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进入一年中最难过的34天,中老年人要留意!
今天是出伏第一天!
出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昭示最热的三伏天(7月11日-8月19日)已经正式谢幕。
告别了“史上最热的盛夏”,不少人悄悄松了一口气。但是,你知道吗?从今天到“秋分”节气,我们才真正迎来“最凶险的34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温差最大可能达到10多度!正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而昼夜温差大,最受影响的是:
血压波动,
心脑血管疾病爆发!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或者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而忽视了夏秋交替的时间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期!
心血管专家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很多人就容易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因此,大家一定要记住下面5点,才能平安跨过难过的34天:
01
吃得“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其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多吃:冬瓜、萝卜、藕、洋葱、海带、木耳、芹菜、香蕉、苹果、葡萄、梨、枸杞;
多喝:温热的蜂蜜水。
这些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比如芹菜、洋葱就是天生的降压菜!
02
按得“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有专家介绍,当你血压升高的时候,你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你的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①风池穴
②人迎穴
03
喝得“多一点”
这个时候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玉米须茶。
玉米须,甘平,中医认为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高血糖、高血脂、鼻窦炎、乳腺炎等。
用玉米须鲜品30克或者干品15克,加冷水400毫升煮开后再煮5分钟就行了,如有条件晚上睡觉之前再煮一杯喝。
因为玉米须有利尿降糖降血压的作用,有低血压、低血糖的朋友们不要喝!再就是多补水。
之前有个有便秘的灸友,竟然把玉米须切碎了煮粥吃了,说是通便效果不错,增加粗纤维。
04
泡得“多一点”
多泡脚是好事:
可以润肺润肠,滋阴降燥;
可以改善睡眠;
可以辅助降血压。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泡脚后,左手搓右脚底板50下以上,右手搓左脚底板50下以上,效果会更好哦!
要注意的是:夏秋交替泡脚、搓脚,都要以身体发热为好,不要出汗!
05
穿得暖一点
我们常说“春捂秋冻”,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小孩子气血活,内热大,少穿一点好。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加一件长袖“薄衣”: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06
睡得“早一点”
出伏后,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所谓的“秋乏”。
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记住以上6点,保你身体无忧~
出伏养生滋补8个误区
1、不能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3、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能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5、不能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6、不能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7、不能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8、不能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