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耕宇专辑176-180:盒子草,浮萍,莲子草,长萼鸡眼草,贼小豆
今天进入第36期,一起来学习盒子草,浮萍,莲子草,长萼鸡眼草,贼小豆。
盒子草(Actinostemma tenerum)来自于葫芦科,盒子草属。
柔弱草本,叶形变异大。卷须细,2歧。雄花总状,有时圆锥状,花序轴细弱。雌花单生,双生或雌雄同序。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产全国各地,多生于水边草丛中。种子(本草纲目拾遗称作鸳鸯木鼈)及全草药用,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去湿之效;种子含油,可制肥皂,油饼可做肥料及猪饲料。
盒子草在文献中多以杂草存在,我们来看他对其他植物的危害。
芦苇是江滩的重要经济植物,易受多种攀缘性杂草的危害,其中尤以葫芦科的盒子草为优势种,危害最重,受害严重的大片芦苇被缠绕倒伏致死。
盒子草于3月20日左右开始出草,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为出草高峰期,4月底齐苗。
出草密度与上年寄主受害状况呈正相关,一般上年受害重的地段结籽多,落籽也多,来年出草密度大。
盒子草种籽比水轻,潮水可将种籽随水漂移,这就可能使上年受害较轻的地段来年发生加重。
江滩褐家鼠等水老鼠,在秋冬季节食料缺乏时会取食盒子草的种籽。因此在水老鼠猖獗地段,会使盒子草重发区变为轻发区。
江滩生物链中,水老鼠起了控草害保芦苇、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旗舰物种。
浮萍(Lemna minor)来自于天南星科,浮萍属。
飘浮植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
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脱落。
雌花具弯生胚珠1枚,果实无翅,近陀螺状,种子具凸出的胚乳并具12-15条纵肋。
产南北各省,生于水田、池沼或其它静水水域,常与紫萍混生,形成密布水面的飘浮群落。
由于本种繁殖快,有如李时珍所云:“一叶经宿即生数叶”,通常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
为良好的猪饲料、鸭饲料;也是草鱼的饵料。入药能发汗、利水、消肿毒;治风湿脚气、风疹热毒、衄血、水肿、小便不利、斑疹不透、感冒发热无汗。
水生植物浮萍是浮萍科植物的统称,是一类漂浮在淡水湖、池塘和水池中的水生植物,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其繁殖主要是通过从母叶状体无性繁殖出子叶状体,繁殖速率几乎接近指数增长。
浮萍科包含5个属:青萍、多根紫萍、少根紫萍、芜萍和无根芜萍,约38个种。
浮萍没有发现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因此,几个世纪以来多种浮萍常被用来作为动物饲料。
此外,浮萍只含少量或不含木质素。木质素的缺乏导致浮萍细胞壁非常脆弱,这个特性可使浮萍细胞较其他陆生植物组织更易裂解,故易于提取各种浮萍代谢产物。
紫萍是一种中药,具有散热、透疹、利尿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湿麻痹、水肿、风热、隐疹、吐血和口舌生疮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浮萍具有利尿、抗菌、解热、强心等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
浮萍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其繁殖率几乎接近指数增长,其生物量每2d就可以增加一倍。
淀粉含量极高,经过诱导后可以达到干重的65%,它能在城镇化和养殖等污水中直接快速生长,生产非粮淀粉原料的同时起到净化污水作用。
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以及弱光生长特性,这为进行低成本、低能耗规模化立体化多层培养奠定了基础。
浮萍漂浮在水面上形成茂密的叶状体,极易采收。纤维素含量低,植物高级结构少,易于高效发酵利用。
浮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大豆饼非常相似,使浮萍成为一种可替代大豆饼饲料的蛋白质原料。
贼小豆(Vigna minima)来自于豆科,豇豆属。
一年生缠绕藤本,羽状复叶具3小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黄色。荚果线形,有圆柱形种子8-12颗,种脐白色,凸起。
贼小豆又名野绿豆,主要生长于旷野、草丛或灌木丛中。长期以来贼小豆在野外基本上是自生自灭,很少有人问津。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或具缠绕茎,种子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作“饭豆”。
绿豆又名家绿豆,赤小豆和家绿豆已是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而贼小豆依然是处于野生状态。
贼小豆在野生状态生长良好,生命力极强,植株高大,有较多分枝,开花繁盛,结果率高。
另外,老百姓从野地里采割野生贼小豆植株或从大豆田间把其作为影响大豆生长的有害植物而拔出,运回家中饲喂牛、羊和兔子等。
发现牲畜们非常乐意采食,而且长期饲喂贼小豆植株,牛、羊和兔子比较易于长膘。
所以贼小豆植株完全可以作为优质饲草开发利用,贼小豆种子也应作为饲料蛋白质可能的重要来源而加以研究利用。
赤小豆和家绿豆是人们重要的小杂粮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如果用于畜禽饲料显然是非常不经济的行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将其秸秆用于饲料。
而贼小豆种子小且坚实,日常做饭不易蒸煮透烂,所以作为人类食物有诸多不便,但鉴于其营养成分不低,作为畜禽日常饲料补充还是大有前途。
长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来自于豆科鸡眼草属。
一年生草本,叶为三出羽状复叶。花常1-2朵腋生,花冠上部暗紫色。荚果椭圆形或卵形,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于路旁、草地、山坡、固定或半固定沙丘等处,海拔100-1200米。
