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早已被剧透却依然真香的科技盛宴、一场长达数小时的行业狂欢,对于2020年6月23日凌晨举行的苹果WWDC首日发布会来说,其所包含的信息量、对未来PC与芯片产业所可能造成的影响都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几乎全球的科技媒体都开始为其忙碌了起来。不可否认,苹果这次的技术进步是真的很大,但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一天里,就不会有其他家敢于放出他们的新品信息了呢?你别说,还真有这样的“勇士”,那就是其老对手谷歌。只不过,在看到谷歌安卓开发者网站最新放出的这则“新消息”之后,我们的心情可以说与观看WWDC直播时截然相反,几乎是一下子掉到了冰点。
谷歌说了什么?简而言之,他们在2020年6月23日正式宣布,旗下的Wear OS智能手表操作系统终于支持硬件加速显示表盘了。讲真,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相当震惊的。因为这也就等于说谷歌承认,从数年前至今,安卓正统官方平台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在显示表盘的时候GPU其实一直都是不起作用的,靠的是CPU“硬算”显示的界面,而很显然,这意味着高得多的功耗与低得多的流畅度。但更要命的是,“硬件加速UI”这个早在安卓4.X时代就已经被彻底搞定,可以说是现代操作系统必备的技术,却直到2020年过半,直到老对手苹果的Watch OS 7刚刚发布,并且迎来满堂喝彩的时候,才总算是在谷歌的智能手表平台上姗姗来迟。这意味着什么?作为曾经公认具备独立软件生态体系的“真智能手表”御三家之一,谷歌的Wear OS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虎头蛇尾的典型。不要说与苹果的Watch OS相比,甚至都不是三星那套基于Tizen系统可穿戴生态的对手。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谷歌身为当今占据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八成以上份额的巨头,却做不好小小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呢?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当年初代MOTO 360的时代,“谷歌手表”其实也曾风光过,甚至就连三星也曾是谷歌Wear OS(当时还叫Android Wear)生态的参与者。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谷歌手表”的掉队,其实也是从一开始就埋下的隐患。当我们把苹果、谷歌,以及三星三家的智能手表生态,最初和最新两个时间点上所使用的芯片方案进行横向对比之后便不难看出,曾经的Android Wear、如今的谷歌Wear OS智能手表,它们所采用的芯片在制程、架构上一直都是严重落后于苹果三星两家的。这是什么概念呢?大家要知道,和非智能功能固定的“大手环”相比,所谓智能手表,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完整的操作系统,能够由用户自行安装应用程序并扩展功能。一方面来说,这当然需要强大的性能才能保证整机的流畅;另一方面来说,更新的制程与更新的架构也必然意味着更好的省电效果,从而在手表维持“智能体验”的大前提下,还能避免经常充电的尴尬。为此无论苹果还是三星,两家都在自己的智能手表生态中使用了自主研发的低功耗处理器,充分保证处理器可以满足手表的功能所需,同时还有着出色的性能表现。但谷歌呢?没有自研低功耗处理器方案的他们,只能是合作伙伴给什么就用什么、合作伙伴一年半载要是不推出新的智能手表芯片,“谷歌手表”生态里的那些厂商就没有新的硬件方案用。结果要么是功能或者性能上落后于对手,要么就是需要外挂其他的协处理器来增强功能,但与此同时让本就糟糕的续航更为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当说到智能手表的定义的时候,我们固然是想要提醒大家,那些不能安装AP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操作系统的“表型设备”,是不能称之为智能手表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一般消费者对于智能手表的主要需求,难道就是不停地在手表上装第三方软件玩吗?当然不是。事实上看过苹果WWDC发布会的朋友就知道,专业的健康监测功能与贴心的自动化运动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如今智能手表用户最为看重的卖点,可能都没有之一。无独有偶,就在苹果WWDC召开的前几天,三星在Galaxy Watch Active 2智能手表上测试了许久的心电图测量和血压监测功能,已经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医疗认证,这意味着在当今最流行,也公认最先进的智能手表健康监测科技上,三星追上甚至是略微赶超了一点点苹果的水平,两者再一次共同站到了“顶级智能+顶级健康监测设备”的竞争起跑线上。然而,相比之下谷歌在干嘛呢?根据日本Getnews网站今年3月11日的报道,谷歌前不久刚刚向Wear OS的用户发送了一份调查问卷,征询消费者对于在智能手表上增加血氧饱和度测试功能的意见。除此之外,谷歌还在计划为旗下的智能手表系统增加睡眠监测、心率警报、自动检测运动状态、自动检测用户压力水平,以及与血糖仪、血压计等其他智能健康设备配对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无论是三星还是苹果基本上都已经是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实现了。换句话说,谷歌此前不仅仅是硬件方案落后,甚至就连智能手表的用户需求也未能及时洞察。作为全球最知名的顶级科技企业,却对自家的智能手表产品体系如此不上心,也确实无怪于“谷歌手表”如今已经沦落为市场中的“Others”了。
尽管这件事已经有过不少尝试,但苹果或许是那个最可能成功的一家。
由于此前的免费策略,或许解铃还须系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