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吴昌硕的“道在瓦甓”好在哪儿?
33岁那一年(即道光二年,1876年),吴昌硕大师刻了一方印,印文是“道在瓦甓”,这方印的边款里,吴昌硕大师记道:“舊藏漢晉專(磚)甚多,性所好也,爰取莊子語摹印”。这方印并不起眼,但其实却是吴昌硕印风的篆刻艺术宣言。
(道在瓦甓及边款)
“道在瓦甓”这句话吴大师取自庄子,原文是:“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大致的意思是: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
吴昌硕所说的“旧藏甚多”,是因为吴昌硕早年家贫,并没有财力足够收藏更多昂贵的金石资料(那个时候,汉晋砖瓦是寻常物件,不像现在一样被推到了极高的收藏地位,寸瓦寸金,一砖难求),性之所好,吴昌硕家收藏了许多汉晋砖瓦,这些砖瓦,在当时是不被专以昂贵材料来衡量艺术价值的收藏家们所不看重的,这方印里,吴昌硕提取《庄子》里的文辞刻这方印,这是他的艺术宣言,他要在晋汉高妙朴拙的砖瓦文字里借鉴,追求,学习,消化,吸收,以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他认为,艺术的真谛同样也存在这些普普通通的砖瓦里。显然,这是吴昌硕的品性及审美取向所致,大致在三十岁后,四十岁前,吴昌硕即深入钻研《石鼓文》,到了晚年更是“一日有一日之进境”,这当然也是石鼓文朴拙、苍茫、浑厚的风格使吴大师“性所好也”的缘故,对存在于砖瓦石鼓里的厚朴、苍拙风格终生追求之后,吴大师最终也由此形成自己独有的浑朴、苍茫、老辣的印风。
(道在瓦甓)
1、砖瓦文入印。回到这方印,这方印是汉印四字印式格局,所不同者,这方印的入印文字选择了砖瓦文入印,其中的“在、瓦”两字,直接以砖文入印,而“道、甓”两字则在普通篆书基础上加以“砖瓦”“印化”、风格化,全印文字风格统一,浑朴自然,这是自从赵之谦“印外求印”之后的又一印外取资领域的开拓,赵之谦的“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用战国泉币、秦汉碑版、权诏、镜铭等文字入印,而吴昌硕比赵之谦所涉金石文字更多,除上述金石取资之外,更是广及封泥、砖瓦。
2、对角疏密呼应。这方印,四字有天然疏密,“道、甓”两字字形繁复,笔画多,因此字形放大,占地更多,“在、瓦”两字字形简单,因此字形缩小,占地较小。由此形成疏密对比,构成视觉冲突,形成疏密映衬美。这也是汉印乃至更多名家惯用的四字印疏密安排方法。比如汉印(当然,例子很多,只举两例罢了):
(汉印中的对角呼应)
名家印中的对角呼应如图(例子也很多,也举不完):
(名家的对角呼应印例)
这实在是常用的章法安排,吴大师是继承者,也是发展者,汲古出新,他是传统中走出来的创新大师。
(吴昌硕像与他的道在瓦甓)
3、章法布聚上的团聚与轻灵。吴昌硕大师在章法极其重视章法,把章法安排比作“造屋”,他认为在动刀之前,必须安排好完整的图样,何处为厅堂,何处为侧屋,何处是门,何处是窗,一一安排好了再动手建屋。他还将一方印章比作“人体”,要求四肢、躯干要配置得当,全身气脉贯通方好,要防止畸形与呆滞,甚至半身不遂。不管是造屋,还是人体,都是全局观下的印面章法原理,这方印,“道”字上疏下密,“甓”字上密下疏,由此构成全印的向中心团聚之势。在对角的呼应大章法下,“瓦”又与“甓”字下部平行呼应,“在”字一撇与“甓”字穿插,“瓦”字右斜笔又与“道”字揖主、依倚。四字互相关切,浑然一体。同时,四字由于“砖瓦化”,隶意明显,正好适合方形印面。整方印既团聚一气,又疏密有致;既淳朴厚重,又文雅灵巧。这方印的气息与印文相符,道之所在,与器物贵贱无关,万物皆道,以砖瓦浑朴字形入印却彰显贵重健旺气息。“道在瓦甓”是吴昌硕艺术的初始起点,也是吴昌硕艺术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