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名校不一定成功!不上名校照样成功!果真如此?

“为何要上名校?
上了名校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

这是一句如此励志的表白,果真如此吗?

从名校录取的两类申请人说起

名校就是名校,这是千万户人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子情结所在。“上名校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也是许多父母在纠结、迷茫、挣扎中对自己的安慰。

早在2001 年出版的第二本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美国素质教育大参考》里,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美国唯有哈佛、耶鲁吗?》。那时自己的孩子刚刚进入美国小学,美国教育里清新、宽松的氛围,以及充满人文关爱和公益奉献的精神,给我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洒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随后,我们父母对儿女,就一直在放养着。

然而,当儿女进入高中后,曾经坦荡的我,却愈来愈不从容。环望周边,比起其他亚裔的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我严重意识到自己的欠缺。当然,说没有为孩子付出,那不真实,然而,比起其他华裔父母,在我做得不多的事情中,还犯下了许多错误。于是,我充满了纠结、焦虑、懊恼的情绪。

那时乍然发现自己的过失后,自命清高的我,还是给自己找寻了让自己可以推托的理由。

首先,并非我自己要去偷懒,因为我没有把以奔名校作为养育儿女的目标;另外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无论上名校与否,儿女必须要去为他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付出。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才有心去奋斗。

当然,最重要的是父母也要有我们自己的世界,儿女终究要“离家出走”,留在家里的还是夫妻二人。如果父母的世界里百分之百都是孩子,一旦孩子的世界里不再需要你百分之百的相伴后,多少父母会迷失在空巢的日子里。

道理归道理,我和老公还是为我们自己用“心”用“力”不够的事实,惭愧不已。遗憾的是,在孩子奔往名校的路上,高中最后两年,父母如果才意识到应该做什么,不仅力不从心,还有许多该为孩子打下的基础已经来不及了。

名校就是名校,这是千万户人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子情结所在。“上名校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也是许多父母在纠结、迷茫、挣扎中对自己的安慰。

亲历美国教育的30年里,我自己先后观察和采访了许多与教育相关的名牌大学校长、初高中校长、名校的学生和教师,还有这些育子成才的父母们。具体到什么样的申请者最容易被美国名校录取的主题,我认为,大致有两类学生容易被吸收进这个名校圈子里。

我们把第一类学生称为A类学生,如果把申请名校大学的过程比喻成“下一盘棋”,A类学生一直在大师的精心调教下。这些学生一出场,就代表了专业性、正规性。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赢、如何让对方出局、如何让自己再升级等等。A类学生对下这盘棋所需要的每场比赛的规则、每个时段的标准化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可谓烂熟于心。所以,A类学生在申请美国名校时,已经知晓如何按照名校的格局和要求,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棋手”,如何一出手,就展现出高手的风范。

A类学生的中标比率绝对高,而且在短期学生生涯中,由于他们走了许多捷径,A类学生的表现远远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因此,A类学生的名校录取率,大概在40%或者更高。

我们把第二类学生称为B类学生,相对而言,这类学生的父母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或者是早已事业有成的父母,或者是还在为生存奔命的父母。然而,这些父母基本是具备一定觉悟的,即使有些父母无法提供孩子所需要生存的条件与氛围,孩子也被安排在一个相对正面的社会环境里长大。

B类学生自推力很强。我们还是拿“一盘棋”来比喻,B类学生没有接受A类学生的那种正统训练,但是,B类学生具备接受自我或者观察对手的优劣势的敏感度。B类学生学习吸收能力也相对强,他们与其他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往往是以个人独特之处打动藤校,或者大胜,或者迅速出局。因此,B类学生申请美国名校,录取率大概只有10%左右。

名校就是名校,这是千万户人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子情结所在。“上名校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也是许多父母在纠结、迷茫、挣扎中对自己的安慰。

为何我要如此归类和比较?是的,这里一开篇不是说“上名校的不一定成功,不上名校照样成功”吗?然而,这个结论似乎把道理仅仅说对了一半,而另外一半最关键的内涵,没有说明白,这也是让许多人陷入误区的缘由。被忽视的部分是:什么样的人会成功?什么样的人会失败?

