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丨茶界“理论家”,有咩用?

理论家迫切需要的,只不过是一场接着一场的“秀”,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必负责任。

茶界的空口理论家日渐多了起来。讲营销,讲市场大势,讲国际接轨……论题一个比一个来得庞大,眼看颇有些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味道了。

可惜的是,这些理论家往往拿不出像样的成功案例,把雇主带到沟里的不堪往事倒是一抓一大把。他们中间,有败走麦城的职业经理人、营销总监,也不乏混学界的投机分子。四处设立道场“开坛弘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怕误人子弟深矣。

纸上谈兵,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典故。理论家要给茶企当顾问,当军师,同领兵打仗并无二致。打仗是要死人的,茶企用错了人,则是要遭受巨额损失的。

这些年,有新兴茶企不惜高薪从其它茶企挖角,寄望于复制别人的成功。殊不知,每家茶企的文化氛围、产品结构、终端打法千差万别,并不具备可复制性。重金挖来的“角”,只是特定平台上的“角”,离开了原先的土壤,往往陷入茫然无措。指望这样的“角”带来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试问业界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理论家若是没点真货,说得口吐莲花又有何用?何况当前茶界并无“一抓就灵”的所谓营销理论体系,盲目套用快销、直销、广告、公关、金融领域的常识,听起来好像很专业、很学术,其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理论家的套路如果管用,还会给前东家们搞出一个又一个“滑铁卢”吗?

理论家不过是理论家。台上一站,一箭射出去,再围着中箭的地方画个圆圈,一套“完美”的理论就成型了。台下听得亢奋不已,待到打鸡血的效用一过,还是要回到成本、利润的困扰中来。

如果真的有个别老板听从了理论家,无视企业实际情况,投入大把银子学着请代言人、打广告、做路演,只怕企业死得更快。这些台上讲的所谓“理论”,只是在不断重复理论家们自己的失败而已,即使经过了精心包装。仅此而已。

当然,过往的失败案例不能全部归咎于理论家的指导,老板的格局、辨识能力至关重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造成四十万赵军被全歼的惨痛败局,不能不说与赵孝成王用人失当有直接关系。

国内某“成功学大师”的成功学,是在出租屋阳台上研究出来的;毁人不倦的茶界理论家们,大都还在为生计奔走。他们连自己的问题都还没能解决好,真的有能力救企业于水火?

理论家迫切需要的,只不过是一场接着一场的“秀”,站着说话自然不会腰疼,也不必负责任。讲完了,拍过照了,自媒体推送了,目标也就达成了——下一波学员还在外面排队呢!

要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最终还是得靠茶企老板自己:个人的眼界、修为、判断力才能救自己。

理论家不是救世主,也不可能是救世主。上完了理论家们的“总裁班”,企业终于倒闭了,这并非戏言。

所以,遇到自称“营销大师”之流的茶界理论家,还是躲得越远越好。

文:老茶鬼(茶界独立评论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