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1-

[原文]

善行,无辙跡;

善言,无瑕謫;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

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马王堆版《道德经》

善行者无辙迹,

善言者无瑕谪,

善数者不以筹策。

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

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

物无弃材,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

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唯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车辙马迹。善于言说的人,不会留下疏漏过失。善于计算的人,不会借助竹筹砝码。善于闭藏的人,不使用门栓插销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束缚的人,不使用绳索捆束别人也解不开。所以圣人总是善于救人,而不会抛弃人。万物都能各得其用而不被遗弃,这就可以称得上是沿用了道。所以有道之人,可为有道之人的师友,无道之人,可为有道之人的资材。不珍视自己的师友,不爱惜自己的资材,终不过只是大糊涂中的小聪明而已,这是个精深微妙的道理。

-2-

王弼《道德经注》

善行无辙迹,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善言无瑕谪,

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善数不用筹策,

因物之数,不假形也。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圣人不立形名,以检於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3-

苏辙《老子解》

善行無轍迹,

乘理而行,故無迹。

善言無瑕謫,

時然後言,故言滿天下無口過。

善計不用籌算,

萬物之數,畢陳於前,不計而知,安用籌算。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全德之人,其於萬物,如母之於子,雖縱之而不去,故無關而能閉,無繩而能約。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彼方執算以計,設關以閉,持繩以結,其力之所及者少矣。聖人之於人,非特容之,又善救之。我不棄人,而人安得不歸我乎?

是謂襲明。

救人於危難之中,非救之大者也。方其流轉生死,為物所蔽,而推吾至明以與之,使暗者皆明如燈,相傳相襲而不絕,則可謂善救人矣。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聖人無心於教,故不愛其資;天下無心於學,故不貴其師。聖人非獨吾忘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聖人之妙,雖智者有所不諭也。


-4-
《老子想尔注》
“善行无彻迹。”

信道行善,无恶迹也。

“善言无瑕適。”

人非道言恶,天辄夺𥫫。今信道言善,教授不耶,则无过也。

“善计不用筹策。”

明计者心解,可不须用策。至心信道者,发自至诚,不须旁人自劝。

“善闭无关键不可开。”

心三川,阳耶阴害,悉当闭之勿用。中道为正,至诚能闭耶志者,虽无关键,永不可开。不至诚者,虽有关键,犹可开也。

“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结志求生,务从道诫。至诚者为之,虽无绳约,永不可解。不至诚者,虽有绳约,犹可解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
常为善,见恶人不弃也。就往教之,示道诫。谠其人不化,不可如何也。
“常善救物,而无弃物。”
与上同义也。
“是谓袭明。”
袭,常明也,能知此意明明也。
“善人不善人师。”
不善人从善人学善,故为师。终无善人从不善人学善也。
“不善人善人之资。”
善人无恶,乃以恶人为资。若不善人见人其恶不可,善人益自勤劝。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
不善人不贵善人,善人不以恶人自改,皆为大迷也。
“此谓要妙。”
明知此甚要妙也。
《韩非子》

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

周人拥有一块玉版,殷纣王派胶鬲前去索取,文王不给他;

费仲来求,因予之。

费仲前去索求,文王就给了。

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

这是因为胶高贤达而费仲不讲道理。

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

周人讨厌贤人在殷朝得志,所以给了费仲。

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

周文王在渭水边提拔了太公,那是尊重他;

而资费仲玉版者,是爱之也。

而把玉版提供给费仲,却是看中他得志后可以扰乱殷纣。

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所以《老子》说:“假如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惜可资利用的条件,尽管聪明,终是大糊涂,这就叫做奥妙。”

《太平御览》

善行无辙迹,谓体了真性行无行相,则必与道宜也。

善言无瑕谪,谓遣象求意,理证心忘也。

善计不用筹算,谓一以贯之,不生他见也。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谓心无逐境之迷,境无起心之累也。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谓心与道合,虽无约束,其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0)

相关推荐

  • “善行者无辙迹”“是谓袭明”?是老子写错...

    "善行者无辙迹""是谓袭明"?是老子写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梼筹策,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约而不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之心得分享

    第二十七  袭明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

  • 《老子校释》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羅振玉曰:景福本"行"下有"者"字,"善言"."善教"."善閉"."善結&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下)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下) 善,是道对人的"作而不辞",道化生化育万物,不辞于万物,万物依不辞之道生生不息,这种不辞之道,即万物的"自性"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 ...

  • 善行无辙迹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謫: 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七章

    大家好,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27章. 下面我们一起把27章的原文读一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暇适,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王需重视擅长做某事的人,珍爱不擅长做某事的人

    (一),经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这一章讲得似乎玄乎其玄,但事实上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的确如此. 先贴下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七章 妙法救人章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

  •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痕》悟读述杂【27】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痕》悟读述杂【27】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 ...