按照我们对A类学生的描述,他们从小到大成长中的关键几步,都是有板有眼被规划出来的。A类学生绝对表现得鹤立鸡群,但是,不要忘记,他们是被“高人”一直引领上来的,如果乍然被引领者松手,他们需要走自己之路时,容易很快迷失。另外,A类学生已经习惯在“沙场”上所向披靡地驰骋,能否承受开始被打败的局面?

无论是A类还是B类学生,当迈入美国名校的那一刻起,所有被选中的人的优势便全部归零,甚至曾经的一切优越感都被打碎。被选中的所有人,站在同一平台上,重新被洗牌。

A类学生习惯在被“关照”中成长,其内在的自推力,相对B类学生虚弱许多,而一起竞争时,他们再也无法掩饰其真实平庸的一面。A类学生中的一些人,正是因为不习惯败局,为了避免成为输家,A类学生变得愈来愈胆怯,愈来愈不敢尝试新的挑战。他们会继续前行,但缺少自我的冶炼。也许大学毕业后,他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也不知道前行的方向在何方。

名校就是名校,这是千万户人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子情结所在。“上名校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也是许多父母在纠结、迷茫、挣扎中对自己的安慰。

因为这样的原因,民众会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里,看到一些来自名校的学生,后来发展得一塌糊涂。然而,A类学生中的大多数人还是表现得非常出色,原因是他们往往起点高,借力充分。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情形,在快鱼吃慢鱼的现状下,A类学生的优势在于捷足先登。

而B类学生,他们的成功本身就是自己奋争出来的,即使大部分B类学生没有进入名校行列,或者说,他们自身真实实力丝毫不劣于A类学生,只是他们属于没有被美国名校选中的群体。B类学生因为不按照常理出牌,不按照常规做事,他们当然无法被镶入名校录取的框框里。然而,他们内在的基本素质以及早已形成的自推力、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创新,同时,没有名校的光环束缚,他们的包袱反而愈来愈轻,后来的路便愈走愈宽。对于B类学生来说,他们早就经历了输了再输,倒下再站起来的经历。请不要忘记,输的黑暗,永远是曙光照射前的必经之路。这也是社会上为何会出现一批又一批没有上过名校,但后来人生非常成功的群体。

我个人观察多年,A类学生与B类学生,并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优与劣之分。他们各有千秋,都有可能独占鳌头。A类学生的前劲儿更足,B类学生的后劲儿更足,但是,无论前劲儿还是后劲儿,无论是“拼爹借力”还是自力更生,重要的还是个人永不言弃的精神。

名校就是名校,这是千万户人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子情结所在。“上名校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也是许多父母在纠结、迷茫、挣扎中对自己的安慰。

“上名校也不一定成功,不上名校照样成功”的结论,重点不是名校,而是你本身内在的素质和潜力,最终,是你自己来决定你能走多远。这个世界,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认认真真的努力付出。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睁着眼,但请继续做自己的梦。

我跟先生都已年过半百。从我们彼此一见钟情起,已经度过了三十几个年头。我俩许多地方都不同(比如,我“笨”他“聪明”)。然而,我俩也非常相似:就是各自能在书房里静静地看几天的书;会在挑战自我的难题前,耐得住久久的寂寞。按照我上面的划分,我俩同属于B类学生。但是,他是北京大学1978级数学系的学生,我是黑龙江大学1977级的文科生。

大言不惭地说,他是被中国名校选中的那群人。我是初三毕业后,提前两年考入大学,稀里糊涂地匆忙走进不属于我的群体里的丑小鸭。然而,在后来的留学生涯以及各自的事业里,我们具备共同的素质:输了能放下,大赢后也能放下,收拾一下状态,再继续低调地前行。

不知是否该庆幸,这样的基因也转移到我们的一双儿女身上,这里我也把他们归为B类学生吧。

 “上名校也不一定成功,
不上名校照样成功”

之结论,

重点不是名校,
而是你本身内在的

素质和潜力,

最终,
是你自己来决定你能走多远。

本文节选自

《送孩子去常春藤》

“美国名校不是梦”,有删减。

书名:  送孩子去常春藤: 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
作者: 陈屹  张连英  迟昀螮 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