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又可作饲料及绿肥。
鸡眼草属只有两个种,鸡眼草的介绍较多,我们来看鸡眼草的文献资料。
鸡眼草味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暑湿吐泻、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及疮疾等病症。夏、秋采收全草,洗净切细晒干备用(亦可鲜用)。
临床实践证明,用新鲜鸡眼草水煎服,对黄疽消退及肝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疗效。用新鲜鸡眼草捣烂外敷,可治疗跌打损伤。
兽医也认为鸡眼草真有健脾利湿、解热止痢的功效,如临床时用鸡眼草配爵床、虎杖根各60一120克水煎灌服,治疗猪、牛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鸡眼草是一种良好的饲用植物,青鲜草各种家畜均喜食,适口性良好,且不会发生膨胀病。
鸡眼草耐牧性强,在家畜采踏的放牧地区也能生长良好,其结籽量丰富,天然下种能力强,且在贫膺土壤、酸性土壤、河滩边,疏林下皆生长良好。
鸡眼草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无论是青鲜草或调制干草均能保持较高的营养成分,故鸡眼草的饲用价值很高。
鸡眼草除了可作药用和饲用外,因其根系较发达、根瘤较多,固氮能力很强,故还可作绿肥应用。
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来自于苋科,莲子草属。
多年生草本,头状花序1-4个,腋生,无总花梗,初为球形,后渐成圆柱形。胞果倒心形,侧扁,翅状,深棕色,包在宿存花被片内。花期5-7月,果期7-9月。
产全国各地,生在村庄附近的草坡、水沟、田边或沼泽、海边潮湿处。
全植物入药,有散瘀消毒、清火退热功效,治牙痛、痢疾,疗肠风、下血;嫩叶作为野菜食用,又可作饲料。
同属空心莲子草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我国许多地区滋生蔓延,危害严重。
空心莲子草的提取物对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登革病毒等病原体有拮抗作用,还能增强某些动物的免疫力。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民间中药,据《福建药物志》载:空心莲子草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消热利水、凉血解毒之功能,主治血症、淋浊、带状疱疹、疔疖、毒蛇咬伤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空心莲子草可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而致的疾病。
用空心莲子草治疗50例带状疱疹,痊愈达80%,有效率为96%。空心莲子草在体外有明显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剂量越大抗病毒作用越明显。
在低浓度污水中空心莲子草不仅有较高的耐污性,而且净化效率非常显著,空心莲子草对含有一定生活污水的工业污水净化效果也很显著。
空心莲子草还具有较强的吸收砷元素的能力,其中茎为空心莲子草主要吸收部位,用空心莲子草来净化砷污染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空心莲子草在水生和陆生环境中生长良好的习性,可以用来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水域和土壤,降低水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用空心莲子草治理重金属污染,可以害治害,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空心莲子草在陆生环境中繁殖快,可在节处生根,然后萌生成株,生长快,生物量大,若对重金属的耐性大、富集能力强,则能有效从土壤中带走较多的重金属。
空心莲子草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可作为鱼、蟹和牛饲料进行应用。
饲喂空心莲子草能增加奶牛泌乳量,对黄牛的增重效果明显,但要把握空心莲子草在饲料中的比例。
空心莲子草毒素对兔子和小白鼠有明显毒害作用,应避免一次过量饲喂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还可作为昆虫黄粉虫的饲料,能明显延长黄粉虫蛹的发育历期。
空心莲子草因其药食同源,鲜脆可口,赢得巴西人的青睐,我国江浙地区居民也有采食空心莲子草的习惯。
利用空心莲子草栽培黑木耳,产量介于棉籽壳与稻草栽培之间,但是目前棉籽壳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利用空心莲子草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利用空心莲子草栽培平菇,一般收入为投入的3~5倍。
因为空心莲子草为池塘和田间杂草,用于栽培平菇成本很低,只需投入少量辅料费用或工时费,这样变废为宝,效益可观。
空心莲子草钾元素含量丰富,常在6%以上,是良好的生物钾肥来源。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 于昌江,朱明,马玉彬,于丽,周功克.新型能源植物浮萍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4,26(05):458-464.
[2] 范可章,杨家新,王荣,陈小红,蔡健,姜双林.贼小豆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饲用价值探索——与赤小豆和家绿豆比较研究[J].广西植物,2013,33(03):410-415+420.
[3] 陈凯,乔广行.空心莲子草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2009(03):9-13.
[4] 蔡伯华,张连生,顾国庆,奚竟芝,承仰周.芦苇滩盒子草的发生规律和防除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5(01):106.
[5] 侯贵传,徐立,陈慧云.鸡眼草的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1990(02):31-32.
[6] 中国植物志
图片来源
(1)陆耕宇 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