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已经过时补短板其实并不“智慧”,耽误了好几代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有专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们会带领人们走向很好的生活。

但是被时代筛选出来的“英雄人物”并非适用于任何时代,因为社会能够在短短十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随之改变。

这个时候很多以往的做法或者观念都会被淘汰,比如古代社会人们都觉得女性的“工作”便是相夫教子,照顾家庭,但是现在女性在职场上依旧可以很出色。

有时候时代特有的观念反而会无形中掩盖人类的能力,所以人们的思想观念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够跟上这个变化的时代。

以前人们信奉“木桶效应”,它原本的含义是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由最长的木板所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所决定。

将其运用于人的身上,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最大成就,不是在于他们的长处所在,而是由缺点所决定的。所以人们会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弥补“短板”,然而这样的观点现在还适用吗?

一、“木桶原理”的诞生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提出,起初广泛适用于经济学领域,但是后来也逐渐被运用到人们的自身发展,想必大家对于“木桶原理”都有或多或少的理解。

过去装水的木桶是由木块拼接而成,若是其中某一块木板被破坏,那么这块木板的完好程度便会成为盛水的“天花板”。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也是如此,组织中的每个人水平都参差不齐,有的人或许很优秀,有的人也同样很差劲。根据这个原理的观点,每个组织的水平其实都是由最末位的那些人所决定的。

起初彼得只是将“木桶”作为一个简单的比喻,但是后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所以逐渐上升成为理论的高度,成为很多人奉行的准则。

二、“木桶效应”过时了吗?

在“木桶效应”广泛应用社会各个方面的时候,很多企业的创始人也都将其作为企业运行的准则。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社会上存在的公司全部都是实体企业,所以公司的管理者要清楚公司的短板在哪里。并且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策略及时调整短板,让公司尽可能做到“完美”。

那时候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其实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几家同类型的公司在暗自较劲,这实际上也使得公司的发展被无形的限制起来。

公司要想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尽力成为同类型公司中最好的那一个。而最简单的变好的方法,就是让它没有短板。

其实这种观点放在现在看来并非完全正确,近年来我们一直很推崇“工匠精神”,即希望每一位从业者,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

对于公司而言也应该是这样,比如公牛插排的创始人,曾花费25年的时间专门研制插排,现如今公牛插排的质量世界闻名。

相比于那些任何行业都想要涉足的公司而言,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的公司必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现代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的需求早就从数量转变为质量,只有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够得到稳定的客户。

所以无论是人还是企业,其实都应该有相应的转变。要想做到“十全十美”很难,但是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相对而言会容易很多。

三、有“一技之长”才是王道

针对个体而言,我们不能否认有有些人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成就,比如富兰克林,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在政界也颇有声望,并且在物理方面也有所研究,曾经通过风筝实验发现雷电现象,并且成功研制出避雷针。

但是这样的全才毕竟是少数,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也也必须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这个设定。

所以不要逼着自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毕竟这不太现实,只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不小的成就,并且过上满意的生活。不要再被“木桶效应”困扰,人总会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没有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将“短处”变为“长处”。

结语

这样的观念其实对于孩子尤其重要,现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要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同时还要保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那便得不偿失了,补短板其实并不“智慧”,耽误了好几代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