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病的中药.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属于中成药。
背景技术
肝病作为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肝 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肝瘀血、肝脂肪变及肝细胞坏死三种,引起的肝病主要 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甲肝、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而目前 治疗肝病的中药也多种多样,但能够对上述肝病均有疗效的中药并不多见。 并且大多数用于治疗肝病的中药只能口服,由于口服用药对胃肠道有刺激 性,这样对于同时有胃肠道疾病的肝病患者,口服用药则会增加患者的痛 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肝病的中 药,该中药即可外用,也可内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治疗肝病的中 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食用矾0.5-2份 茵陈0.5-2份
大蒜0.5-2份 板兰根0.5-2份。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食用矾1份 茵陈 1份
大蒜 1份 板兰根1份。
所述的食用矾为白矾。
本发明所用的食用矾起定皮、清血之顽痰的作用;大蒜:又称胡蒜、独 头蒜、独蒜,味辛、性温,无毒,入肝、脾、肺、大肠经,功能温中行气、 解毒杀虫;茵陈:味苦、辛,性凉,入肝、胆、脾、胃、膀胱经,功能清热 利湿,利胆退黄;板兰根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按比例将本发明的药物加工成 粉面状,混合稀释成糊,填充入容积为10毫升左右的平底容器中,对穴位治 疗。药物通过穴位直接进入病人的肝脏,可以清除肝脏内所含的毒素,使破 损的肝细胞重新复活,使肝脏重新恢复造血功能。对于同时患有胃肠疾病的 患者,使用穴位治疗可减轻其长期口服药物的痛苦。本发明的治疗肝病的中 药也可口服。本发明的药物对肝炎、肝硬化、甲肝、乙肝、丙肝、脂肪肝、 酒精肝等肝病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临床观察病历105例,治疗效果如下: 病症 病历 性别 治愈 治愈率 显效 无效 男 女 肝炎 35 26 9 30 85.7% 8.6% 5.7% 肝硬化 22 7 15 19 86.4% 9.1% 4.5% 丙肝 12 8 4 9 75.0% 16.7% 8.3% 甲肝 8 5 3 6 75.0% 12.5% 12.5% 脂肪肝 16 9 7 13 81.3% 12.5% 6.2% 酒精肝 12 12 0 9 75.0% 16.7% 8.3% 合计 105 67 38 88 79.7% 12.7% 7.6%
具体实施方式
取糊状本药,填满并平至杯口,按中医的原则,男左女右,在上臂上找 准穴位,穴位的具体位置在患者臂弯向上把量四指处外侧星指轻按麻木处, 将杯口对准穴位,然后用绷带将其包扎在上臂上。24小时后,解开绷带,取 下杯子,可以看到穴位处皮肤上鼓起水泡,用经过消毒的针头穿刺排干净水 泡内的积液,并在穴位处皮肤上涂抹紫药水。这样的过程要重复2-4天,直 至皮肤干皮,再过3天左右穴位处皮肤脱皮痊愈,前后7天左右为一疗程。需 要说明的是,非病毒性的肝病,水泡周围的皮肤呈正常肤色,排出积液为黄 水;病毒性的肝病,水泡周围的皮肤呈黑绿色,排出积液黄水颜色较重。非 病毒性的肝病,需7-8个疗程,至不出水泡,即为痊愈;病毒性的肝病,需 20个疗程左右,观察水泡周围的皮肤由黑绿色逐次变淡至正常肤色,并且最 后不再出水泡,即为痊愈。
临床病例
赵××,女,28岁,患肝炎7年有余,患者服用治肝炎的药后,病情未见 好转,仍感乏力,肝区胀痛不适,后发展为肝硬化。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穴 位治疗8个疗程后,肝区胀痛明显减轻,肝功能也逐渐恢复,病情巩固。
姬××,男,38岁,西华县五二农厂职工,86年体检时发现患有肝炎及大 阳带复水,经住院治疗两年,好转后出院,仍感乏力,虽服用保肝药物效果 仍不明显,后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穴位治疗12个疗程后,症状逐渐消失,病 情好转。
刘××,女,60岁,粮管所退休职工,87年发现患有肝炎,经住院治疗, 好转后出院,但后检查时又发展为大三阳,并转为肝硬化中期,时常感到乏 力,头痛,头晕,眼花,鼻子不时流血,腿、脚发胀,食欲不佳,肝区疼 痛,虽服用保肝药物效果仍不明显,后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穴位治疗15个疗 程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肝功恢复正常。
李××,男,31岁,2002年查得患脂肪肝,肝区时常疼痛、不舒服,并出 现“将军肚”,口干,乏力,腹胀,经住院治疗,病情稍见好转,但肝区疼 痛并未见轻,食欲不佳,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穴位治疗9个疗程后,上述症 状逐渐消失,肝区疼痛消失,病情逐渐好转。
李××,男,54岁,患病毒性肝病数年,时常感到乏力,头痛,食欲不 佳,肝区疼痛,虽经医院治疗,病情并未稳定,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穴位治 疗25个疗程后,病情稳定,症状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