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可以一直做你身边那只“镇定的小鸡”

一早你的闹钟响个不停,大约半分钟后,闹钟停了,你还在睡着。

我走过来喊你一句,你睡眼惺忪地问我,闹钟响了吗?

我答,响了。

你说,我怎么没听见呢?

我说,是响了,只是你还睡着,所以没听见。

你开始哼唧,闹钟没有响,闹钟没有响!

我不答话,你继续问。我说,你没睡醒,所以想再睡一会儿,对吗?

你忽然哭起来说,我怕晚了,我害怕晚了……

没睡醒,但是上学该起床了,不想起,但是还害怕上学晚了,于是乎崩溃了……

我安慰你,告诉你如果实在是太困的话,我可以帮你请假,你坚决地回绝我说,不要!

崩溃的你,于是提出了“无理”的要求:

妈妈,你帮我穿衣服吧。

你帮我洗脸吧。

你拉我起床吧。

……  ……

我在你撕心裂肺地哭声中,强作镇定地满足你一个一个要求。全部收拾停当,发现还没到上学时间。你破涕为笑,我调侃你说,还有点时间,没哭够的话,还可以继续哈。你撇撇嘴说,才不要呢!

就这样,我们准点出发,谈笑风生地出门了……

说实话,在你崩溃大哭的时间里,有几次我内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晚了就晚了呗,大不了喊学校保安开门就是了;要是太困,大不了就不去了呗,这伤心欲绝地劲头,也是够了;哎,话说,时间还来得及啊,至于这么着急吗?

但以上的话我都没说,只是淡定或者强作镇静地陪在你的身边。在此过程中,我可能在有意无意地在做“第二只镇定的小鸡”吧。

“镇定的小鸡”实验是这样的:

实验一:小鸡们出生几天后,把它们一只一只地捧起,死死盯着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鹰盯上猎物的样子。等把小鸡放下来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一分钟后,它蹦起来,重新四下走动。这就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实验二:在第二步实验中,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五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它们一起装死的时间,比第一步实验中单独装死的时间长得多。

实验三:第三步,实验者吓唬其中的一只小鸡,让另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对于父母而言,为什么安抚情绪崩溃的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呢?第二只小鸡的实验给了我们启示。

孩子在紧张崩溃的时候,父母同样也很紧张(或者也快崩溃了),当孩子看到父母(被吓坏的第二只小鸡)的时候,这让他们确信这个世界是个险象环生的地方,所以就更加崩溃。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一只小鸡吓坏了,它会通过捕捉周围的信号来评估,现在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作为父母,我们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崩溃紧张的孩子面前充当“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孩子看到你镇静自若,就会慢慢冷静安静下来。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情绪稳定,内心成熟的人,但幸运的是,每次情绪崩溃的时候,我身边有一只“镇定的小鸡”——我的老公,这会让我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吗?

在孩子面前,我也试着去扮演“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其实效果还不错。

愿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只“镇定的小鸡”,可以让我们内心变得安定祥和,愿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做别人身边的“镇定的小鸡”,给予别人力量和勇气。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