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骄傲,习惯性否定的父母,只会让孩子一辈子都自卑
“你怎么没有考第一名?”
其实,孩子学习挺好的,虽然不是第一名,但第五名的成绩也是他努力学习的成果,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努力。
“妈妈,我考了第一名!”
父母应该高兴了吧,然而并没有,妈妈说:“别和我说这个,做作业去吧,这点成绩不值得骄傲。”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其实,父母也不会做,甚至都看不明白这道题的意思。
“今天这套卷子的题我都会做。”
父母应该感到欣慰了吧,然而并没有,爸爸说:“别和我说这个,明天上学别迟到。”
“我上学从来没迟到过。”
……
习惯性否定的父母,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否定的语言来打压孩子,并且美其名曰:“免得他骄傲。”
但是,这些从小被否定、被打压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一辈子都将在自卑的阴影下寻找认同感。
《自尊心理学》中说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
这些习惯性否定的父母,大部分也是在这种习惯否定式的教育中长大的,被否定、被打压的心态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他们的行事准则。
这样的父母,其实从来不会觉得这是在否定,这是在打压孩子,他只是觉得他爱孩子,不能让孩子骄傲,他希望孩子能做得更好。
但是,因为父母的内心没有被治愈,习惯性否定又蔓延到了下一代。
这样的父母也许在职场能取得大的成绩,但是他的内心并没有安全感。
以为习惯性的否定,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得比自己更好。
但是,不自信的种子一旦在心里发了芽,阴影便会如影随形。
我希望,那些被习惯性否定长大的家长,或者是没有被习惯性否定长大的家长,都不要再采取习惯性否定的方式打压孩子了。
孩子在成长中,需要的是肯定、鼓励、理解、包容。
做父母的如果不想看到一个消极自卑的孩子,那就改变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用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温暖孩子,给予孩子肯定。
写到这里,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档节目《朋友请听好》。
节目里,谢娜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她说有天自己对爸爸说:“我想当邓亚萍。”
爸爸肯定的对她说:“我觉得你可以的。”
一段时间后,她又对爸爸说:“我想当郎平。”
爸爸还是鼓励她:“我觉得你可以的。”
爸爸的肯定、鼓励,理解以及包容,让我们看到了如今的那个在舞台上大方的扮丑,能演戏,能唱歌,也能跳舞的主持人。
这份自信,来源于“我觉得你可以的。”
有自信是多么好的事,孩子心理健康、内心纯净,难道这样不比内心自卑,没有安全感好太多吗?
各位家长,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