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高度自律的孩子?这位妈妈总结的经验值得参考
用语言表达思想,向世界表达主张。辩论和演讲作为西方教育体系中最有价值的课外学术活动之一,广受全球学生的青睐。
其实,辩论与演讲也是孩子提升综合竞争力、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技能。所以现在很多国内外的顶级中学及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特别注重考察孩子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少年商学院一直有专门提升孩子演讲表达的国际化课程,已帮助了数千孩子在升学求学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就在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个“喜报”——少商学员张浩睿同学获得了“21世纪全国小学生英语演讲大会”冠军!
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高兴,看着浩睿同学自信表达的样子,又让我想起了他跟随少商参加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新加坡国际青少年演讲与辩论邀请赛”的出色表现,和小组一起进入决赛,拿到团队一等奖和“十佳辩手”,成为其中年龄最小、表现最出色的一个学员。
以下是浩睿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少年商学院
(点击即可观看)
浩睿一直是少商的“传奇学员”,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学员,接触过浩睿同学的人,几乎都对他的知识面、眼界视野、表达沟通等综合能力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而且他还是一个很自律、有内驱力的孩子,即使是疫情在家期间,他都能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这个学霸是如何做到这种超强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采访完浩睿同学和他的妈妈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也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会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孩子上三年级,只要不外出,这个习惯就不会被打断。
直到孩子上了三年级,认识了Evan老师,开始习惯把少年商学院的通识课程,当做知识背景音来听,才算结束了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习惯。
浩睿同学上了幼儿园识字后,开始自己阅读。他读书的种类非常“杂”,从小说、科普,到历史、儿童哲学……
“我读书从来不按课标要求来,而是跟着兴趣走,”浩睿同学表示,“比如我小时候对恐龙感兴趣,就会读各种关于恐龙的书。”
看到孩子对恐龙感兴趣,他们会把市面上跟恐龙相关的书,能买到的全买来。孩子的兴趣非常广泛,后来浩睿的兴趣点转移到了生物学方面,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对孩子表示支持。
关于阅读,浩睿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不拘泥于课标,喜欢什么就看什么,这是第一步,培养对一个事物的兴趣。
第二步是,最开始积累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辅助方式,比如编个小故事,方便记忆。有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后,可以尝试做笔记,更方便记忆。但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扔进脑子里,因为你会很快就崩溃。
第三步,要真正理解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第四步,调出知识库。比如自行车坏了要修理,那你不需要了解运动的轨迹速度,你需要知道的是物理原理,那就看能不能把有用的知识调出来。
第五步,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比如看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后,就会想着改编、续写这个故事,或者是用画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或许正是因为很小就从阅读的世界里找到了兴趣,所以浩睿小时候就不看动画片,觉得无聊。他喜欢看BBC、国家地理的纪录片。
当全国中小学2月10号正式开始上网课之后,炸出了一波给老师点赞、刷飞机,或是与分心抗争、签到打卡的学生。
然而,网课对浩睿来说,只是学习的最小部分。
早在网课开始之前,浩睿一直在安排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娱乐,都在他的规划表中。
这次疫情打断了浩睿对新学期的规划,他重新做了一份规划。因为觉得网课效果不太好,在网课之外,他也要安排时间预习课文、学习数独……,还要跟着少年商学院学习一些通识知识,以及动手做一些设计项目。
这次疫情期间,浩睿设计了一款利用自然能源供教室照明的作品图,还制作了模型出来。
“浩睿问我他的计划怎么样时,我会说挺好的。”浩睿妈妈表示,“我们不参与决策,只会给孩子提供帮助,毕竟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替他包办一切。”
从一年级开始,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寒假期间的时间安排,包括这次疫情期间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都是浩睿自己完成。孩子越大自主性越好,就更不需要家长的参与了。
