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能团结吗?埃及主导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怎会迅速解体?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就是阿拉伯人创建的,阿拉伯语也因而是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之一。
但是,阿拉伯语却不像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中文这五种语言有一个让人熟知的代表性国家,现今世界上在西亚、北非分布了20余个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帝国扩张图,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国家
阿拉伯人在7世纪曾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但几个世纪后阿拉伯帝国逐渐被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取代。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近代以后,在英法等西方国家的蚕食和分而治之的影响下,塞尔柱突厥人控制的西亚和北非出现了若干个阿拉伯国家,如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
▲阿拉伯国家分布图
这些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入侵而谋求联合,但由于西方国家干涉以及自身内部分歧,并没有真正实现阿拉伯国家的大联合。只有几个国家短暂联合过,如埃及和叙利亚在1958年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但是阿联却仅仅存在了3年就宣告解体。
到底有哪些原因使得两国要联合,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两国分道扬镳?
一、一体与分化
古代的阿拉伯半岛因为是东西方交流的中转站,遭到了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入侵。为了阿拉伯人的利益,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他的继任者们不断向外征战,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随着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人以及伊斯兰教遍布了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
▲阿拉伯帝国就是从两大帝国的夹缝中发展起来
共同的语言和信仰成为维系阿拉伯人团结的纽带。即使以塞尔柱突厥人为主导的奥斯曼帝国兴起,也没有改变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奥斯曼帝国为了能够有效统治阿拉伯人而接受了伊斯兰教。在最鼎盛的时候,北非以及西亚除了沙特及其之南的阿拉伯半岛地区都归奥斯曼帝国控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疆域,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都在它的统治之下,沙特除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代以来,伊斯兰文化的自我优越性抵制了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导致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在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下,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如英国1882年占领了埃及。
当20世纪初席卷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因为与俄国在黑海的矛盾,以及德国赠送军舰、修筑铁路等诱惑,选择站在了德国一方对英法作战。
▲一战形式图
英国当时主要兵力都在应对德国的进攻,因而无法牵制奥斯曼。英国拉拢沙特的阿拉伯贵族们一起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并许诺他们战后可以建立一个以沙特为主导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在英军的支持下,来自沙特的贵族先后控制了伊拉克、约旦等地区,其中沙特贵族费萨尔率部队占领了叙利亚地区,定都大马士革。西亚从此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对于英国来说,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不利于它染指中东,因而在拉拢沙特贵族反抗奥斯曼的时候,英法两国秘密地将西亚的广大地区瓜分了,沙特建立统一阿拉伯国家的梦想也就破灭了。
费萨尔领导的叙利亚军队尽管坚决反对英法的秘密协议,想要英法等国承认叙利亚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力量悬殊太大最终被法国镇压。费萨尔也被废黜,叙利亚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但是叙利亚人民的反抗斗争一直未停止,如1925年爆发的全国性反法大起义。
▲奥斯曼中东诸国分离和各地区成为英法殖民地的时间
一战后的奥斯曼帝国仅剩下很小的一块领土—土耳其。在英法的压力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赢得了独立并进行了世俗化改革,废除了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本来土耳其和阿拉伯人的民族不同,两者关系依靠伊斯兰教来维系。土耳其取消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后,它就再也无法被阿拉伯世界认同。
埃及在一战后趁世界各地民族运动高涨的时机也爆发了争取独立的“华夫脱运动”,但最终只是取得了有限度的独立,其中外交、军事等方面仍然被英国控制。
二、独立与分歧
在英法两国的入侵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难以建立,因而各地区开始各自为战独立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因为对德国的进攻准备不足迅速投降。趁此机会,掌控叙利亚的法军司令宣布叙利亚独立,1943年叙利亚举行了大选,叙利亚著名的民族运动领导人舒克里·库阿特利当选为首任总统。
▲叙利亚首任总统—舒克里·库阿特利
舒克里·库阿特利领导叙利亚坚持对德作战并积极谋求民族的独立,1946年法军撤出叙利亚,叙利亚实现了独立,建立共和国。而后黎巴嫩、约旦、伊拉克等君主制国家也相继独立。
到了50年代,埃及的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为埃及赢得了独立,但是苏伊士运河仍然掌控在英国手里。
西亚诸国基本都是阿拉伯国家,民族和信仰相同容易抱团。为了打破阿拉伯各国的团结,操控中东各国的油气资源,英法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以色列的建立让阿拉伯诸国如鲠在喉。
▲以色列位置,其西南边是埃及,东北侧是叙利亚
在阿拉伯国家眼里,以色列是占据了阿拉伯人的地盘,所以它们联合起来入侵了以色列。但是新生的以色列在英美的支持下竟然打败了阿拉伯国家联军,由此在阿拉伯国家林立的中东站稳了脚跟。弱小以色列的胜利,给阿拉伯诸国联合提供了可能性。
