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保健品产业曝出多重丑闻 数家巨头企业被点名

共1071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中国居民越来越富有了。伴随物质的富足,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开始选择以绿色、健康、天然著称的澳洲保健品。澳洲保健品行业也因此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目前澳洲的保健品行业规模达到47亿澳元,一大批澳洲知名维生素品牌如:Swisse、Blackmores、Vitaco等在中国市场相继成为热捧的网红产品。但是,澳洲国内对这些“走出国门”大热的保健品却存在不少的争议。

根据《太阳先驱报》的报道,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望为人们带来健康和活力,但是盛名之下的澳洲保健品产业却充斥着各种丑闻,面临多重指控,其中就包括:内幕交易、拖欠工人工资以及食品标签中夸大宣传等。

新闻集团(News Corp)对澳洲两大保健品企业Vitaco和Swisse进行了调查。这两家澳洲最大规模的维生素品牌目前已经归中资企业所有。资料显示,继2016年8月上海医药和春华资本联合收购了Vitaco后,合生元以 13.86 亿收购了Swisse 83%的股权。

但是, Vitaco母公司的上海医药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却曾在2007年因生产受污染的白血病药物而被迫关闭,该药物导致200名患者腿痛和部分瘫痪。据了解,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目前正在就上海医药对Vitaco收购案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原因是这笔收购存在内幕交易之嫌。

新闻集团的调查还发现,所谓的澳洲保健品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产自澳洲”。即了解,澳洲保健品生产所用原料,维生素C和氨基葡萄糖几乎都产自中国,其中就包括知名保健品Swisse和澳佳宝(Blackmores)。此外,Vitaco 还从中国进口氨基酸、甜味剂、酸性物和草药,制药集团赛诺菲(Sanofi)也从中国进口了部分成分。

澳佳宝公司曾公开承认,全球食品业和营养补充品业严重依赖中国,因为澳洲并不种植或生产其他保健品的主要成分。

此外,一些维生素公司还被发现克扣员工工资。2015年澳洲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Commission)发现,营养补剂公司Nature’s Care及其子公司Natralab Australia Pty Ltd共克扣背包客工资9.85万澳元。

此外,健康专家称,澳洲保健品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标签成分和实际成分不符,保健功效宣传未经科学验证。

例如,澳洲化学检测机构Sharp and Howells进行的检测结果发现,尽管澳洲大多数维生素品牌的确含有标签所述产品,但是实际含量却远远低于标签所述含量。

莫纳什大学预防医学专家Ken Harvey表示,很多保健品企业所宣传的功效并无相应的科学证据支撑。尽管这些企业也会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但是却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

参考资料:太阳先驱晨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