这种“放养式养育”下,孩子的计划出错了怎么办?浩睿妈妈说,“我不太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我一直觉得,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现在家长都觉得,我都是为你好。孩子会觉得:既然你觉得好,那就你来安排呗。很多大学生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上高中的目标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就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设定底线:一个是安全,一个是健康成长。除此以外,其实家长可以放开手,让孩子去安排自己。哪怕出错了,也可以重来一次,这样就不会越来越累。
三年级时从外地转学去海南,浩睿就成了老师眼中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学生。
他习惯打破常规,跟别人反着来。“他喜欢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觉得挺烦的,但孩子就是有自己的主见,我们也只能支持孩子。”浩睿妈妈这么形容。
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一去到学校就盯上了黑板报。当时黑板报基本都是老师一手包办的,浩睿同学就找老师主动要求自己办黑板报。
这么要求之后,第二个学期,老师就放手把这件事交给了浩睿。从设计、编排到绘制,都由浩睿负责,号召大家一起分工来做,甚至影响到年级里其他的班级,都跟着一起做。
这种“离谱的创意”,也表现在更多方面。
比如在我们的数学思维直播课中,他设计了一系列衣食住行的未来设计。比如他设计的未来宇航服:
还有未来便当:
除了未来系列,浩睿还设计过很多充满灵感和创意的作品,比如他用新的形式,重现了达尔文的人生轨迹。
植物的成长对比实验:
以及生活垃圾的大统计:
“我觉得点子越离谱越好,我在设计作品时也是这么想的,”这是浩睿对自己的评价,“我喜欢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看起来天马行空的设计灵感,然后再往里面填充现实的、科学的东西。”
正是有着这种想法,浩睿也多次凭着天马行空的设计作品,获得少年商学院的传奇少年勋章。
逆向而行,
“逃离北上广”去海南
前面有提到,在浩睿同学三年级时,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他们搬去了海南。
“之所以搬家去海南,是因为海南学习环境相对来说很宽松,学习没有过高的要求,学校竞争不会很激烈,课外负担没有那么重,”浩睿妈妈说,“可能没有大城市那种考学的压力,可以让孩子有很多的时间,去学自己想要的东西。”
(数据来源:《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
浩睿妈妈提到说,她有很多魔都的朋友,看到朋友和孩子都很辛苦,剑桥英语、钢琴过级、学区房、升学压力……
但她觉得,这段成长时间如果全都被考试充斥,回头再看自己的人生时,可能会觉得很空虚,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到头来又耽误了很多看风景的时间。
相比分数和证书,她更看重孩子有没有丰富的经历。比如浩睿也会打球、做运动、玩乐高、Minecraft,但不是为了成绩,运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孩子喜欢画画,也不是为了考大学需要,而是可以静下来放松,出去旅行时也可以通过画画更好地看世界。
最后,是浩睿妈妈给我们的一些建议:
1、家庭氛围。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其实他们内心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和爷爷奶奶之间是有情感隔阂的。
如果家长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注他。家长不需要每时每分每秒盯着,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着他。
还有一个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要统一,不要唱反调。一个说往东走,一个说往西走,会让孩子很迷茫,不知道该听谁的。
孩子一旦出去读书,一周或一月看他一次,等孩子出国留学,可能几年都见不到孩子,还是珍惜当下,不要留下遗憾。
2、共同学习。
终身学习很重要。我们希望孩子能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我们自己也需要一直学习,才能跟孩子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除了完成我们自己的工作外,其实也应该关注一些教育理念,虽然这种理念不能直接套用,但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来试试。
3、从小培养自我规划能力。
从小一定要给孩子培养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上小学前一天,我们就跟孩子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一开始可能会给他一些建议,但后面就要他自己来做计划。
4、允许孩子试错。
孩子虽然还小未成年,但他们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利。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和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们尽量不给他限制,尽力去让他去了解形形色色的东西,满足他的好奇心,带他去看世界的角角落落,也因此每个假期都会跟着少年商学院出去。”
孩子被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至少应该让他看看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浩睿妈妈的观点,其实也正是我们寻找的答案。不仅仅适用于如何培养一个学霸,同样适用于每一个家庭。
最后借浩睿妈妈一句话,送给家长们:人生就像盖房子,无论外表多华丽,都要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