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篆刻的篆法
我们说了,篆刻技法至少包含字法、篆法、章法、刀法四类课题,上一节讲字法,今天说说篆法。
把话说到简单一点,字法解决的是入印文字的“可与不可”的问题,是保证入印文字的正确性、规范性。本节要讲的篆法解决的是入印文字的“妥与不妥”,“美与不美”的问题。二者都是“篆刻”中“篆”的步骤,但两者的特定内涵差异明显,互相无法取代。
如果说二者的关系,篆法就是以字法为基础,参照篆书的艺术特点,按照篆刻的表现需要,对入印文字进行艺术处理的技巧和方法。
是不是有点干巴巴的,还是举例说吧。比如何震的这两方印:
(上:笑谈间气吐霓虹;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我们看这两方印, 在保证字法正确的前提之下,以不同的篆法入印,所表达出来的是不同的风格。前者笔画尽量方折,表现出来的气势也是大开大阖,跟内容十分契合,表现出豪放风格;后者在篆法上笔画尽量园润平滑,表现出来的气质也恰恰是云淡风清,一脉静水映照朗月与高山的景象,风格婉约。
如果我们把《说文解字》上的这些字,原样不动的搬到印石上,那么,是完全无法表现出如此丰富的艺术内涵的。这个把字法上经过选择正确的篆书,通过艺术处理,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塑造出具有个性倾向的篆刻文字的过程,是篆法需要解决的。
是的,字法保证字的正确,规范,篆法解决艺术性,美与不美,妥与不妥更多与篆法相关。
那么,篆法大致与什么相关呢?
1、与篆书的笔画法则相关
也就是说,篆书本身是有它自有的形成规律,这使得篆书在入印的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笔画特征,这也是篆刻之所以称为篆刻的原因。
2、与篆书书法的法则与技巧相关
比如,我们看邓石如的篆书书法,再看他的篆刻,我们会从中找到他印面上的书法笔画的影子。当然了,他是“印从书出”的代表,这是有他的原因的。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一个好的篆刻作者要对篆书书法作深入练习的原因。
3、与印章要表现的内容相关
篆法表达出来的笔画粗壮与纤细、线条的垂直盘曲、伸缩等都是篆法需要考虑的范围。比如我们看赵之谦的印章,就能明确地感受到他的作品,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影响之下形成的。
当然,这也是跟赵之谦的“印外求印”的篆刻理论密切相关的。
4、与印石材料、刀法相关。
这一点简单,就是要适应印式,因为印材是圆转的,那么,就很可能需要在写印稿时在篆法上进行相应的处理,调整笔画,关于刀法这一点,在以后的刀法章节再谈到。
吾丘衍在《三十五举》里说:“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意思是说,不是说,把篆书笔画胡乱地加以弯盘,屈折就是篆法。
他还大致提供了一点篆法上的指导思想:
“白文印,皆用汉篆,平方正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诸印文下有空处,悬之最佳,不可妄意伸开,或加屈曲,务欲填满。若写得有道理,自然不觉空也。字多无空,不必问此。”这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当然,因为篆法是具有较强艺术和主观审美变化的一个过程,通常不同的篆刻家有不同的理解,实在是一个难以用一段话表述的概念。我这里用这篇短文要说明的大概也只是篆法概念,就是上面用加粗字体表述的那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