思聪弟弟”出场,不管王思聪旗下公司还和不和优酷合作,至少在未开播之前,千万网友的心中就记住了这个综艺节目的名字。

但是这种买榜上热搜的行为,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则很容易就成为“作恶”的工具,尤其是当舆论火力被集中哄抬某一个关键词的时候,则很容易将其迅速推升为实时热点,由此吸引到更多网友的关注和点击,甚至进一步参与互动或攻击等行动,从而达到话题炒作的目的。

而在这中刻意引导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则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沉默的螺旋”。

以往“沉默的螺旋”指的是更大声的传播观点会吸引更多赞同观点的人加入进来,而与之意见相左的人可能会害怕被鼓励而对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受众具有匿名性,人们的心理状态更接近“本我”,原本担心被孤立的恐惧心理很容易别化解,所以学界关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适用于互联网一直有争论。

但是互联网平台上“买热搜”的行为,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沉默的螺旋”:有财力有资源的公司或集团,以及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显然更容易获得排位靠前且停留时间更长的热搜,有时这些买来的热搜甚至会抢占公众更为关心的社会民生类新闻的地位。当一位网友无所事事翻开热搜榜单时,摆在他面前更多的却是明星八卦,久而久之,社交平台的后台数据会显示人们越来越关注明星八卦,从而对推荐内容的比重进行调整,而那些对明星八卦本不感冒的受众,则将被迫陷入另一种“沉默的螺旋”。

曾经有传播学者认为,互联网及其相应技术的到来会改变受众在许多传播环境下的不对称关系,但现实往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随着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互联网算法的革新越来越先进,人们接受信息的窗口并没有如理想中那样随之变得更加开放,因此如何保证整个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依然会是每一位参与传播的人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全面屏=高画质?你可能对手机屏幕有点误解

屏占比和显示效果好,你觉得那个更重要。

硬件还是玩不转,Valve“蒸汽宇宙”已成昨日黄花

看起来,Valve的硬件之路将迎来终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