在这种形式下,为了抵御外在的威胁加强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合作,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了“泛阿拉伯主义”,强调阿拉伯民族的整体性、世俗化,共同来消除英美等国的殖民侵略。
纳赛尔政府是推翻原来的国王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沙特王室作为一个君主制政权对埃及保持着警惕的态度,害怕埃及的政变会影响自身的统治。沙特提出了“泛伊斯兰主义”,强调伊斯兰世界的宗教特性,注重穆斯林兄弟情谊,忽略各民族的利益,来对抗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
中东诸国中伊拉克、约旦等君主制国家都反对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黎巴嫩、叙利亚等民主制国家则支持纳赛尔的主张,尤其叙利亚因为自身的困境迫切希望与埃及联合。
三、压力与联合
独立后的叙利亚既和以色列接壤又和土耳其接壤,而且它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都不好。叙利亚作为阿拉伯联军之一与刚成立的以色列就发生过战争,后来又遭到了其北方土耳其的威胁。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急剧恶化。土耳其因控制了苏联黑海舰队必经的出海口土耳其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对土耳其进行军事和经济援助,土耳其借助这个机会成为了美国的盟国。
▲图中箭头为土耳其海峡的位置
为了实现在中东地区对苏联形成包围,在美国的支持下土耳其又拉拢伊朗等国成立了中部公约组织。当时土耳其也拉拢叙利亚加入,但是被拒绝了。有美国撑腰的土耳其想要重现曾经属于奥斯曼的荣光,看到叙利亚和美国关系不好就想要入侵叙利亚。1957年,双方在边境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
▲中部公约组织
北有土耳其威胁,南有以色列存在,叙利亚觉着有必要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对抗,而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一个不错的主张。
埃及因一开始担心叙利亚的政局稳定性故对叙利亚的联合并不是十分热情,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它自身面临的困境,迫使它们走向联合。
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取得了独立,但苏伊士运河还掌控在英法手里。埃及尽管对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不满,但这个时候双方的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之后埃及修建阿斯旺大坝事件激化了与西方的矛盾。
▲埃及总统纳赛尔(中)和苏联赫鲁晓夫(右)
埃及为了改变尼罗河下游农业发展缺少水源的问题,想要在尼罗河的上游修建阿斯旺大坝。修建阿斯旺水坝资金缺口严重,为了水坝的修建,埃及积极寻求英美的援助,但遭到了拒绝。而苏联为了打破美国等国家的包围威胁,主动提出给予埃及资金援助。美国为了阻止埃及倒向苏联,也提出给提供贷款。
▲阿斯旺大坝
但是埃及接下来的做法激怒了英美等国。在土耳其拉拢约旦参加中部公约组织的时候,埃及以中部公约组织是英美妄图控制阿拉伯人的军事组织为理由劝说阿拉伯国家不要加入。这还不算,埃及又要与苏联进行全面合作。英美两国觉着埃及这是要倒向苏联,决定撤销对阿斯旺大坝的援助。
纳赛尔对英美的做法针锋相对,1956年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来修建大坝。埃及的这一个决定让英法勃然大怒,英法决定对埃战争。
▲提高埃及政治地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又称第二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与埃及接壤,在建国之初双方就爆发了战争,因而英法找到了以色列作为盟友。英法以三国1956年发动了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在三国攻势下,埃及军事上溃败,但是在政治上却成就了它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
战后的埃及尽管成为了阿拉伯世界反抗西方侵略的核心和英雄,但是也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孤立。在这种阿拉伯世界内有分歧,外有西方国家压力的困境下,埃及和叙利亚1958年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图中绿色部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位置,下边是埃及,上边是叙利亚
四、霸权与夭折
纳赛尔认为埃及和叙利亚的联合只是阿拉伯联合的第一步,之后还会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加入进来。他乐观的想法很快被现实打脸。
阿拉伯世界内部以沙特为首的君主制国家本来就反对泛阿拉伯主义,其中伊拉克和约旦两国国王为了对抗阿联在1958年成立了“阿拉伯联邦”。
美英等国不允许中东出现一个强大阿拉伯联合国家威胁它的利益,因而在埃及和叙利亚联合的时候派兵干涉了黎巴嫩这些国家,最后只有国内缺少石油想要借助阿联发展自己经济的也门加入了这个组织。
▲阿拉伯合众国位置,也门加入阿联后阿联改名为“阿拉伯合众国”
随着埃及在国际上名声的提高,纳赛尔的想法出现了变化,充分强调埃及的主导地位,走上了“大埃及主义”的错误道路。在纳赛尔的观点里,埃及是阿拉伯世界反帝斗争的先锋和核心,其他阿拉伯国家必须要服从埃及的领导,所以在联合的过程中埃及损害了盟友的利益。
阿联建立后纳赛尔成为了阿联的首任总统,对于首都的选择叙利亚想要将首都设在大马士革,但纳赛尔认为埃及才是阿联的中心,最后开罗成为了阿联的首都。纳赛尔还安排埃及人控制了阿联国防、外交等重要部门,而叙利亚人只能管辖一些无关紧要的部门。在纳赛尔的眼里,阿联只是一个加大版的埃及。
在剥夺了叙利亚人对自己国家的管理权后,纳赛尔又在叙利亚企业中开展国有化运动,埃及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叙利亚的利益。叙利亚人觉着埃及是要吞并叙利亚。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在1961年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部分士兵发动了政变,宣布退出了阿联。
退出后的叙利亚成立了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但是由于国内宗教、民族矛盾的纠结以及西方的干预,导致了叙利亚局势很不稳定,尤其是近些年国内战乱不断。
▲内战中的叙利亚
在叙利亚退出阿联后,也门也紧跟着退出,阿联作为一个联合国家仅仅存在了3年,最后只剩下了埃及保有国号到1971年。
孤家寡人的埃及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打败。这次惨败迫使埃及认清了形势调整了其对外的政策,由之前的推动埃及领导下的阿拉伯世界统一共同对抗西方,变成主动与美国、以色列和解。埃及成为了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也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满。
▲西奈和西岸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控制的地区,其中西奈半岛是埃及的领土
长期作者|羊洋洋
扬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