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红还不够,新浪微博为什么看上KOL了?
之前有过一个提问,如果手机只能留下三个软件,大家会留下哪些软件,从回答来看,QQ、微信和新浪微博留存率最高。
前段时间,新浪微博发布2016年财报,微博月活跃用户全年净增长7700万,增至3.13亿;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45%,达43.83亿元人民币。在这种强劲的势头下,新浪微博未来到底该怎么走呢?
▼
虽然现在来看新浪微博十分强势,其实它也有过衰退的时候。新浪微博诞生于2009年8月,通过邀请名人、明星、商业领袖、舆论领袖等入驻,迅速聚拢大量人气,最终在2011年成为了最被关注的社交网络。
微博的诞生和当年特殊的国情有关,当时大批竞争对手被迫退出市场,国内社交媒体出现空白,于是新浪抓住机会推出微博,立刻一炮而红。
微博不仅满足了人们常见的信息获取需求、交友需求,更可以满足人们的窥私八卦心理。
一种需求越是接近原始的生物需求,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强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微博上可以与自己最喜爱的明星进行交流,也能在有关部门的主页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可以知道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事。
后来,随着微信的面世,新浪微逐渐呈现出消退的趋势。
▼
2013年Q2到Q4,据市场调研机构Global Weblndex的研究报告,微博活跃用户数量下跌40%,从此一路走低,也就有了2013年那场最为冷清的发布会。
在重压之下,微博开始了在商业策略上的调整,第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放弃PC,进行彻底的移动化,提出“移动为先”。
但是移动化只是围绕移动用户体验的第一关口进行了变化,不足以改变微博的命运,微博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从平台的生态开始发力,其中短视频是微博复活的关键。
秒拍依靠2014年“冰桶挑战”奠定短视频地位,是国内最大短视频播放平台,日活跃用户超6000万;依靠2015年为明星对口型大赛迅速爆红的小咖秀则是国内最火草根娱乐UGC视频平台,这个在一下科技CEO韩坤口中分别代表内容、工具两大方面的产品,深度植入微博之中,形成了一个短视频矩阵,并在2016年初通过微博引流和扩散进一步爆发。
后来直播的出现又让微博再次获得生命力。
▼
微博能够保持高增长,和微博持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密不可分,而在下沉的过程中,微博用户也得以更加年轻化(主要用户群体年龄为25岁以下)。
对微博而言,大量的年轻用户不仅带来了活跃度的增长,在商业化领域也有着更好的前景。
尤其是以90后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他们更倾向于直播这样的传播方式,而也需要一个像微博一样的广场来容纳这些内容。
同时,用户下沉和用户年轻化也预示着微博从精英用品走向平民化。过去,微博总是时政评论和大V、明星霸,而微博现在则走向了更多元和深层的社交互动,其中短视频成为扶植有草根特征的中小V崛起于微博的一个利器。
2014年微博开始将各个兴趣社区垂直化发展,现在有55个垂直领域中,阅读量超过10亿的大概有45个,一批中小V成为了连接大V这一金字塔尖的头部资源和广大微博用户的“中产阶级”。
正因如此,新浪微博于去年年底启动中小V扶持计划,希望重构微博传播体系,面向多个行业挖掘有实力用户,鼓励这部分用户创造优秀内容,让专业用户产生的内容更加方便快捷的达到普通用户端,真正发挥专业内容的价值。
如今到了2017年,新浪微博全力打造的中小V扶持计划依旧在稳步推进。
▼
现在,新浪微博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大数据挖据机制,微博系统针对用户发布内容和行为轨迹进行挖掘,对用户进行细分并打上兴趣标签。
随着用户微博内容的愈加丰富,系统会追踪用户的最新行为动态,并进行兴趣和数据分析,随时调整推荐内容。
新浪微博在四年多的时间内积累了数百亿的用户数据,这为专业内容的精准推荐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无论新浪微博上的大V还是中小V,都是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也就是在微博上拥有话语权的人。
与“网红”不同的是,关键意见领袖通常是某行业或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在信息传播中,他们不依赖其自身活跃度,也容易被承认和识别出来。
以前的微博拥有整体数量不高的网络大V,带动了很多微博话题的讨论,但是造成平台关注点过于集中,普通用户参与度不够,与此同时,微博上几十万的各行各业领域专业V用户也具有很强的内容生产能力。
新浪微博之所以会推出中小V扶持计划,也是为了提高内容消费效率,从而延续甚至提升微博平台的讨论热度,也是吸引更多普通用户,有效刺激平台活跃度。
和大V领袖相比,中小V 的KOL对某些领域有着更为长期和深入的介入,因此拥有更广的信息来源、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具有极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更合群和健谈,是群体的舆论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对他人有强大的感染力。
正因为如此,这类KOL对于普通用户的作用力或许比大V更大,所以微博才会进行扶持。
▼
无论是当年的时政评论微博还是后来的娱乐化、明星化微博——乃至于今日扶植中小V,打造细分专业领域的内容优势,对意见领袖、原创内容、社会影响力的重视是微博一贯成功的法宝。
不过,在如今这个快速娱乐、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重视专业内容讨论和传播的微博,比严肃专业不如知乎,比娱乐吸粉不如各大直播平台——定位略显尴尬的微博,未来是否还会重蹈“小众社交”的覆辙,还需观望些时日。
推荐阅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